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法制园地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法制园地 > 理论探索 >

国土绿化既需扩面增量也需提质增效

时间:2023-03-06 11:16来源: 学习时报作者:陈永森 林雪

字号:TT
       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长期以来,通过持续深入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但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林草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仍然存在。同时,随着林草资源的不断增长,自然条件好的宜林宜草空间已近饱和,继续大规模增加林草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哪增绿”“增何种绿”“如何增绿”“如何护绿”等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此外,一些地方在国土绿化过程中存在违背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科学原则和群众意愿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国土绿化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仅需要“增量”“扩面”,也需要“提质”“增效”。不仅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入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还需要科学增加林草资源数量,提升资源质量,构建稳定生态系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美丽中国才能健康发展。

       解决“在哪增绿”的问题。我国经过长期的生态治理,区域绿化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国土绿化规划也需因时而新。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应遵循科学绿化的内在要求、从当地实际出发,编制地区绿化规划,并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叠加至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多规合一,以此确定绿化范围、绿化目标任务。另一方面,规划的设定应结合造林绿化空间、林草植被的适宜性评估,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土地适应性等综合因素,科学划定绿化用地,明确绿化形式。具体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以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的山体、退化林地草地等为重点开展国土绿化。

       解决“增何种绿”的问题。科学选择绿化的草种树种是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关键一环。一方面,应根据区域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与植被的承载能力,遵循“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以水定绿、量水而行,推广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模式,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绿。另一方面,在增绿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乡土树种草种与外来树种草种、混交林与单一纯林间的辩证关系。首先,乡土树种草种对生长环境具有天然适应性,具有成活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其次,外来树种草种虽然在丰富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树种草种所带来的潜在危险同样不可小觑。如何在开展国土绿化建设中正确发挥外来树种草种的作用,并避免其危害,是广大从业者需要思考的。由此,在绿化植物配置的规划中,应控制外来树种比例,做到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在提倡以使用乡土树种草种和营造混交林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还需因势、因地而定。

       解决“如何增绿”的问题。重点工程是国土绿化的主要载体,在生态治理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的指示精神,当前须主抓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长江、珠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防治荒漠化工程、城乡造林绿化行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等,做到以大工程带动国土绿化。一方面,应坚持系统观念,突破各重点工程单兵作战的困局,做到全国“一盘棋”,东中西部齐发力,城市乡村、山区草原协同推进,实现应绿尽绿。另一方面,也应盘活用好闲置土地资源,充分挖掘零星散地,见缝插绿,做到无死角、全覆盖。同时,严禁绿化过程中的形式主义,过度追求景观化,“大树进城”等错误行为。

       解决“如何护绿”的问题。三分造,七分管;既要增绿,也要护绿。一方面,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将各地的绿化任务和绿化成果落到实地、落到数据库,不仅能对国土绿化全过程进行监管,也能全面监测与把握林草资源变化情况,实行精准化管理。另一方面,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制定评价指标、评价办法,科学评估各地国土绿化成果。同时,依据监管情况与评价结果,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森林抚育、加大退化林的修复力度与灌木林的复壮,全方位提升国土绿化质量。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总体上,要以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为核心,以补短、增绿、提质、增效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开展城乡绿化美化、突出森林草地质量提升、提高造林绿化成效,逐步提升国土绿化质量,切实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底线。一方面,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新装备的应用,实现生态质量精准提升。另一方面,创新造林绿化机制,实现林草地、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激发全社会造林育草的活力。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