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河北频道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河北频道 > 生态河北 >

生态优先 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坚实

时间:2014-10-08 13:56来源: 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作者:张铭贤

字号:TT
    这是一个年轻的命题。在共和国65年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上,建设生态文明,描绘的是一幅蓝天碧水绿地的美丽画卷;
 这又是一个沉重的命题。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30多年里集中爆发,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治理任务艰巨繁重。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既是河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全国大局的需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河北必须走绿色崛起之路,生态优先,让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坚实。
 宁可伤筋动骨也要脱胎换骨。为了消除群众的“心肺之患”,我省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治理大气污染。今年前7个月,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全省设区市平均收获76个达标天,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低10%,PM10下降7.9%。
 投资近百亿还清14条河流。消除劣Ⅴ类,重现水清景美,我省一河一策综合整治14条重点河流。今年上半年,全省监测河流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0.4%和7.8%;子牙河水系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水质断面同期上升14.3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建设绿色河北,全面启动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绿色河北攻坚工程”掀起了绿化造林的新高潮,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造林336万亩,是去年同期的138%。不仅如此,未来三年内,我省将实施6类22项重点工程,修复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
 蓝天,碧水,绿地,随着一系列治理修复措施的落实,一个山清水秀的河北正渐行渐近。
 消除“心肺之患”——从单一污染物治理到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从各自为战到多地区、多部门联合治污,空气质量改善成为考核地方政府的依据
 “烟囱林立,烟柱擎天”,这曾是我省工业重镇邯郸市的象征。
 “那时候人们看到烟囱冒烟,不会想到污染,认为是工业的象征。”不少老邯郸人对这样的烟囱再熟悉不过了。然而近年来,在频繁造访的雾霾中,一根根冒烟的烟囱成了邯郸市民的“眼中钉”。
 今年4月25日上午10点,随着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一声令下,复兴区原星光锌业工厂内使用了20多年、50米高的大烟囱轰然倒地,邯郸市拆锅炉拔烟囱百日攻坚行动正式启动。100余天,邯郸市共拆除烟囱1650根、拆除锅炉955台,有力促进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邯郸市拆锅炉拔烟囱行动只是我省各地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缩影。铁腕治污的背后正是群众对呼吸新鲜空气的渴望。
 在国家环保部每月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上,我省六七个城市成了较差前十名的“常客”。大气污染成了群众的“心肺之患”。
 甩掉污染的帽子,省委书记周本顺态度坚决:“治理污染的责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肩上。在我们的任期内,务必要取得重大突破。”省长张庆伟代表省政府与各市市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庄严承诺,三年有所好转、五年明显改善,不打折扣、按期交账。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攻坚大气污染,我省顶层设计路径清晰,整治措施密集出台: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将“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列为四大攻坚战之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四个专项整改行动之一;省委、省政府出台大气污染防治50条措施;省委组织部将雾霾天气的主要排放物削减率列入干部考核指标……直面大气污染治理难题,我省积极推进“6643”攻坚战,推进四大行业污染治理,从根上治理大气污染。
 可喜的是,在推动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多项举措集中攻坚的同时,京津冀联防联控大气污染也开始了破冰之旅。
 “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正在共同研究组织开展区域联合执法、同步执法和交叉执法行动,推进协作机制有效开展。我省也正在抓紧制定《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方案(河北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说。
 消除群众的“心肺之患”,蓝天白云见证着河北的努力。“自今年4月份开始,我省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面积从6.5万平方公里降为0.01万平方公里,轻度污染面积从9.6万平方公里降为2.6万平方公里。”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处长王栋书说, 今年上半年,全省气态污染物特别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浓度连续大幅下降,全省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了26.7%和20.0%,并保持从1月至6月每月连续同比下降的势头。
 还清“七大水系”——从排污浓度治理到排污总量控制,从重点污染源治理到全流域生态恢复,缺水更需背水一战,我省开展重污染河流治理攻坚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这是上世纪我省河流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
 《2013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全省河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劣Ⅴ类水质比例超过30%;七大水系中,永定河水系和滦河水系为轻度污染,大清河水系和北三河水系为中度污染,漳卫南运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和黑龙港运东水系为重度污染。同时,我省水资源匮乏状况仍在持续,2013年平均降水量和蓄水量均比同期减少。
 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成为困扰我省水环境的两大难题。
 节水更要治污。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来自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省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2007年底,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35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60%,提高7个百分点;到2013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211.3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53.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2%,增长0.8%。6年间,我省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增加了近3.4倍,处理率提高了33个百分点。
 在加强治理的同时,我省大力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特别是今年以重污染河流治理攻坚为抓手,全力开展专项整治、截污纳管、河道清淤、生态补水、湿地建设、加密监测等治理攻坚生态修复行动。今年上半年,全省监测河流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0.4%和7.8%;子牙河水系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水质断面同期上升14.3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
 从单一控制排污浓度到整体控制排污总量,从重点污染源治理到全流域生态恢复,我省水环境治理向纵深推进。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目前我省正在研究起草《河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新的治理理念与措施,让碧水清流美景可期:我省将力争用5—7年时间,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7大水系干流及主要支流水体基本消除劣Ⅴ类,重现水清景美。
 再造“绿色河北”——从绿色生态屏障到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建设,从绿化造林到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全面启动再造绿色河北
 站在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桃山营林区北眺,十几公里远处就是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南沿,一片片裸露的沙丘随处可见;而在身后,桃山林场20多米高的落叶松林郁郁葱葱、密不透风。
 “‘十二五’以来,我们累计造林10万亩,成活率达到了98% ,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4年间,我们完成森林抚育46万亩,超过了十几年任务总和。我们林场160多万亩的林地绵延一百多公里,树起了一道为京津阻挡风沙的绿色屏障。”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副局长赵久宇说。
 从2005年的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3.25%,到去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8%,绿树浓荫正在为燕赵大地铺上生机勃勃的色彩。
 今年,我省强力启动了绿色河北攻坚工程,以建设绿色河北为目标,大力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抓好10个造林大县和10个封山育林县绿化,加快廊道、村庄、城镇、矿山绿化步伐,加大集中连片、规模化治理力度,大力推进生态脆弱区和人口聚集区的绿化进程,强化森林抚育经营,扎实做好坝上防护林更新改造试点,着力构建以绿色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截至上半年,全省完成造林336万亩,是去年同期的138%。
 “我们近期目标是到2017年实现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2%;远期目标到2020年,全省森林面积增加到98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5%以上。”省林业厅负责人说。
 在治理污染、造林绿化的同时,我省积极打造京津冀生态涵养保护支撑区,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综合治理。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提出,2014年至2017年是我省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期,要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快河流水网建设和污染治理,保护和恢复重要湖泊湿地,大力推进山体修复,推进绿色河北攻坚行动以及建设高效清洁农田工程……在生态文明的指引下,一批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启动并加速推进,仅今年生态修复的15项重点工程总投资就超过了720亿元。
 迎难而上,我省生态环境治理的大幕已强势开启;砥砺前行,我们相信山清水秀的河北明天可期。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