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河北频道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河北频道 > 生态河北 >

保定雪白白 雾蒙蒙 好了心情堵了交通

时间:2015-01-19 09:12来源: 燕赵都市报冀中版作者:张子博 蔡云雷 徐义国

字号:TT
   

    107国道徐水段5小时堵车4公里
    14日18时至15日14时高速保定段全部封闭
    雪白白雾蒙蒙好了心情堵了交通
    燕赵都市网讯(记者张子博、蔡云雷通讯员徐义国/文见习记者刘鹏/图)1月15日7时许,家住保定市生态园附近的马先生开车出门,浓厚的大雾几乎将车全部包裹,打开雾灯,能见度也只达5米。马先生行驶在道路上,红绿灯和行车道全都难以看清。刚出家门不久,他便在曾经最熟悉的路上拐错了弯。车辆保持15迈的速度,上班比平时多花去一倍的时间,这让他云里雾里,并调侃道:“仙境保定。”
    与之相同,不少网友开始调侃起当天保定的大雾天气,“人间仙境”、“小仙子们”,“雾霾配雪景还挺漂亮”。1月15日上午,保定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出行和健康均造成影响,燕都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场
    30余辆车连环相撞堵车4公里
    “107国道上,漕河镇至徐水段,大约30多辆连环相撞!”15日8时许,市民致电本报。随后,燕都记者赶往现场。沿107国道向徐水方向行驶,雾越来越大,白茫茫一片,漕河镇附近,能见度仅50米左右,车辆多打开双闪行驶。
    在107国道漕河镇北侧的半壁店村向北,堵车近4公里。有3起正在处理的车辆连环相撞事故,共殃及30余辆车。甚至有三辆半挂大货车扎进路边土沟中。十余辆小轿车轻微追尾和剐蹭。
    “速度不快,但路面太滑,大雾看不清,我刹车来不及,就追尾到前车了。”一辆司机告诉记者,早7时许,道路开始拥堵,持续至10时,仍未缓解。
    影响
    降雪加雾天事故致堵车5小时
    徐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科董姓科长说,由于降雪,导致路面结冰较滑。加上15日的大雾,能见度低,事故率激增,7时30分至8时30分,达到事故高峰,大面积堵车,交警陆续上路治理。
    他说,尚未详细统计事故车辆的数量。13时许,基本全部恢复通车。
    雾霾天气直接导致咳嗽人数增加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呼吸科主任高大伟介绍,由于今冬降雪较迟,空气干燥。相比往年,今年感冒、咳嗽的患者明显增多。持续的雾霾天气,对于患有心脏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会加重病情。
    他介绍,受天气影响,不少人出现了咳嗽、咳痰等症状,同时老人、孩子及身体抵抗力较差的人群,有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状况加重。此外,雾霾天气直接影响人们的心情,抑郁及负面情绪加重。
    人们应减少外出,待空气质量好转后,开窗通风,在饮食方面应多食用百合、银耳、梨等。
    举措
    交警在市区设置了50多个卡点高速全部关闭
    保定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14日晚交警启动了重污染天气二级预警,之后又启动了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在保定市外环路和主路上设置了50多个卡点,重点控制大型车辆,进行宣传提示;外环路启动了巡逻机制,对容易造成追尾事故的违章行为进行查处。
    燕都记者从河北高速交警保定支队获悉,14日18时起,经过保定的各条高速全部关闭。工作人员采取了播撒融雪剂等措施。
    据介绍,截至15日14时许,高速路面上能见度在100米左右,路面的冰已经融化,高速将逐步恢复通车。
    温馨提醒:
    安全出行
    因为冬季霜多、雾多、冰雪多、气温又低,行车环境变得复杂,对车况以及行车安全都有较大影响。本报总结了冬季出行的相关注意事项供广大车主参考。
    1、冬季热车在2分钟以内或者热水温达到40度就可以。
    2、出行一定要打开雾灯。
    3、开车要慢,避免猛打方向盘。刹车要尽量早踩、轻踩。
    4、打开空调,开成外循环模式,轻松去除车内玻璃雾气。
    5、司机冬季开车切忌穿的太臃肿。
    6、与行人保持距离,必要时按喇叭提醒。
    今日雾霾开始消散
    14日下午到夜间,保定市中北部地区出现降雪,持续时间短,降雪量较少,一定程度上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由于地面湿度加大,保定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市气象台也在14日下午发布了雾、霾预警信号。由于地面气压场较弱,湿度较大,风力较小,雾霾一直会延续到夜间。
    随着冷高压南压,16日凌晨,会出现3-4级偏北风,雾霾也开始消散。据市气象台预测,16日,晴间多云,北风3-4级,气温-6-4℃。17日,受弱冷空气影响,天气晴转多云,北风2-3级,气温-6-3℃。
    道路通行
    京昆高速保定段北京、石家庄方向,已于15日13时55分恢复正常通行,14时许,京港澳高速保定方向也可通行。(燕赵都市报记者张子博、蔡云雷)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