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河北频道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河北频道 > 治污动态 >

治理雾霾:河北强力治理6000多个在建工地扬尘

时间:2014-11-06 10:35来源: 河北新闻网作者:王博

字号:TT
    原标题:治理雾霾进行时(下):河北强力治理6000多个在建工地扬尘
    史上最严的扬尘治理新规
    沙石乱堆、尘土飞扬、泥浆四溅……这是人们对于传统建筑工地的印象。但在石家庄塔南路与建通街交口一处建设工地上,记者却看到,主路硬化平整,基坑周边用绿色的防尘网覆盖严密,工地出口的车体喷淋设备不时开启。
    这个开工满半年的工地花了大半个月,斥资300万购进了防尘网、喷淋和监控设备等防尘“标配”。该楼盘前期施工副总经理祁一帆最近收到一个好消息:市里决定,申报该工地参加今年省级文明工地评选。
    一个房地产项目为什么如此大手笔做防尘?
    “我们也是‘被逼无奈’。” 祁一帆笑着说,背后是一段他自称为“不堪回首”的经历。
    今年3月,手续尚未齐全,甚至连工程围挡都没做,该工地就冒然开工了,一时间尘土飞扬,也成了扬尘监管部门区城管大队的重点监管对象。
    围堵大门,开罚款单、限制混凝土供应……城管大队连下“猛药”。几天僵持之后,开发商挺不住了。“必须按照‘十条措施’整改!”石家庄裕华区城管局副局长周启斌态度坚决,并将一份印有“十条措施”的政府文件交给开发商。
    “十条措施”是《石家庄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管理标准(试行)》的简称,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有明确规定。
    “说实话,我们对石家庄建设工地最新的防尘规定并不了解,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石家庄版扬尘治理规定较为严格。”祁一帆告诉记者。
    此言不虚。石家庄这份于去年4月出台的文件被看做是史上最严格的扬尘治理政策,这一度让很多开发商难以接受。
    “施工现场从大门入口处硬化长度不少于30米”“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存放,日产日清”……文件中的每条措施都很具体。
    新政源自一次“取经”。去年9月,由当地多个部门组成的调研组奔赴兰州考察。
    “兰州与石家庄在冬季静风率偏低等多个方面相似,近几年兰州大气治理成果显著,扬尘治理有不少宝贵经验。”调研组成员之一、石家庄市安监站管理科科长张银国说,最终出台的石家庄版扬尘管理标准比兰州更为严格,如市区主要路段工地的封闭围挡高度不小于3米,而兰州规定2.5米。
    有关部门评价,一年来,扬尘治理的高标准促使当地建筑工地整体卫生水平明显提升。今年以来,西藏、南京、昆明等地同行纷纷前来“取经”。
石家庄的先试先行为省级层面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去年9月12日,省住建厅在我省于2012年7月发布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的基础之上,印发《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15条措施》,将扬尘治理的各项指标再提高、再细化。这被媒体解读为史上最严格的省级扬尘治理新政。
    “经过一年多的整治,目前,我省设区市主城区的建筑工地已基本达标,今年年初,扬尘治理范围扩展到县城的主城区。”河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坦言,与主城区相比,县域内建筑工地的扬尘治理尚显得“火候不足”。
    据了解,全省目前6000多个在建工地能否落实有关措施,将成为扬尘治理的重中之重。
    各地尝试降尘新办法
    一年前,周启斌带领的石家庄裕华区城管局一支不到60人的队伍,又接受了一项新任务——对辖区内建设工地扬尘污染治理进行日常监管,而之前,这项职能一直放在石家庄市安监站扬尘科。
    近日,记者见到石家庄市安监站扬尘科科员王峰时,他正在抓紧统计该市各区9月份的扬尘治理考评结果。依托市内各区的城管大队,他所在的扬尘科完成了该市主城区近500个建设工地扬尘治理的动态考核。
    张银国认为,扬尘治理职能从市里下放至各区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各区对辖区内在建工地的情况更为了解,方便针对性管理,二是与市安监站扬尘科仅四名工作人员相比,各区城管大队监管力量更足。”
    据了解,早在2011年末,该市就将职能下放,联合更多力量监管扬尘的构想纳入议事日程,随着近年来雾霾防控形势逐渐严峻,当地最终冲破种种阻力促使新政落地。
    同样抱着提升一线监管能力的目的,邢台市也组建了一支专门队伍。
    去年十月,该市建设局在全局抽调了47名精干工作人员组成了扬尘治理综合执法大队,并下设五个专门综合执法大队。
    “专门执法队伍实现了扬尘治理、清欠、标前调研、安全检查评价、项目经理变更和监理五位一体的工作联动,形成了大队长包区、副队长包片、队员包点的监管体系。”该市建设局办公室主任刘建中介绍,今年,该大队累计对违规工地下达159份《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
    半年前,刘建中还是扬尘治理综合执法大队第四大队大队长,所负责的是当地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任务最重的一片区域。
    “一开始,不达标的建设工地占大多数,队员们不仅要千方百计地劝说和督促开发商上马防尘设备,还经常亲自动手,把遮盖不全的土方盖一盖,将工地上的垃圾清一清。”刘建中说,每天的空气污染指数,成为戴在队员们头上的“紧箍”。当地建设部门已明确,扬尘治理综合执法大队就是后备干部储备库,足见当地对于扬尘治理工作的重视。
    保定市在监测技术方面也进行了创新。
    两台先进的移动式扬尘监测设备被安装在两辆执法车辆的顶端,随意走到哪个建设工地,不出几分钟,就能显示扬尘污染值是否超标。这是近日记者跟随保定市建设局检查时看到的情景。
    “这套设备能够定量监测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值,为日常巡查和执法提供依据。”保定市建设局建工处处长麻建平说,采取移动监测和固定监测结合的方式监测建筑施工扬尘情况,有利于监管部门快速发现和解决问题。
    针对目前我省各设区市不同的扬尘监测管理模式创新,预计明年我省将选取一到两种实施效果好又具有普适性的模式向全省推广。
    群防群治是扬尘监管根本之策
    总结近年来我省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经验,业内人士介绍,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裸露土方覆盖和垃圾外运这两项重复性工作上。随着近年来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很多工地即便购买了降尘设备,也不愿再投入相关人力。另外,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动态性强,容易引起扬尘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难度。
    在我省某市的一处建设工地,曾出现这样的场景:进入二次管网铺设阶段,供水部门进驻开挖,土方逐渐堆高,却从不用苫布遮盖,住建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勒令其遮盖,施工者并不买账,几天后,电力部门也开挖,面对同样的要求,施工者甚至一走了之,只剩开发商干着急。
    “其实,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难就难在监管单位要用一己之力应对多家施工单位,显得力不从心。”业内人士坦言,由此可以解释,虽然近年来各地开始将人力物力向扬尘监管方面倾斜,但仍然存在监管死角。
    这在需要多个施工主体参与的工程阶段体现地尤为明显。以二次管网铺设为例,整个工程有电力、供水、电信、消防等多个施工部门参与,相比之下,扬尘监管部门显得有些势单力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监管职能的发挥。
    “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施工单位,城管部门并没有‘杀手锏’。”一名城管负责人坦言,因为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权限不可能交给除住建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手里。
    对此,业内人士总结,在雾霾治理大语境下,建筑工地的扬尘治理已从原先安全文明施工中的一个小方面,变成一个需要多部门参与的大命题,需要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仅发挥一己之力远远不足,亟需群防群治,充分调动多个部门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从各地的经验来看,建设方在扬尘治理投入资金方面的不足也是扬尘治理的最大难题。
    “购买防尘网、喷淋和监控设备,少说几百万,再加上人工费,工程前期的资金压力太大了!”建设方常常这样抱怨。
    其实,按照相关规定,建设方在参与工程竞标时,本应预留出工程总造价的2%作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其中包括降尘方面的投入。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我省不少在建工地习惯打着重点项目的旗号,先开工,再补手续,本应预留的费用无处可寻。
    对此,有专家提议,今年12月起,我省开始实施农民工保证金先行垫付制度,不妨借鉴这一做法,让先行垫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成为工程开工的前置条件。
    [相关]
    控尘引发防尘网热销
    一年来,随着政府持续推进我省建筑工地降尘工作,无形中带动防尘产品热销。
    在邢台市一处较大规模的建筑工地,施工方负责人刘经理说:“开工半年来,降尘方面的投入已近300万,其中保洁人力工资和购买防尘产品是花费大头儿。”刘经理说,“仅最近一个月,买防尘网就花了28万!”
    防尘网是建筑工地降尘的“标配”,我省扬尘治理新规要求,建筑工地有裸露土方的地方原则上都应覆盖防尘网。
    防尘网做工简单,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抗老化拉丝等编织即成。多年来,在石家庄南三条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由于防尘网生意利薄量小,往往被当做购买其它产品的“搭头”。
    “今年年初,石家庄南三条市场的防尘网一度脱销,只能提前从邢台、衡水等周边地区,甚至河南、山西周边省份订购。”石家庄一处建筑工地的负责人坦言,在限期整改的压力下,他们通过网络花高价从山西购进了一批防尘产品。
    “今天不买,明天就没货了!”我省一家生产防尘网的企业为招揽生意,在网站主页上如此写道:“环保部门将扬尘治理作为重要任务,要求工地必须做好盖土防尘工作。”
    “与去年年初相比,防尘网的价格涨了至少四倍,还突然冒出来许多倒卖防尘网的小贩。”王先生说,“不少人借此赚了一笔。”
    由于建筑工地往往是大宗采购,防尘网又不属于耐用品,因此,有人预测,未来几年,防尘网价格或将持续虚高态势。
    事实上,自去年起,很多建筑工地防尘产品都有防尘网一样的命运,而市场繁荣的背后也不乏乱象。
    “在我家门口的一个批发市场上,原来乏人问津的遮阳网几乎一夜之间全部改名防尘网,短短几天就卖光了。”邢台一名扬尘治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少属于残次品的遮阳网也成了“香饽饽”,搭上了卖高价的车。
     业内人士指出,遮阳网和防尘网虽然长得像,但原材料与织法存在明显差别,“遮阳网并不能有效防尘。”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