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环境经济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环境经济 > 产业观察 >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关键环节有哪些?

时间:2023-04-10 10:52来源: 学习时报作者:汪菁 朱荣伟

字号:TT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新时代审计部门一项全新的审计工作,这不仅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大制度创新,也为新时代审计监督拓展了新的内涵。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助于督促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正确的政绩观,倒逼各级领导干部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资源资产。当然,对于自然资源资产的保护,除了要做好离任审计,也应注意加强日常监管,把自然资源资产日常保护与离任审计结合起来。为此,需要按照“依法审计、问题导向、客观求实、鼓励创新、推动改革”的原则,切实聚焦到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强化审计监督保障。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推进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必须健全制度保障体系。首先,既要强化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推动审计部门与组织人事、纪律检查等部门协作配合的常态化机制,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和考核任用的重要参考。其次,立足各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体系,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流程、评价标准、责任界定、组织方式等方面规范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最后,针对项目特点,创新纵向联动、横向协作的运行机制,构建统筹调配的工作交流平台,充分运用跨层级、跨区域、跨专业的审计资源,确保审计意见的一致性、整改问题的针对性、部门合作的协同性。

       夯实审计监督基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础是理清自然资源资产底账,务必加强数据集合。一方面,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纳入审计内容,推动审计关口前移。加强编制程序、资产核算、数据录入、责任落实等环节的审计监督,提高编制水平和质量,全面掌握当地“生态家底”及其变动情况,构建口径一致、考核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多方合作,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数据库。地方政府应加强同掌握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和技术的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合作,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标准化自然资源资产数据信息平台,推动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评价指标权重的规范化,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结构、存量和变量等数据的同步和整合。

       提高审计监督质效。自然资源资产种类繁多且各地资源禀赋条件各异,合理选择审计内容是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基于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且对当地生态系统影响不同,因地制宜确定符合地方实际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种类和内容。同时,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生态环境问题,抓住空气、水、土地、森林等领域的重点内容,科学确定每类资源的审计评价指标,进行可持续的跟踪审计,反映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基于自然资源生长和恢复周期缓慢且复杂,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治理成效的特点,需要探索完善审计的终身追责和豁免政策,提高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

       注重审计监督效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审计结果运用。一方面,要探索“先审计、后离岗、再任命”的审计模式,解决“审”与“任”脱节问题,提高审计的时效性和威慑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责任机制,突出“领导干部任前问题看整改、任内问题看决策”“责任链条”“数量质量并重”原则,科学评价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明确并细化自然资源资产损失的追责情形和认定程序。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同有关部门的审后责任联动机制,协同推动责任追究等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要拓宽审计公告渠道,定期公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提升领导干部对该项审计的重视程度。

       增强审计监督能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支撑是现代化的科技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一方面,要坚持数据引领,智慧审计,打破纵向层级和横向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建立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推动大数据共建共享。同时,审计部门需要加强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注重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筛选数据之间的关联性,精准识别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存在的异常。另一方面,从培养审计人才出发,审计部门应持续增加环境资源、计算机等专业的岗位设置,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能力培训和业务指导。同时,建立“导师帮带”常态化机制,“以老带新”加强实务指导和业务提升。此外,还要注重外部资源的充分运用,加强多部门之间协作,加强同科研院所、专业机构合作,通过聘用专家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审计。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