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环境教育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环境教育 > 环保百科 >

“干热风”为啥成了夏粮丰收“拦路虎”?

时间:2022-06-08 16:27来源: 人民政协报作者:崔吕萍

字号:TT
       当前,我国河北中北部、山东北部等麦区正在灌浆,夺取夏粮丰收还要过“干热风”这最后一关。农业农村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做好“三夏”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并特别提示,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仍在灌浆的地块要提早落实叶面喷水、喷施叶面肥等措施,及时浇灌“麦黄水”,增加田间湿度,切实减轻“干热风”危害。

       “干热风”到底是啥风,让小麦“如临大敌”?“它也称为‘干旱风’‘热干风’,也被俗称为‘火南风’或‘火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一般在日最高气温32℃以上,14时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30%、风速达到3米每秒以上,就会被判定为‘干热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这样表示。

       据朱定真介绍,农业气象专家将“干热风”分为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和旱风型,在北方小麦产区以高温低湿型“干热风”为主。尽管各地形成“干热风”的成因不同,但“干热风”会对当地小麦、棉花、蔬菜等农作物造成危害,其中冬小麦受害最为严重。

       “5月份以来,我国华北黄淮地区高空受大陆高压脊控制,雨水稀少,增温强烈,持续炎热,蒸发量大,加上区域内气流受热上升,近地层气压迅速降低,形成了一个范围广、势力强的大陆热低压。相对于周围地区,有利于形成风力的气压梯度随着气团内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干热的气流就围着热低压旋转起来,形成了‘干热风’。恰逢此时,小麦正处于抽穗、扬花、灌浆的关键时期,需要吸收大量养分、水分,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如果此时气温急剧升高,湿度快速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麦田就会出现蒸腾过快、小麦灌浆速度下降、灌浆期缩短等情况,这将导致小麦提前枯萎死亡,灌浆不足,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巨大。”朱定真这样说。

       谈及对于“干热风”的防范,朱定真强调,重点是要在小麦生长后期做好浇水工作:首先要在麦收前两至三周灌浆期浇好灌浆水和麦黄水,以此降低麦田近地表气温,提高田间湿度,延长灌浆期,增加粒重;其次要做好“一喷三防”工作,北方冬麦区要继续加强麦田后期管理,根据小麦灌浆程度和天气条件,适时进行“一喷三防”工作,促进冬小麦充分灌浆,起到防病虫害、能增加田间湿度,补充养分,提高植株抗性,促进籽粒灌浆,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此外,我还想提示农民朋友们,夏收期间,黄淮北部和华北南部要防范高温干热风天气对小麦灌浆乳熟及春玉米、棉花等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南方要防范‘烂场雨’,抓住有利天气抢收抢晒成熟小麦,收获后注意通风存放,以防霉变,确保颗粒归仓。近期强对流天气频繁,农民朋友田间作业还要注意避开强降水和雷暴大风时段,确保人员安全。”朱定真这样说。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