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环境教育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环境教育 > 绿色校园 >

深种绿色管理理念 挖掘校园节能潜力

时间:2014-07-11 11:34来源: 凤凰网作者:同济大学

字号:TT
“对于我们这些工科学生来说,现场测试、实验、数据分析都是少不了的实践环节。”刚刚创业起步的雷勇表示,他在导师谭洪卫教授团队中参与了大量节约型校园创建实践,“正是在这些实践中,发现了许多问题,意识到建筑节能事业中专业服务的重要性,从而萌生了创业念头”。

而第一个列入雷勇创业团队节能服务对象的,竟是校园中已被誉为“生态改造示范楼”的文远楼。


在四平路校区北大道的绿树浓荫中,掩映着一座淡灰色的老建筑,简洁典雅,风格异于周遭的建筑,这就是建筑业界著名的经典包豪斯风格建筑文远楼,目前是学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科研办公楼。此楼历经了多次生态节能改造,楼内示范应用了多项先进的节能新技术,其中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顶棚辐射采暖制冷末端是常被提及的两大技术亮点。然而,由于设计施工的先天不足,加上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自从2007年建成后在运行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三楼的顶棚辐射采暖制冷末端夏季时有滴水,经常关闭,以致室内温度常达到30℃以上。地源热泵机组全天24小时常开,但有效制冷、制热的时间不多。因此,文远楼在夏季还需要用电风扇降温、冬季用电暖风机取暖。一边是能源大量消耗,一边室内舒适度却得不到有效控制。而这种偏重技术堆砌示范、疏于科学管理的现象在全国众多所谓节能绿色示范楼中并不鲜见。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暖通专业的在读博士生雷勇,从本科开始就热衷于动手做一些专业实验。读硕期间,他在位于崇明岛的工程现场驻扎了一年,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上独立搭建实验系统、并开展实验研究。“进入博士阶段后,我有了一个更广的施展平台。”在谭洪卫的指导下,雷勇参加了分别在美国华盛顿、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两届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同时还参与了谭洪卫教授团队的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建筑节能项目。特别是在参与节约型校园创建项目实践中颇有感触。

“通过这些实践、调研及科学研究活动,我渐渐认识到一个现状:我们很多绿色节能技术在实际项目应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伪绿色’现象普遍存在。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人为’。很多项目采用的节能技术没有可行性论证、优化集成设计的过程,更没有绿色运营管理的理念。”基于此,考虑到当前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鼓励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大好环境,而学校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雷勇在与两位学弟合意后,选择了一同创业。

雷勇创业的理念首先得到了导师的支持和指导,对于学生在节能环保方面有如此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谭洪卫十分欣慰。在大学生创业基金的资助下,一家旨在提供节能服务的创新企业——上海同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其服务内容设定为:提供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的绿色设计咨询及专业运营服务,从源头上优化设计方案;基于数据挖掘提供深度建筑节能诊断服务,把脉建筑节能改造;基于建筑能效在线监测提供绿色运营托管服务,挖掘管理节能潜力。目前这一团队还加入了浙江大学的在读博士生等志同道合的青年,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包括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还招聘了制冷、化工方面的专业人员。


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院钱锋等领导的支持下,文远楼节能改造与托管服务成了雷勇团队的第一个试水项目。团队在系统性诊断的基础上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全面调适,并对顶棚辐射的新风系统进行了改造。由此恢复了该系统的正常使用,实现了可量化的节能率40%以上。此外,团队还对该大楼因暴雨而被淹没的地源热泵地下机房进行了全面修复,在修复过程中融入了诸多节能运行控制策略。“接下来,我们还将对文远楼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实施节能运营托管服务创新实践,即由我们公司负责该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雷勇介绍说,据实际测算,通过节能运营托管,年节能率可达45%以上,每年节约电费5.6万元左右。

文远楼节能改造的顺利完成,只是雷勇创业团队在节能创新领域里的第一步。早在创业之初,他们就将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愿景设定为:专业专注于高校绿色校园的建设与管理,努力成为中国高校可持续节能服务的运营商。对此团队提出了“聚焦需求、整体规划、全程服务”的高校节能服务新思路,即:对于高校既有的节能项目提供节能诊断、调适改造、运营托管的一条龙服务;对于高校新建的节能项目提供项目策划、方案设计、建设监管、运营托管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正在探索把这些节能服务项目与高校的科研教学融为一体,力争将每个节能项目都打造成绿色校园建设的典范。”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