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环境生活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环境生活 > 环境艺术 >

美文赏析|郭宗忠:湖边知音

时间:2022-09-21 09:24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郭宗忠

字号:TT
       月见湖畔的稻田,随着盛夏的到来生机盎然。一场一场的雨,稻苗眼看着往上窜,从插秧到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稻苗已经长到三四十厘米高。雨后晴朗的天空少不了大片大片的白云,湿热的空气变得凉爽了。青天,稻田,蛙声,蝉鸣,鸟叫,一排大杨树和它们的绿荫,夏日点点滴滴的光阴,让人置身生命的旺盛中。

       月见湖里的荷花渐次开放,黄苇鳽也准时返回家园。它们低低地贴着湖面飞,寻找安营扎寨的地方。芦苇和蒲草里的苇莺急切地叫着,好像受到威胁似的,它们是在宣示自己的势力范围,在驱逐黄苇鳽这些对它们来说的“来犯之敌”。它们早已在湖中的芦苇和蒲草间搭建了巢,小苇莺已经孵化了两三窝,保护好鸟巢和幼鸟,是它们必须时刻警惕的。

       对黄苇鳽的到来,黑水鸡也会夸张地叫几声,刷一下它们的存在感。这样的状态下,黄苇鳽也就不再和它们抢占地盘,而是直接飞到了去年荷叶荷花繁茂的一隅,找到鱼儿出没的荷叶空隙,在荷叶杆上支立着,一动不动地隐藏起来,只等游鱼的出现。

       黄苇鳽来了,却不见了湖边“打鸟”的许老师。世事沧桑,再在湖边遇到许老师也许会很难。几年前,他退休后,把在市里的房子租出去,来到湖边的北坞嘉园租房居住,那种亲近自然的惬意,从许老师的言语与表情里感觉得到。

       两三年前,我们在湖边邂逅,心意契合,好像多年不见的老友,不用过多言语,却能了解彼此的心意,那种简单的素朴的人生情怀,有一种一见知音的感觉。

       在湖边,通过许老师,我认识了许多鸟儿,知悉许多鸟儿的性情,观察到许多鸟儿有趣的故事。许老师在湖边耐心地拍摄到了许多鸟儿的照片,让他如获至宝。我也跟着许老师,了解池鹭怎样隐蔽自己,怎么在荷叶间发现黄苇鳽,怎么分辨大苇莺小苇莺,以及各种候鸟迁徙的规律。许老师会第一时间分享拍到的鸟儿的照片。我也逐渐学会了耐心,与许老师一起在湖边“枯木”一样盯着鸟儿,等待鸟儿捕捉鱼儿的瞬间。那里有惊喜,也有失望。但是一两个小时的专注,是值得的,在鸟儿的寂然不动里忘我,在鸟儿的神情专注里专心。只有专心与耐心,才有了一个清晨满载而归的充实。

       我把在湖边观察到和听到的鸟儿的故事写成文章,在一些报纸和杂志上刊发出来,许老师会在文章下点赞。也许,他也会感受到我在湖边逐渐像那些鸟儿,有了捕捉到了一条小鱼小虾一样的惊喜,这也是大自然对我耐心的一个鼓励。在湖边写下的这些文字也像小虾小鱼,跳跃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带着湖边的灵气,带着稻叶上露滴的晶莹和荷花盛开的清香,让简单日子有了诗意。

       我们就这样几乎不约而同,每天,不经意地在月见湖边的观月台上相遇,等完成了一个清晨的观鸟,许老师就会收拾好拍摄的家伙什,我们会坐在柳树下稻田边的石埂上,品一杯茶,吃一些带来的小点心,如数家珍地盘点着今年湖边的鸟儿,以及今晨拍鸟的收获,像老农侍弄田地后停下来抽一袋锅旱烟,圈一下腿,歇歇脚一样悠闲自得。稻田在农民眼里,满是慈祥和爱意,生怕让每一棵稻苗受了委屈。

       许老师喜欢喝茶,我用洒金纸写了一幅四尺对开的“禅茶一味”送他,他甚是喜爱。

       秋天稻子收割后,候鸟离开了月见湖。许老师也很少来湖边拍鸟,他会到鸟儿多的地方去,追踪鸟儿,时常把拍到的鸟儿发给我,并不厌其烦地告诉我各种鸟儿的名字。即使我在月见湖边遇不到许老师,有这些不断“认识”的鸟儿,也让我一步步进入鸟儿的世界。我也相信冬天很快就过去,在鸟儿回归的日子,又会在湖边,听许老师讲关于鸟儿新奇的故事。

       今年春天,月见湖中的鸟儿出现得并不多。也许是湖边的芦苇和蒲苇“进攻”下的月见湖水面越来越少的缘故,让鸟儿的领地越来越拥挤。更多的野鸭到了夕光湖中孵化,一对鸳鸯也在夕光湖里孵化了6只小鸳鸯。黑水鸡少了许多,还有池鹭,也很少光顾。这些天,只见到了一只黄苇鳽。而在高湖中,黄苇鳽的身影时常从我的眼前闪过。到了夏天,月见湖的鸟儿依然并不多见,我去月见湖也就少了许多。自然,我也很少在湖边遇到许老师。

       有一天清晨我与女儿散步走到中坞公园门口,许老师听出了我的声音,他从摩托后座箱里拿出了一对镇尺,说是放了很久了,今天终于遇见并送给了我。

       他告诉我,他要搬回市里原来的地方居住了。我和许老师都有一种依依不舍。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喜与忧的交织,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充填着往后的日子。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