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如何健康成长?

时间:2017-04-24 10:08来源: 未知作者:林龙圳 周祎鸣

字号:TT
    20 世纪90 年代,随着环保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象牙塔里的一批批有志青年自发组织起来, 凭借饱满的热情,又一次走在时代前沿,开始了公益环保之路。从那时候起,大学生环保社团如雨后春笋般飞速成长起来,1994 年成立的北京林业大学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1995 年成立的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1998 年成立的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以及2000 年成立的厦门大学绿野协会等,都是这一时期成立的环保社团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学生环保社团主要通过开展环保实践、环境教育、自然观察、知识竞赛等形式,面向全社会传播环保知识,将环保理念普及到各类人群。
    近年来,高校学生环保社团整体数量迅速扩大。据人民网报道,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已有近3000 家,他们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开展生态环保理念宣传、环保知识科普、绿色消费习惯养成教育等,不仅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还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环保人才,部分社团曾获得国家奖励, 得到社会普遍认可。走过了几十年辉煌的道路,如今的高校学生环保社团“遍地开花”,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管理松散、人才断层、创新不足等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困扰着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面临的主要问题
    硬件不足,“源头”受阻。
    硬件条件主要包括社团经费来源、成员专业水平以及团队设备配备等。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环保社团的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指导部门拨款,会员会费、会员集资、与校外赞助商合作获得的报酬等,多数情况下,社团能获得的学校经费支持非常有限,稳定的资金来源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活动的形式、规模和影响力。其次,社团的成员来源不一,多数为没有专业知识背景或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本科生,专业技术水平有限,难以完成相对专业的环保项目。此外, 大部分社团的指导老师为高校团委老师,缺乏专业经验,无法对社团进行深入指导,也影响了环保活动的专业性。
    形式单一,“动力”不足。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目前高校学生环保社团普遍面临着社团人员基数大,但实际参与活动人数较少的窘境,大部分团队都是在特定的环保节日组织活动, 通过专家讲座、环保课堂等形式进行宣传,很少能真正投入到长期的、可持续的环保实践中,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活动则更少。长此以往,许多社团成员对社团的常规活动熟悉之后便失去了兴趣,又缺乏对活动形式及活动意义的思考,导致高校环保社团的活动难以产生感染力。
    管理不足,“核心”松散。
    严格的管理制度是社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管理制度的缺陷容易导致内部凝聚力下降、人才流失。反观目前高校学生环保社团,普遍对团队建设不够重视,尤其是在社团核心成员的梯队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方面缺乏有效措施,使社团的运行经常出现“人去楼空”、人才断层的现象;同时,社团普遍缺乏相对完善的奖惩制度和运营机制,仅仅凭创始成员的一腔热血来开展工作,时间一长便会使团队的运作和发展显露弊端,导致内部运营模式不规范,运营效率低下, 人员流失严重。
    缺乏宣传,“输出”不够。
    如今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好的环保创意活动如果不能借助媒体进行有效传播,就无法取得最佳成效。一个普遍的现状是,高校学生环保社团缺乏专业媒介素养,对校内外媒体的利用率较低, 也不善于利用校外的报刊、网络等媒体资源进行宣传, 缺乏权威宣传的渠道,导致活动传播的群体不够广, 影响力有限,限制了活动成果的外溢。
    因此,从外部支持的匮乏到内部建设的疲软, 高校学生环保社团的发展渐渐走入瓶颈,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事关高校学生环保社团的发展大计。


 
如何走出瓶颈?
    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如何走出瓶颈,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第一,提高重视程度、支持环保社团发展。高校环保社团在凝聚青年环保人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环保能力,促进绿色校园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环保社团的发展,在方向定位、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在活动经费、硬件设施等方面适当倾斜, 保证社团能够有效开展活动;在团队管理方面,给予正确指导和有效监督;在人才培养方面,帮助建立制度化的培训机制,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资源,提升团队整体环保能力;在对外交流方面,积极搭建高校学生环保社团与社会的互动平台。总之,高校要重视学生环保社团建设,帮助其健康发展。
    第二,积极“开源”,争取多方支持。随着新《环保法》以及《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实施,高校学生环保社团的发展得到了法律和政策的有力支撑。社团应该积极利用合适的契机取得学校在人、财、物等多方面支持;也可以用优质的环保活动和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申请政府相关项目资助,或利用互联网开展社会众筹等形式寻求支持,推动活动高效开展。
    第三,加强创新,使环保活动既专业又有特色。高校学生环保社团需创新运作方式,提高活动水平。团队应配备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专业指导教师,充分利用高校离退休老教师的力量,加强内部培训,提升队内成员的环保综合素养,推进整个团队向着专业化发展。同时,环保社团应不拘泥于“拉横幅、喊口号” 的活动形式,活动要与学校特色、专业优势充分结合, 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生活特点,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努力开发绿色、健康、活力、新颖、时尚的环保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创造更有优质的社会价值。
    第四,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学生环保社团既要充分借助校园广播、海报、网站等传统媒体,也要利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积极改进宣传方式,综合利用图、文、音、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活动展现。同时, 积极与有影响力的社会主流媒体建立联系,通过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增加活动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五,构建社团联盟,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不同的高校学生环保社团的运行模式、活动内容、方式、能力等有所差别,当然也有各自的比较优势,相互交流合作才能扩大高校学生环保社团这支队伍的整体影响力。鉴于此,可以以省市为单位组建高校学生环保社团联盟,为不同高校的学生环保社团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做到优势互补、相互借鉴、资源共享,共同扩大环保社团影响力。

北林大的环保社团实践经验
    笔者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的实践为例,阐述高校学生环保社团的稳健发展之道。
    北京林业大学于2013 年3 月30 日正式组建了“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简称“讲师团”),致力于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生态文明理念, 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积极力量。讲师团成立4 年来,积极组织博士生深入到全国各地基层街道社区、大中小学及相关企事业单位, 开展生态文明志愿宣讲活动,已累计深入基层开展活动377 场,活动范围覆盖全国26 个省市自治区,直接覆盖人群近6 万人,被各级媒体报道60 余次,先后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首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优秀项目奖等荣誉。探寻讲师团近年来的成功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做好选拔培训。严格选拔标准,重点加强对博士生申请人专业知识、学术水平、综合能力尤其是服务意识方面的考核,确保讲师水平;同时聘请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校内外专家、教授、学者作为顾问, 对讲师团进行整体把关。对申请加入讲师团的博士生讲师正式宣讲前进行“团内轮训+ 专家评审+ 校内试讲”等三个环节的岗前培训,每个讲师正式外出宣讲前都要经过至少3 次的试讲培训,有效保障讲座质量和宣讲实效。
    二是规范内部管理。根据讲座类型对讲师和助教进行分团管理,组织讲师试讲、开展经验交流和素质拓展活动,不断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博士讲师+ 硕士助教”的“1+1”工作模式,在外出宣讲时为每位博士讲师配备硕士助教,讲师负责专题宣讲,助教负责协调联络保障,双方分工合作,通力协作,共同完成宣讲工作,保证讲师团高效运转。
    三是安排多重保障。学校方面积极加大投入,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对活动进行指导,并由校研究生会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保证宣讲活动顺利进行。此外, 学校注重与社会公益组织和环保企业联合,创新讲师团活动形式和丰富活动内涵,增加讲师团社会影响力, 还与知名企业达成赞助协议,推动活动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强基地建设。讲师团先后与首都地区20 余个街道、大中小学校达成共建协议,并与北林大在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的200 余所优质生源基地达成宣讲协议,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宣讲基地,有效保障活动向纵深化和普及化发展。
    五是拓宽服务领域。除了组织博士生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进基层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理念的宣讲, 讲师团还借助北林大组织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美丽中国梦”分论坛的契机,连续多年承担分论坛的会务组织和服务工作,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舞台上发出了青年的声音;此外,讲师团还积极参与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的“百名农学博士老区行”科技服务行动,为基层林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得到了基层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肯定。
    (林龙圳系北京林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师; 周祎鸣系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