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社区垃圾分类的形式与建议

时间:2019-12-04 15:06来源: 未知作者:倪垚

字号:TT
    随着本年度国家“无废城市”相关政策的发布, 以及上海垃圾分类试点的如期开展,一时间垃圾分类成了整个社会都在探讨的热词,网络中关于“你是什么垃圾”这样的灵魂拷问也是此起彼伏。
    垃圾分类或者说废弃物循环议题可以说是可持续社区建设以及公民可持续消费理念培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环,因此笔者作为中华环保联合会“社区可持续消费能力建设试点项目”的项目官员,在推动社区可持续消费意识提升过程中,也尝试了不同形式的社区层面的垃圾分类倡导。

社区垃圾分类的三种新形式
    社区入户动员和督导
    比较类似于当下流行的上海爱芬模式,在S社区的垃圾分类活动采用了入户沟通+持续督导的方式。通过和居委会深度合作,建立包含垃圾分类指导元、社区环保负责人、分类小院居民负责人、垃圾分类收运公司、环保联合会项目协调人在内的协调机制,明确各自在垃圾分类居民动员工作中的职能定位。在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分别进行两次覆盖整个试点分类小院的到户讲解,并每周定期组织院内的垃圾分类互动活动和展示。同时,通过合并撤桶、安排专人每日驻点指导的方式,保证对居民分类行为建立初期的强化作用,骨干居民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协调说服作用。总体而言,一个月的试点之后, 可以实现80%以上居民分类,厨余垃圾分类量提升了一倍。但由于该分类试点小院居民岁数比较大,内生志愿小组的活动能力比较有限,因此长期分类行为的转变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参与式公共空间建设
    由于C社区暂时没有垃圾分类收运设施,所以采用了在地的生态花园改造和堆肥设施建设工作。这里主要希望通过居民共同参与建设生态花园和堆肥箱, 激发居民对于环境保护和社区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 并且形成生态环保公共空间,促进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生态农耕等相关事务。项目实施后,形成了环保议题上居民自治小组,并且厨余垃圾的自愿分类堆肥工作开展效果不错,参与居民不断增加,也形成了垃圾分类议题的社区内讨论。主要问题在于在没有政府垃圾分类收运系统介入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容纳的厨余垃圾数量十分有限,很难形成全社区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参与。
    公共区域参与式墙绘
    B社区则充分利用了其公共文化墙的特殊地理位置,与设计机构围绕无废社区主题,创作了以无废和垃圾分类为主题、连绵两个街区的展示墙。该墙的建设过程除艺术家主导的墙面以外,大部分均邀请本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绘制,并且围绕文化墙组织了废弃物制作工艺品的活动,组织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参与署名制作活动,并集中贴到不同墙面当中。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互动参与和墙面展示,提升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以及固体废弃物内容的认知,从而唤醒分类意识。该方式影响范围很大并且有持续性,但其对于实际行为的转变效果还有待考量。

社区层面开展垃圾分类的建议
    目前来看,笔者在试点社区采取的垃圾分类倡导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完美达到预期效果, 而各地垃圾分类工作也普遍有相似的问题存在。结合实践经验,笔者对于环保组织在社区层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建议:
强化激励和持续影响。由于垃圾分类内容较为复杂,且需要持续性的参与才能产生效果,因此居民从认知到实际行为转变的过程相对会比较长。因此应当考虑在垃圾分类督导项目开始初期给予一个比较强的激励——可以是正向鼓励或者是负向的强制,并且一定要有持续性影响的策略——可以是投放端持续的监督或者自制小组的相互影响,这样才可能实现社区垃圾分类效果不会反弹。
    分清权责分工。垃圾分类可以说是一个全链条的内容,涉及相关方很多,比如在社区中有收运公司负责运输垃圾,居委会则会负责环保相关的行政事务。因此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倡导工作的环保组织,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倡导者的定位。即我们的工作主要在于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形成社区环保的自组织体系,其他方面的工作应当协调相应的相关方去做,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优势, 形成合力。
    因地制宜。社区垃圾分类终究是一个和人紧密相关的工作,再加上不同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完全不同,实际的工作环境千变万化。所以不应当只有一个倡导方法,而是要有一个垃圾分类倡导的工具包,可以根据所在社区情况进行选用并且进行定制,这样才能真正有效而且长效的建立社区的垃圾分类习惯。
    (作者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合作部)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