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斗室之内对“地球日”的思考

时间:2020-05-22 10:54来源: 未知作者:刘元玲

字号:TT
     此刻,新冠病毒导致的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 很多人还在受苦。久居室内,与病毒隔离,我能关注的最远方是南极和北极海冰分布状况。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年4月11日北极海冰范围面积为1485.7万平方千米,比前一天增加10.4万平方千米,比2012年4月11日增加14.8万平方千米。同一天南极海冰范围面积272.6万平方千米,比前一天增加1.5万平方千米,比2012年4月11 日减少47.5万平方千米。
    这些数字时高时低,有增有减,感恩高科技和为此努力记录的人们,冰雪融化带来的视觉冲击可以透过屏幕给我们带来震撼之感,看到生活在那里的熊和企鹅所遭遇的生存困境,这常常给我们带来情绪波动。然而,若要对地球冰盖面积有全局的把握,非得把时间段拉长,把眼界放宽,才能看到全貌。

从南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开说
    适时检测记录的南北极海冰面积数值如同波浪线高低起伏,然而总体趋势却在显著减少,这对我们人类来说不是好消息。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2015—2019年全球气候》的最终报告指出:“在2015年到2018年期间,北极9月(夏季)平均最小海冰面积远远低于1981年到2010年的平均值,冬季海冰平均面积亦是如此,冬季的四个最小记录均发生在这个时期,多年冰几近消失。南极自2016年以来,2月(夏季)最小海冰面积和9月(冬季)最大海冰面积已经远远低于1981年到2010年的平均值, 这与之前的2011年到2015年间和更长期的1979年到2018年间形成了鲜明对比。2017年和2018年,南极夏季海冰面积分别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和次低水平,2017年冬季面积也是第二低。南极冰盖每年冰量损失至少增加了六倍,从1979年到1990年的每年40吉吨增加到了2009年到2017年的每年252吉吨, 近20年格陵兰冰盖的冰量损失已经大幅加快。世界冰川检测服务(WGMS)的基准冰川数据表明,自1950年以来,平均特定质量变化为每年908毫米水当量,高于1950年以来的所有其它五年期。”
    尽管有各种言论似乎要和我们证明:只要时段足够长,某个时间点上的问题就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视为正向信息。然而现实很残酷,地球南北极冰雪融化所能带来的,实际上是我们整个人类生存的“不可承受之重”。2020年2月,南极首次记录气温超过20℃。在过去的50年中,南极半岛西海岸约有87%的冰川已消融,其中大多数在最近12年中都在加速消融。这产生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冰川融化将直接带来海平面上升,其影响已经超过了热膨胀,数以亿万计的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南北极海冰面积的每日更新变化,源于每日温度的高低起伏。而总体上南北极海冰面积的缩减, 源于全球气候变暖。然而,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更多内容值得我们关注,亟需我们的改变。

气候变暖的危害日趋显著
    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人们被迫居家隔离,各种经济活动暂停启动。由此带来了短期内显著的减排效果,整体环境的洁净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大气中污染物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然而,从长期来看,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水平和其它主要温室气体上升幅度创下了新的纪录,2015到2019年二氧化碳的增长率比前五年高18%。二氧化碳会在大气和海洋中滞留数个世纪,这意味着即便2019年新冠疫情会使排放量暂时下降,但世界都将会延续持续的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观测站点收集的初步数据表明,到2019年底,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达到甚至超过410ppm。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称,到目前为止,夏威夷莫罗纳亚天文台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高水平,日浓度甚至突破了百万分之415.00。2020年3月,该天文台的月平均二氧化碳浓度为百万分之414.50,而2019年2月为411.97ppm。莫纳罗亚天文台是世界上连续观测时间最长的观测站,也是全球大气监视网的基准站。2019年莫纳罗亚的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为411.44ppm,而在1970年首个地球日成立时,该浓度为325.68ppm。与此同时, 很多其它的天文观测台也记录了大气候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这一相同的趋势。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带来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带来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会与海水发生反应并改变海洋的酸度, 海洋生物多样性因此大大减少, 高额的海洋生态代价最终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让每个人都受到负面影响,例如令人望而生畏的热浪、瞬间吞噬生命的海啸、久久不灭的山火、以及摧枯拉朽的洪灾等等, 都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分析指出,自1980年以来与高温相关的疾病或死亡的总体风险一直在稳步攀升,全球目前约有30%的人口生活在每年至少有20 天出现可能致命温度的条件下。而洪水泛滥则是各种传染病肆虐流行的重要推动因素,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健康风险在逐步攀升,粮食生产也面临很多挑战和风险。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例如2017年的飓风哈维,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达到了1250亿美元。根据美国环保署最新的研究报告,如果不对气候变化加以遏制,其造成的种种后果将在21世纪末给美国造成数千亿美元的损失, 包括供水短缺、基础设施瘫痪以及由空气污染导致人的平均寿命缩短等。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除非《巴黎协定》的目标能够实现,否则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4摄氏度,这将会使美国的人均GDP损失超过10%。
    《巴黎协定》作为目前全球联合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高顶层设计,所采取的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动促进各国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方针政策。然而,由于美国宣布退出该协定, 并已经停止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等消极应对,让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停滞不前,阴影重重。《巴黎协定》力图通过一系列的应对举措,将温升控制在较工业化前的两度以内,并尽量争取控制在1.5度,然而自该协定生效以来,已经过去了五年的时间。在这个期间,我们几乎是目睹了国际社会因为行动力不足而导致的应对不足,效果不彰。美国气候科学家也是最早对关注全球变暖议题的詹姆斯·汉森将两度升温称为“长期灾难的药方”。有报道指出:如果出现奇迹,我们真的把气温增幅控制在2℃以内,我们只要考虑面对全球珊瑚礁灭亡、海平面上升几米以及放弃波斯海湾等情况。气候科学家詹姆斯·汉森将2℃升温称为“长期灾难的药方”, 而现在看来,长期灾难已经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情形了。3℃升温是短期灾难的“药方”:北极圈内森林生长,大部分沿海城市毁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前主席罗伯特·沃特森指出,3℃ 升温是实际能做到的最小值。4℃的升温:欧洲永久性干旱,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大部分区域沙漠化,波利尼西亚群岛被海水吞没,科罗拉多河缩成细流,美国西南部不再支持人类居住。5℃的升温: 全球顶尖的气候科学家们预测那将导致人类文明的终结。”
    这个警告并非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在不远的未来,疫情风暴过去之后,我们全人类还将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系统性的挑战和风险之中。
    当下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地球日为我们贡献什么?
    我认为,面对新冠疫情给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地球日,我们身处斗室之内,围绕“地球的节日”,思考以下问题或许会让我们产生更加深入和清晰的自我认知,从而为将来的选择和行动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这些问题就是:地球从哪里来?人类从哪里来?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如何在这种互动关系中找到人类的本分?如何挥洒出人之为人的本质而不用把地球发展得伤痕累累?
    所有这些都是主旨宏大近乎缥缈的问题,这些形而上的问题常常因为距离生活之远而被人遗弃。所以有很多人实际上已经放弃了思考和探究的权力与自由。然而矛盾的是,即便我们不去探究,我们也都是在拥有这些宏大问题答案的前提下,品尝人间烟火味。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自己的道理和依据。
    如果地球是宇宙大爆炸来的,是无规律可寻, 偶然诞生的,我们人类的出现也纯属偶然意外, 一切围绕在人类周围的物质都是随机偶然摆放在那里,那么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的我们,就应该无比珍视我们现存的生命,去为生命的美好而努力奋斗。因此,竭力从自然环境中索取索要,竭力把自然环境发展成让人类生活舒服的样子,竭力愉悦人类自身而不用在意其它的生物存续,反复告诫自己“人生苦短,富乐至上”,似乎是合情合理无可指摘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的资源争夺也是天经地义的。因此疫情大潮过后,呈现报复性的消费也就是自然而然的。而气候变化, 那是莫须有的问题,即便有,也是“非属我辈” 所需挂虑的问题,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去吧。
    然而在此之外,还有别的答案,作为对照,尤其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地球不是大爆炸而来,地球上的一切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层的存在也并非随机偶然呈现,而是被无形之手所创造。我们应该谦卑下来,承认地球的主权不在我手,而在于那无形之手。而我们被创造除了享受这天地万有之外,还应该有别的意图和动机。因此我们应该把花在消费、享受、竞争、攀比上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于思考我们和无形之手的关系,以及如何行事为人,才能符合人之为人的本质。如何行事为人,才能不辜负这自然与人类原初美好的关系。
    (刘元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