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国家公园发展游憩还是发展旅游

时间:2020-08-17 15:50来源: 未知作者:吴承照

字号:TT
    国际上生态旅游思想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生态旅游开始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有关生态旅游的定义很多,如自然旅游、选择旅游、文化旅游、软旅游、探险旅游、负责人旅游、绿色旅游、可持续旅游等,文字表述不同,但有一些共同的目标追求:自然产品、最小化影响管理、环境教育、促进保护、帮助社区发展。从字面意义上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的一种旅游,从内涵上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大众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强调行为同自然和谐,收获同责任同存:互动、学习与体验,爱护自然、关爱居民、共同保护生态系统。前者是狭义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具体的旅游方式,后者是广义的生态旅游,强调旅游的责任与目标,不局限于具体的旅游方式,凡是具有这种责任感的旅游者就是生态旅游者,凡是具有这种责任的旅游方式就可以归类为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地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动力,是以自然保护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也是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同生态旅游伴生的另外一个词是“生态游憩”,游憩(Recreation)和旅游(Tourism)的英文单词,区别很明显,在中文语境下两个词是否可以合并,游憩能否替代旅游,旅游能否替代游憩,存在不同的认识,由此引发国家公园的基本功能是游憩还是旅游的大讨论。

游憩与旅游究竟区别在哪里
    游憩(Recreation)在英文中的定义是闲暇时间内积极健康的活动,有三个变量:闲暇时间、积极健康、活动,这个活动包括体力活动、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活动主体可以是个人、家庭或社会。为什么游憩的定义中强调闲暇时间,这是理解“游憩”一词的关键。游憩(Recreation)是相对于工作(Work)提出来的,工作要消耗体力精力,工作之后闲暇时间内要恢复,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如果只工作不休息不恢复,结果就是身体或精神崩溃,病倒去医院。游憩作为一种行为或活动,其核心指向是健康恢复、调节与知识更新,发生的场地没有限定,可以在家、社区、城市、郊野,也可以在更远的地方,只要能满足游憩主体的需求即可,关注的是游憩地的游憩效益与体验质量。
   有关旅游(Tourism)的定义很多,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1963 年,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定义: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游憩、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 其他。以24小时为界分一日游和多日游。这个定义对旅游的目的界定很清楚。这两个定义的共同特点是强调非永久居留、不从事赚钱活动,均没有对旅游的主体效益做出界定,而游憩定义特别界定游憩主体的收益。WTO把旅游动机分为六类,但没有界定每类动机的旅游的目标效益。旅游是一个具有广泛内涵的时空流动的消费景观、消费文化、消费生态的行为。时间、空间、目的是三个关键要素,有关旅游本身的属性的界定就有几种说法,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等。
    在产业统计上旅游归类为第三产业,关注的是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游憩强调健康与社会价值, 关注的是社会效益,根据最新的产业分类讨论意见,游憩产业归类为第五产业。每类游憩活动都具有专业标准和专业文化,完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服务业。从健康生活角度来看,游憩与吃饭同等重要,任何条件下生存是第一位的,吃饭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游憩是健康生活的必要条件,旅游是健康生活的充分条件。
    从国家公园角度分析游憩和旅游内涵的差异,游憩是国家公园的内在价值,是国家公园生态景观空间所有的独特的对人类精神的价值,旅游关注点是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旅游促进社区与经济发展,强调国家公园的外在价值即国家公园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二者本质上是不矛盾的,区别在于角度不同,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游憩—国家公园的社会价值,另一面是旅游—国家公园的商业价值,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的目的之一就是在生态保护前提下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统一和平衡。

游憩、特许经营与旅游业
    国家公园的国家代表性主要是指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及其独特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家精神代表性。这种内在价值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本,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国民健康安全的基本保障,国家公园户外游憩是调节身心、滋养精神、健全人格的重要行为活动,具有不可替代性,国际研究成果表明,每年去两次以上自然保护地的访客其健康医疗成本明显降低。
    国家公园游憩价值的实现需要必要的服务系统来支撑,包括专业人员的指导、住宿餐饮交通设施的支撑、信息服务、救护服务等,这些服务系统的建设与经营可以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机制来实现, 吸引市场资本、社会资本的进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些服务在国家公园保护利用逻辑体系下定义为特许经营,所谓特许就是必须在满足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要求和价值定位要求以及不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才可以开展的服务活动和必要的设施建设。特许经营的初心是提高国家公园游憩体验与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参与,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化机制,通过一定的商业价值的实现促进社会价值的高质量发展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中国具有2000多年的风景游赏传统和风景建设智慧,中国古代很多哲学思想、名画诗歌、散文游记等均是古人在风景游赏的过程中生成的风景智慧,改革开放以后大众风景游赏活动推动了现代旅游业发展,门票经济与服务经济成为地方发展风景旅游业的主要动力,观光游览是风景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千军万马一条线”是高峰期风景旅游的一道重要“风景线”,各类服务设施建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进入21世纪,社会需求发展与服务设施建设开始分离,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关注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价值、精神价值和健康价值,回归自然、户外运动、身心恢复、精神滋养成为时代的潮流,专业化、特色化、场地化、生态化是户外游憩需求的主要特征,特色游憩活动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如翼装飞行、攀岩、滑翔、民族节日等,是基于自然保护地特质而开发的一类生态产品,是传统旅游业无法达到的境界,从学科发展来看,旅游发展进入高级阶段,传统旅游理论与统计方法均不能适应现代游憩发展的需求。
    从历史与现代发展需求角度可以明确回答国家公园发展游憩还是发展旅游的问题,游憩是国家公园的基本属性,旅游是对国家公园游憩资源的外在消费行为,国家公园游憩与旅游的发展本质上是供需关系,游憩是供给导向匹配需求,社会价值导向, 旅游是需求导向驱动供给,商业价值导向。从国家公园公益性角度应该倡导发展生态游憩,从地方经济发展角度应该发展生态旅游,聚集人气,游憩与旅游关系问题实质上国家公园与地方发展的关系问题, 从国家公园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旅游经济发展是普遍关心的问题,对于国家公园来说,既要关注社会效益,也要为地方发展带来活力和动力。国家公园是发展游憩还是发展旅游没有根本矛盾,差别在于关注点不同,生态化是二者的共同要求,生态化同生态旅游的内涵也有差异,生态化比生态旅游有广泛的内涵和意义,这个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可以看出。
    在国家公园旅游发展中还有两个重要概念:可持续旅游、绿色旅游。可持续与绿色目标是一致的,无论是生态游憩还是生态旅游,都必须是可持续的,要求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体验质量的可持续保障、服务质量的可持续管理。
    这里可以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昂赛自然体验项目——雪豹观赏与摄影为例,雪豹观赏与摄影是一项技术要求极高的生态体验游憩活动,对雪豹生活行为不能带来任何负面影响是这项活动开展的前提,保持雪豹保护与社区生计之间的平衡是昂赛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有限访问者在社区居民支持下完成雪豹观赏与摄影活动,其中平衡的机制是同生态价值匹配的高额服务收费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的,内在的逻辑体系是生态景观—价值—体验— 动物观赏与摄影—专业服务,这项活动的价值主要是心理和精神价值,通过摄影作品传播其社会价值, 让更多的人分享国家公园生态与风景价值。这样一个过程在行为约束与社区责任上同生态旅游内涵一致,但在主体价值、社会价值和服务业态要求与实现上是不同的,当然摄影作品的商业价值是否应该同国家公园、社区居民共同分享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游憩与旅游在国家公园语境中的位序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国土空间的一类重要类型,是同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同等重要的国土空间,承担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国民健康安全的重要使命,需要建立自身的语境体系,来传达自身的价值追求,促进社会的认同,形成共同的保护理念和行动准则。
    国家公园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是区域甚至全球自然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共同的大气圈和地质圈之间演绎自身的生态规律和景观特征;作为土著居民长期生活的家园,是区域社会系统或民族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日复一日的人流、物流、能流的输出和输入,演绎着生命的景观特征。国家公园对于区域来说是驱动发展的自然资本,是生态价值转化和生态产品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国家公园保护离不开区域的支持,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和城镇体系承担为国家公园服务的重要支撑任务,二者关系如同鱼与水的关系,国家公园既要坚持自身的保护管理原则不动摇,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同时也要支持区域发展,权衡生态系统保护与服务价值实现的可持续路径。
    特许经营是国家公园语境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支撑,也是商业价值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可持续性的重要机制。科学的特许经营制度把社会价值转化为合理的商业价值,把商业价值约束在可持续的轨道上运行。
    国家公园保护的逻辑体系决定了国家公园的语境体系,基于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原则,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目标和保护对象是第一层次,法律政策、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规划与建设是第二层次,访问者、科研教育、游憩利用、特许经营、入口社区是第三层次,生态旅游、生物科技、社区生计、特色小镇、区域发展是第四层次。

生态政治、特许制度与可持续性
    建立统一管理的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目标下面临利益主体多元诉求、地方发展转型的挑战,集体所有权土地面积大,原住民数量多,小水电、小矿产、商品林、小牧场等多种以资源为依托的经济体面临停产转型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断裂引发的区域性经济社会矛盾等,这些矛盾本质上是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全民受益与住民求生的矛盾,对于原住民和地方政府来说,他们认同、支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但生存更重要,贫穷与落后在没有外力推动下只能靠山吃山,转型艰难,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目标要求和生态红线刚性制约下,政策执行的强制性与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性之间的力度和时序的把握就显得非常重要。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压力与拉力的平衡策略,这也是生态政治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生态政治学是研究生态保护同社会政治系统的关系的学科,研究人与自然共生的政治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政绩考核与问责机制、民生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保护生态很重要,如何保护讲生态政治更重要,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的生态政治观:生态本原观、生态动力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民生观、生态战略观,运用生态政治理论指导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科学设置国家公园体制和机制,既不能因为现实的矛盾而失去信心、改变目标,也不能因为执行政策不讲政治,强制处置,激发社会矛盾。特许制度是现实条件下解决矛盾的一种有效方式。
    特许制度是国家特别许可的一种资源利用制度,是针对保护地资源资产多元产权主体和多元社会需求而制定的一项适应性治理制度,以特许权授予为抓手,包括地役权、特许经营权、租赁权、转让权、生物基因资源采集权、品牌使用权等,是建立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市场化、社会化机制的制度保障。游憩与旅游是特许制度框架下特许经营的一种形式。
    保护地复杂的人地关系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生态保护既要有长远的国家战略和国家意志,也要立足现实,设置切实可行的动态的因地制宜的保护地政策和制度,以时间换空间,以科学换目标,实现自然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休闲、游憩、旅游是人类闲暇资源使用的形态, 历史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所呈现的形态是不同的。游憩是与特定空间相关联的一种资源利用方式,具有时代性、文化性、技术性、规范性,日益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游憩赋予特定空间一种精神价值, 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成为地方发展经济的载体。游憩与旅游关系如同烹饪与旅游餐饮、文创与旅游购物、艺术与旅游演艺的关系一样,国家公园游憩是国家公园的基本属性,承载国家公园的社会价值, 国家公园旅游是国家公园游憩资源商业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游憩与旅游是国家公园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双轮驱动力。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