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一本很“酷”的教科书 ——读《非传统安全概论》(第三版)有感

时间:2020-08-17 14:36来源: 未知作者:刘元玲

字号:TT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给人们上了一堂最真实的“非传统安全”课。恰在同期,我收到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潇枫教授主编的新书——《非传统安全概论》(第三版·上、下卷),该书是目前国内外首本关于非传统安全理论研究的通用性教材,也是全国三十几位高校与研究所专家组成的团队的集体智力成果。这本很“酷”的教科书再次新版,值得欣喜与庆祝。
    过去几年在国内不同城市开会,都能听到余老师侃侃而谈,他开怀爽朗的笑声和每每发人深省的幽默,给人一种潇洒走江湖的侠客形象。如今花甲之年的他,一直以来都是开口能言善辩,以三尺讲台为道场,热情非凡地讲述“非传统安全面面观”,听他讲话很是过瘾和享受;下笔也是充满激情与理性的文章,“时间绵延,翻卷着安全的难题;空间交错, 变换着安全的场域”,用这种诗化的语言来写的教科书,读来别具一格。更让我感佩的是,他并非只是深居书斋、坐而论道的理论家,而是身体力行,将自己所思、所学和所讲运用到实践中的行动派。
    安全研究,兹事体大。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是一个人的底层需求,如果个体安全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和实现,很难期待他能有大的发展、成就或创新。对一个国家而言,安全的重要性更显而易见,如果国家安全没有得到保障,就谈不上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对安全的研究,在国际关系学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安全定义,在国际安全研究领域, 安全甚至被认为是一个“模糊而又充满价值”“不发达”“有待深化”的概念,因而也是一个最为棘手的研究对象。在本书中,作者把安全定义为“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主体间不存在冲突”,此定义凝练深刻,清晰简洁。
    非传统安全是指“一切免于由非军事武力所造成的生存性威胁的自由”。诚如余教授所言: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以“国家安全”为中心,后者以“人的安全”为中心。有关战争与和平的“传统安全”研究历时较长, 成果颇丰。然而,传统安全威胁的阴影却越来越明显,当前, 诸如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重大传染疾病、粮食危机、能源危机、金融危机、恐怖主义威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接踵而至、此起彼伏。我们生活的时代正是二者相互交织的“不安全时代”,而“非传统安全问题使得人类发展与人类的安全紧密缠绕,成为时代发展的新主题、外交提升的新议题、国防建设的新难题、社会治理的新问题、学术研究的新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余教授及其领衔的团队所做的工作,就是捧在手上的这部沉甸甸的两卷本《非传统安全概论》(第三版)格外值得珍惜,它的珍贵之处尤其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和追求。编写教材不易,编写学术性教材更是难上加难。2004年,浙江大学
开全国之先河在国际政治专业开设了“非传统安全概论”的课程,经过了3年的教学实践,作为王逸舟先生主编的“国际关系学前沿教材丛书”之一,同名的教材《非传统安全概论》在2006年问世,这份开创性的工作让该教材成为国内外第一本关于非传统安全理论研究的通用性教材。后来经过9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2015年出版了《非传统安全概论》的第二版。然后,随着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理论语境等的不同,又经历了5年的研究积累和教学实践探索,全新的第三版面世,上卷的副标题是“世界为何不安全?”下卷的副标题是“人类的下一个危机是什么?”这样的追问呈现着作者们坚持不懈的学术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以及由这份专注和坚持所带来的成功背后蕴含的大量付出和劳动,值得钦佩。
    第二,本书视野宏大,胸怀天下。通过思考全球和未来的视角,涉及非传统安全的家事、国事、天下事,通过研究分析世界各地非传统安全维护的实践,获得新知,并以面向未来的责任感和担当,思考当下人类面临的种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给出特别的警告和提示。从遍布非洲的贫困问题到在欧美发达社会猖獗的恐怖主义袭击问题;从关系生死的核安全危机到祸福相依的人工智能危机;从族群冲突、跨国有组织犯罪到话语危机,这本书带读者领略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方面既能认识世界,也能反观自己。“你安全吗?你周围家人安全吗?你所处的社会安全吗?世界安全吗?”阅读本书,你会拥有自己的答案。
    第三版书写形式新颖,页面总字数59万字,“页外” 个案材料12万字,比第二版多26万字,书却不见增“厚”, 其“新招”是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方式,引入了页边“二维码”,可通过手机在线阅读。只要扫一扫,就可以进一步阅读与本书相关的重要概念的诠释、大量的个案材料、展开性内容以及相关的链接,这些材料都是以PDF的格式出现的,大部分都是两页纸的内容,所有文字都有引文和注释,非常规范和新颖。这也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为新形态教材所努力的一个创新。这不仅提高了效率,拓展了阅读的视野,而且对我们学习和抓取所需的知识点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
    第三,跨学科色彩浓烈,多学科背景特征突出,读者很容易在里面发现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国际关系、心理学、人口学、国家安全学等的要素内容,内容庞杂但是并不枯燥。每一个议题都向你打开认识“非传统安全”研究的一个窗口并启发你的思考与探究。例如,在讲到“人工智能危机”的时候,作者提到“化解人工智能危机就是化解人类未来‘全部危机’的钥匙”,虽然我对此不以为然,然而这又启发我去深入思考“if not,what”的问题,即究竟什么是化解人类全部危机的钥匙,我们如何找到并使用这把钥匙。
    本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全书都是以对问题的求解为导向,设计国泰民安与世界和谐之良方,作者家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和世界的热爱与担当,都体现在具体问题的论述文字中。尽管书中有很多的理论专业名词,跨越各个学科,每每读起来都要暂停以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正如后记中所记:捧着这部由34位作者共同参与撰写的“厚重”作品,我们的非传统安全理论研究与教学的终生使命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
    第三版分为上卷理论篇和下卷案例篇两个大板块。前者包括三个部分:问题语境、理论基础和层次分析。“问题语境”以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相冲撞为背景,探讨了深度全球化的运演特征,与之相应地,对非传统安全挑战的国际语境与中国语境作了更为深入的考察。在“理论基础板块”增加了“非传统安全威胁评估”作为独立一章,深化了作为非传统安全新视角的“场域安全”的阐述;新增了西方传统安全研究的“扩展—深化”;整合了西方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流派;针对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的历史演进、理论建构、范式探索、古今比较、外交途径等内容, 分别在“和合主义”与“共享安全”之“中国范式”的框架下做了诸多新的阐述。“层次分析模块的结构基本与“第二版”相同,但在观点阐述、材料选取、方略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深化,并增加了“联合国与非传统安全治理” 作为单独一章。同时,“第三版”还增加了下卷案例的内容设置,主要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视角,对人类现有的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与危机作了重点的特征与趋势分析,涉及主题相当广泛,有人工智能危机、核危机、水危机、贫困危机、难民危机、种族冲突危机、恐怖主义危机、跨国有组织犯罪威胁、话语危机、人口危机以及非传统安全与女性安全等,其中对恐怖主义危机着重以两章的篇幅加以特别的重视,不过核心的内容,并没有重大改动,三个版本还是有一定的延续性。
    本书最大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这是“世界首创”,更在于这个版本的教材是在引介西方的非传统安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总结和提炼中国学者的非传统安全理论, 并尝试以一种体现中国思想渊源的“和合主义”范式, “共享安全”和“优态共存”的广义安全观,探究全球安全、国际安全、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人的安全、边疆安全的“中国方案”。本书力求挖掘并体现的“中国气派” 让读者印象深刻。
    正如作者所言:“生存性威胁”与“普遍性不安全” 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得不时常面对的现实语境;同时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议题与政府决策息息相关,成为政府决策者不得不时常面对的热点、难点。要自觉合理地应对“非传统安全危机”,  就必须对非传统安全这一新领域做全景式的研究。
    作为中国研究和传播非传统安全的开拓性学者,余老师做了很多开创性的事情,这既有理论上的探索也有实践中的操作。他在浙江大学的讲课很受欢迎,因为这是他所热衷热爱的,讲课总是充满激情和能量。尽管如此,他指出:从学生的知识响应与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该课程的开设总体上不是很成功。余老师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坦诚坦荡的人格见诸纸上。
    那究竟“败”在了哪里呢?为何探讨“人类的下一个危机是什么”远远超出了一般学习者的视野与体验呢?他和北京大学的查道炯老师总结了三个原因,一是高校学生缺少社会经历,进入大学后个人安身立命的理想尚未牢固确立,就被要求思考人类的命运,有些为时过早;二是高校学生没有跨专业基础,低年级学生尚未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高年级学生的研究生缺乏跨学科意识与基础;三是高校学生多缺乏方略性思考的训练,而非传统安全挑战的应对与全球治理的思考需要有宏大的战略眼光与处理社会复杂危机的知识储备,这让在校生似乎难以响应。
    这些分析都切合实际,令人信服。然而,总觉得意犹未尽,还少点什么。让我忆起曾经和一位老师的沟通,当我们讨论到“个体如何改变这个世界”时,他娓娓道来: “必须承认,不论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都在影响着我们所在的世界,这份影响由我自己决定。我们可以把善意和关爱带给这个世界,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敌意和批判带给这个世界。问问自己想要什么样子的世界,然后用心创造自己想要的世界。如果我想要爱,我就把爱撒播到世界,如果我想要尊重,我就把尊重投入世界……”对此教导,我深以为然并记在心间。所以我想,针对“非传统安全研究教学效果不彰”的问题,或许从教授大学生个体自我认知的角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他们希望拥有什么样的世界,他们希望自己因而成为什么样的人入手,获得效果会更好。然而,这又超出了余教授、超出了浙江大学甚至也超出了教育的范畴,需要从更系统、更宏大,也更深刻“人的教育”入手才有可能给出答案。
    即便面临这样的难题,余老师依然保持乐观和自信, 认为“下一代能通过‘边学习、边模仿、边实践、边创造’的方式,完好地交上‘人类下一个危机是什么’以及‘如何应对人类的下一个危机’的优秀答案”。我对此保持期待,并自我激励要做这样的“下一代”。
    (刘元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