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环保“十四五”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时间:2021-03-08 10:30来源: 未知作者:马军

字号:TT
  作为一家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保护碧水蓝天,推动绿色发展。成立15年来,通过蔚蓝地图数据库建设、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应用,我们与政府、企业和环保组织合作伙伴共同参与,见证了环境信息公开的历史性进步,以及污染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
  展望“十四五”,我国长期以来积累的空气、水、土壤、海洋污染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生物多样性、有害化学物质、资源能源等挑战日趋凸显;从全球来看,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和海洋塑料等议题十分突出,以气候变化为例,即使全部实现《巴黎协定》的承诺,也远不足以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更不要说1.5℃。
  面对如此之多的重要议题,我们有必要梳理此前治理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弥补不足之处,推广良好实践,动员更加广泛的社会参与,因应新的变化,形成创新解决方案,力争“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在更高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
 
环境治理的进展与挑战
  在国内环境议题中,大气污染曾经最为突出,其治理也着力最大,取得的成效也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对于细颗粒物(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治理,在蔚蓝地图依据官方逐小时监测数据制作的月均值变化地图可以看到, 2015年,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的PM2.5的年平均浓度达到59微克/米3,而经过五年治理,这一浓度下降到了38微克/米3;而北京的PM2.5浓度更是从2015年的81微克/米3大幅下降到2020年的38微克/米3
  虽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之后的蓝天保卫战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大气污染治理仍没有到位。每年的秋冬季,重点城市的PM2.5浓度仍然很高;2020年12月,北京PM2.5浓度较低,但当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总体污染较重,汾渭平原污染较重,在不利气象条件和本地排放的作用下,山东半岛、江淮地区乃至长江流域都出现污染,向南一直延伸到湖南南部。
  “十四五”期间,以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治理有必要继续发力,目标首先是彻底消除秋冬季存在的大范围、持续性重污染天气现象。同时,臭氧的问题正变得更加突出,尤其是在晴热的夏季,形成所谓“蓝天下的污染”。如何将臭氧纳入与PM2.5的协同治理,事关治理效率,也关乎公众健康福祉。
  在治理大气污染之外,污染攻坚战的另一个重点是治水。通过蔚蓝地图对水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看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3个重点方向:黑臭水体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消除劣V类水体方面均取得进展。但总体来看,地表水中河流水质改善幅度高于湖泊与近海,地下水则仍在恶化,根据最新统计,地下水水质监测站点“差”与“极差”的比例高达八成以上。
  与地下水相联系的是土壤的污染问题。此前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近20%的耕地受到污染,但迄今未公布土壤普查的结果,土壤风险的具体位置和污染状况缺乏公众认知,治理也主要局限在少量以城市建设用地与房地产开发为目标的污染地块修复上。
 
扩展多元参与,发挥市场作用
  回顾“十三五”和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污染攻坚战的历程,我们看到在这其中行政、立法和司法手段都有应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但其中政府以行政命令方式的介入尤为突出,集中表现在自2016年开启的中央环保督察。督察不但督企,而且督政,查处了大批污染企业的同时,也查处了不作为的地方官员,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长期以来“GDP至上”的政绩观。
  进入“十四五”,一方面我们必须继续实施已经为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略,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情势发生的变化:自2018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和“贸易战”的影响,特别是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再次突出,一些地区的环境管理有所放松,一些地区又开始试图通过传统的粗放型模式拉动经济增长,环保负重前行,秋冬季压力增加。
  “十四五”期间,要坚决反对“一刀切”,也必须防范“一放就乱”,重回“劣币驱逐良币”的老路。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借助市场化解决方案,也需要动员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参与。
  令人振奋的是,2020年3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这一重要的指导意见,为在“十四五”构建透明、参与、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奠定了关键的政策基础。
  近两年来,生态环境部门已开始更多强调精准治污,一厂一策帮扶。而差别化管理、精准治污及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新技术手段,都有赖于环境大数据作为坚实基础。展望“十四五”,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实现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都需要更加全面的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而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基础设施的加速升级发展,都意味着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具有强大的提升潜力。
  作为长期关注和开展环境信息公开的机构,我们在污染源信息公开PITI指数十年评价的收官报告中,提出了对未来推进方向的如下建议。
  一是从政府信息公开向企业信息披露扩展。企业信息披露远远滞后于政府监管信息的公开。建议根据新《环境保护法》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落实重点排污单位强制性信息披露。
  二是进一步扩展中国首创的在线监测实时公开。推动中国污染源环境监管工作实现了从手工到自动,从粗放到精准,从分散封闭到集成联动的模式转变,对于公众知情、参与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覆盖度和运行可靠性都有大幅提升。
  三是建立中国的PRTR制度,促进特征污染物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根本手段,而国际通行的污染物排放转移登记PRTR制度,亟待在中国建立。作为后发力量,有机会统合一般性污染物、特征性污染物和能效及温室气体披露。
  四是落实金融市场环境信息披露要求。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生态环境部等监管部门通过一系列文件,要求通过“三步走”实现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十四五”应确立统一披露标准,落实绿色金融市场披露。
  五是从本地污染物公开向碳排放信息扩展。“十三五”要求的2020年前“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制度”的目标未能达成,但最新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首次规定“重点排放单位编制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当定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使得碳排放披露制度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0年12月30日审议通过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明确为“重要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提高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础性内容”。
  会议要求,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对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和公民利益有重大影响,市场和社会关注度高的企业环境行为,落实企业法定义务,健全披露规范要求,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健全监督机制,加强法治化建设。这为“十四五”形成企业自律、管理有效、监督严格、支撑有力的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确定了方向。
 
治污减碳迈向双轮驱动
  “十三五”后期,污染攻坚取得进展的同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生反弹,2020年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能耗增长导致碳排放升高,预计超过100亿吨,占全球排放比重逾30%。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表述,与此前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的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对比,一字之差,意味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大幅加强。
  实现碳达峰成为中国未来十年非常重要的环境目标,也是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一步。要实现整体达峰,需要每个地区的共同努力。新近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将此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为此,主管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生态环境部近期表示,“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中国将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明确地方、行业的达峰目标和行动方案,鼓励相关部门制定达峰专项行动方案。
  生态环境部表示达峰行动有关工作将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对各地方达峰行动的进展情况开展考核评估,表明了政府运用最有效的政策工具来推动气候变化工作的决心,各地应高度重视。
  如果说“十三五”主要是以污染防治的协同效应带动气候应对,那么在碳中和承诺的大背景下,“十四五”环保工作有望进入污染防治和碳减排双轮驱动的新模式,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当前,欧盟正在加大碳减排力度,美国预计也将重返《巴黎协定》,今后有可能出台针对碳排放的边界调节税,从而影响世界贸易。为促进企业做好准备,适应新的全球大趋势,建议尽快建立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企业碳披露制度,以及鼓励企业制定减排、达峰及碳中和目标。
  2020年,我们上线了蔚蓝低碳地图、企业碳排放核算平台,近期又发布了城市达峰指数,旨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向地区和行业分解细化,同时努力让专业研究成果更快转化为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化的数字生态链,对接到绿色供应链、气候投融资和社会监督及绿色生活,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绿色复苏。
  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也需要人人共建,2020年以来,在阿拉善SEE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陆续推出了垃圾分类地图和全球品牌绩效地图。即将上线的蔚蓝生态地图,能够通过“随手拍”识别动植物物种,助力自然教育和公民科学研究。
  展望“十四五”,我们期待与各界共同用好环境大数据,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促进有条件地区尽早达峰,扩展绿色“一带一路”信息服务,共同守护好人类唯一的地球家园。
 
  (马军,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