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畅通电子废物处理行业国内大循环的思考

时间:2021-04-13 16:33来源: 未知作者:罗锦程

字号:TT
  当前,我国的生活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电子废物的处理处置与循环利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环境治理的难点。然而,我国居民、企业等主体在电子废物回收领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目前依然在低位徘徊,电子废物管理领域仍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电子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电子废物的回收利用制度体系尚需完善,电子废物管理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融合还不够深入。综上所述,亟待建立健全配套的电子废物回收循环利用长效促进机制,服务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领域企业,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培育电子废物处理处置企业发展新动能,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长极与新业态。

做实做细顶层设计,推进电子废物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将畅通电子废物处理行业国内大循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关键任务,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应以2020年最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行动指南,以履行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为工作主线,以电子废物处理行业为切入点,发展好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推进资源循环与再生利用行业的转型升级。坚持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电子废物处理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实现电子废物处理行业智慧化、网联化透明监管,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度融合。集成研究、协同攻关、苦练内功,突破电子废物拆解产物品位提升的瓶颈性制约,抢占电子废物处理技术的“制高点”,努力使电子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的价值链条向中高端攀升,重视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共享,打造高知识性、高增值性、高成长性的电子废物处理环保产业,全面提升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利用领域的整体实力、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
  落实电子废物处理行业企业主体责任,发挥好样板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电子废物处理企业优秀案例与经典模式。以碳排放足迹研究为基础,依托资源再生领域相关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共同探索构建电子废物处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政策驱动与市场驱动协同并进,引导电子废物回收项目向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园区集聚,促进废旧家电统一回收,实现一体化集群式发展,不断创造由电子废物回收利用衍生出的“绿色就业”岗位,助力服务国家“六稳”“六保”大局。

遵循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研究制定“点对点”式的电子废物处理行业综合管理政策

  未来,应显著提升企业参与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电子废物“黑色产业链条”的打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避免出现电子废物“体外循环”的现象,杜绝电子废物处理领域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此外,我国不同省份情况各异,在电子废物分类回收与处理体系的构建层面既不能搞政策“一刀切”,也不能完全交由各地方自由制定,需要中央与地方相关部门立足各地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与统筹研究,打造并优化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电子废物分类回收与处理模式。
  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为重要契机,深化“放管服”改革,注重城乡统筹,持续破除各地之间的行政边界藩篱,做好新旧动能转换,使电子废物行业关键要素在国内各区域间自由流动,打通不同区域之间的相关经济循环。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适时针对“经济欠发达、生态底子薄”的中西部地区电子废物处理企业出台支持性投融资政策和用地优惠政策,构建“一对一”帮扶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市场化的方式设立电子废物处理处置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放大、叠加、倍增效应,吸引地方政府、金融、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努力缓解电子废物处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压力,兜住企业保正常生产运转的底线。加大对各地符合条件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先进典型培育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持续优化电子废物综合利用项目规划布局,避免出现盲目布点、低水平重复建设、“僵尸企业”浮现的现象。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探索以相关项目的经营收益反哺生态环保公益性投入,同步创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建立健全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电子废物处理法律体系与回收利用体系

  适时出台电子废物回收的工作指导性、实操性法律规章,破除电子废物回收市场中存在的多种主体无序竞争的乱象,增强企业对电子废物进入正轨回收处理渠道的管控能力,进而在法律层面维护市场秩序、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加强针对电子废物处理行业的统一规划编制和具体分类指导,降低政府在统筹推进电子废物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行政性制度成本,做到电子废物综合管理有抓手、能监管、见实效。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引导,显著提升居民、企业等主体在电子废物回收领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将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的反对者、旁观者引导转化为监督者、倡导者。完善国内电子废物多元回收网络和渠道,稳妥推进电子废物历史存量消纳,实现企业电子废物库存水平合理化。推动废旧家电回收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探索创新全品类“一条龙”回收、“互联网+电子废物回收”等新型模式,“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并举,同步提高电子废物回收、存放、转运的便利性。加快推动电子废物领域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进程,培养专注电子废物现代化管理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打造电子废物创新管理项目孵化器,稳定并优化电子废物管理的“人才链”“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全面实施人才先行战略,推进电子废物管理领域东西部协作和干部人才对口交流,助力培育一批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电子废物处理行业领军“小巨人”企业,持续推进电子废物末端处置能力建设,促进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有效回收与循环利用。

建立广泛的电子废物管理统一战线,树牢“全国一盘棋”意识

  多维度共同发力,形成统筹协调机制。深化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并明确相应的循环利用指标,强化对应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行为责任、信息责任。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国际环境保护合作,持续发挥好“绿色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平台优势,面向未来、聚焦重点,与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电子废物管理国际合作,充分吸收国际上的成熟做法与有益经验,加快形成电子废物处理行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促进、有机融合的新发展格局,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大国担当,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

(罗锦程,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

“两山”理论背景下生态保护与经

“两山”理论背景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路径选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