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两山经济”:生态文明的价值导向

——《两山经济》书籍导读

时间:2021-04-13 16:39来源: 未知作者:傅涛

字号:TT
  人类文明诞生以来除了语言与思想文化的不断交融碰撞,社会经济成为助推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又一动力,特别是工业文明让资源、技术与社会经济相互滋养,绽放人类起源以来最为绚烂的文明盛世。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人类文明发展到更高的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催生新的经济行为与经济业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发展理念是对这种新型经济的最佳诠释,可以称为“两山经济”。
  “两山经济”产生于生态文明思想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辩证统一的过程,在原有社会经济基础上特定价值规律发生改变,催生新的经济理论与产业形态。聚焦于当下,这种变化在环境产业领域最为显著。所以,《两山经济》一书是在环境领域对这种经济规律变化的归纳与总结,目前该书的第二版正在出版发行,未来将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精进“两山经济”领域的内容。此篇文章从社会发展历程及人类文明的演进中,解读生态文明之下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作为《两山经济》一书的导读与思想凝练。

环境保护伴生于工业文明的兴起

  人类社会近代最伟大的进步是工业文明的兴起。环境保护作为工业文明的副产物,从过去被动的呼吁,到主动的强调,再到现在成为时代主流,始终是工业文明的一部分。环境保护因此承继了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和基本逻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个伟大的命题,然而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在传统经济学中能够证明的命题。不超越传统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不超越传统价值论的基础定律,只能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做艰难选择。

工业文明因生态环境迎来转折

  人类文明发展初期,受制于科技和交通,各种文明意识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割开来,少有交集。丝绸之路的开通,尤其是“大航海”的壮举,让地球一度成为一个充满张力的开放系统,工业文明带来的技术革命极大地拓展和释放了人类的能力。工业文明巨大的发展张力也引领了人类社会200年突飞猛进的发展。
  当下,人类发展的历史迎来一个重要转折点,工业文明的物质增长碰到了地球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天花板。一方面,全球一体化的兴起,让全球资源加速流通,资源极度消耗;另一方面,工业文明过度吸纳全球能源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扩散到地球每一个角落。在发现和征服新的可利用星球之前,人类社会进入“人类命运共同体”阶段,地球则进入内生式增长的时期。
  在内生式发展阶段,许多社会规则和经济规则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环境保护及其所对应的环境产业同样站在历史转折点上。

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是世界难题

  当生态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时,环保作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刹车片”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放眼中国乃至世界,都进入发展的转型期,主要经济体已经无法按照大开发的思路让经济野蛮增长。经济建设不搞大开发,并非不开发,而是不按照原来的粗放模式开发,这是对传统工业增长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的优化升级,也是经济动力发生转变。
  利用环境技术,我们可以去除大量环境污染物,因此,做好“点上”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并不难,难的是把环境保护做得充分和均衡,难的是做好环境保护的“最后一公里”。我们面临的难题是生态环境的“毛细血管”也要彻底治理好,成本远大于过去几十年的经济所得。如果以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果换取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一是经济上承受不起,二是凸显社会不公平,因为过去的污染者并未充分履行环境治理支付责任,而不应该由后来者“买单”。

如何解开这个难题?

  好在自然生态有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巨大的价值。好在生态文明体系有足够的政治耐心和政治魄力。充分发挥体制的优势,充分考虑更长远的“百年大计”,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巨大的能量和价值,这样就可以看到一条新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条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充分统一的绿色发展道路。
  “两山论”就是要实现绿色发展。发展容易,绿色发展不容易,产业既要绿色又要活力,就更难。因此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涉及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工业如此,城市建设发展亦是如此。

绿色发展要构筑生态文明价值观

  当下,大部分产业将面临两大转型,一是互联网化,二是绿色化。互联网化的发展目前领先于绿色化,这得益于互联网的技术突破和互联网金融的促进。技术不是绿色转型的动力因素,而是核心保障因素。“两山经济”力求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实现这个统一,仅靠技术显得动力不足,这是一次以人类价值观为主导的综合转型,涉及需求方式、供给方式、核算方式以及价值链的重构。发展模式的一次真正的、彻底的转型升级,需要新的文明体系来支撑,这个体系就是生态文明。

环境产业是工业经济的副产物

  在自私的经济人假设之下,环境保护始终站在经济的对立面,因此面临两点根本性困境,一是责任主体对环境责任不主动,需要外部力量来强制推动,因为治理要花钱,不监管就不会主动治理环境;二是认为先做环境保护的吃亏,前人栽树给后人乘凉,而且提高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环境保护是工业文明的副产品,环境产业则是工业经济的副产品。环境产业在中国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世界历史中则更长。环境产业服务于城市和工业的环保和节能,无论是对排放达标的服务,还是对环境修复的服务,都是经济主体的成本中心,是环境服务的外部化、专业化和资本化的产物。虽然环境产业在后期与主体产业和城市运营融合,延展到工业清洁生产和城市运营服务,但仍然是工业经济的副产物。
  如何将生态环境的价值融入社会经济主流,让环境产业成为价值创造的中心,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融合?这还需要经济理论的新突破。

建立新的经济理论,要破除经济人的自私假设

当人类社会认识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对自己利益会造成间接的、长远的影响时,部分经济主体开始通过不同消费方式表达对环境的责任,这构成了“两山经济”的需求基础。这种需求有的自觉体现在了产品和服务需求中,如有许多人愿意承担环保责任因而购买价格略高的可降解餐盒和电动汽车;也有的需要强制性的手段来实现,如我们必须且只能购买无氟冰箱;有些则需要国际公约来约束,如约束二氧化碳排放而形成的国际CDM。
  这种为了环境改善而形成的消费观念是一种对自然的让渡和非自私的诉求,未来人类对于非直接利己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是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

建立新的价值规律,要重新考虑供给形式

  人类每一次突破地域的限制或者文化的限制实现融合,都带来消费升级和巨大经济增量,过去如丝绸之路的贯通、新大陆的发现,现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都带来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本质原因是激活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经济循环。但是每一次融合带来的社会经济价值与自然生态创造的价值相比如九牛一毛,大自然中能源和资源的绝大部分都没有被人类生产生活充分捕捉。人类劳动更大的价值在于连接自然界中生态循环所创造的价值增量。
  通过师法自然,在保护自然存量的基础上,可以巧妙地连接大自然的循环增量创造经济价值。这个价值供给的方式,是“两山经济”的供给规律。

建立新的经济规律,需要拓宽我们的视野

  自然生态的价值流转和社会生态的价值流转需要的时间可能达到十年甚至百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在不同的时空范围下,同样一件事,经济核算的利害结果会不同。
  工业文明的主逻辑是将价值切割成越来越小的独立单元,让每个环节有利可图,因为核算单位小,产生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单元越小,人越会成为工作机器上的一颗螺丝,而战略家需要在更高的维度、更大的尺度之下看待得失利弊。如果不是20~30年的前瞻性,我们无法下决心投资BOT项目,因为BOT项目的前几年都是亏损的。如果我们将水体修复与土地价值收益严格分割核算,水体修复就无法实现收益平衡。
  “两山经济”就是要拓展价值核算的时空范围,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的价值在当下核算,让我们的经济核算更有高度和远见,这种经济核算的方式其实是边界条件改变,核算的视野更为广远。

建立新的价值规律,还需要透视价值的本质

  工业经济的价值流总体是线性的,这是由产业链上下游决定的,很多个产业链组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产业链之间形成上下游的依存关系。价值和物质的传递就像是一列列从自然资源开出,终点是垃圾场的列车。在线性的价值传递过程中,废物不断产生并被扔下列车,因此,以处理处置废物为使命的环境产业就是几乎所有产业链的最末端。
  与工业经济不同,“两山经济”的价值流和物质流是网状的、循环的,价值和物质的传递就像环状网状的地铁,循环往复,无始无终,每个环节的价值都是链接,而非占用。因为经济价值的意义在于循环流转,而不是占有和静止,如果你占有一块手表永远不使用,也不交易,那这块表就没有价值,等于“无”。

结语

  “两山经济”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虽然理论体系不成熟,我们仍然努力诠释一二,权当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争鸣。“两山经济”研究刚刚起步,远未成熟,所涉及的许多内容刚刚展开,包括生态循环价值供给的模式、资源循环价值的货币化、“两山”价值奇点的商业结构、“两山经济”的金融支撑体系、“两山”价值的核算办法等,有待各界深入探讨和研究。希望这本书能给生态文明建设路上奋斗者以帮助,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同行者携手探索“两山经济”。

(傅涛,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