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讲好中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的意义、挑战和路径探索

时间:2022-10-12 16:02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张懿璇 何蓓琦 刘

字号:TT
摘要:2022年六五环境日期间在辽宁省沈阳市成功举办的“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论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讲好生态环保故事愈发重要。科技故事是重要的生态环保故事线,对生态环境保护内外传播都有重要的意义,需要结合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的特点,推进媒体和科学界的交流,共同向全世界讲好中国的生态环保科技故事。
关键词:中国故事 环境传播 科技传播

科技故事是重要的生态环保故事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环境科技持续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1]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支撑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引领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计。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都需要生态环境科技的第一生产力来引领支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讲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故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精彩的故事,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故事线之一。

生态环境科技的历史是党领导下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

       环境科学技术发端于在工业社会产生环境污染之后。1954年美国学者最早提出“环境科学”一词;1968年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设立了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是最早的国际性环境科学机构;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以及《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则意味着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今天的环境科学技术关联多样性的分支学科,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在水、大气、土壤、生态等各要素上展开应用,总体知识体系结构上成为整合水、大气、土壤、生态、固废、减污降碳、环境管理等各领域若干基础学科的学科群。

       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科学技术自从产生之时起就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我国环境科学的发展历史就是党领导下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由于生态环境有很强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区域性,各地域、区域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个体性,生态环境科技也呈现出快迭代性和强区域特性。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复杂,不同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理。与基础学科成果转化中地域区域因素较小的特点不同,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地一策”特征明显,因此对国外生态治理体系的直接借鉴很有限,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必须走自立自强之路。

       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机遇。新发展阶段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协同多学科加强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带动全社会实现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讲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推动力

       在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生动感人的科技故事。1978年,著名作家徐迟经过深入采访精心写就的《哥德巴赫猜想》取得了巨大成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专业性极强的哥德巴赫猜想从数学界“出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和科学传播的经典作品。之后黄宗英的《小木屋》、李鸣生的《航天七部曲》《中国863》、宁肯的《中关村笔记》、王宏甲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等,都是紧贴时代脉搏、影响力广泛的优秀科技作品,均大力促进了决策层和公众对相关学科的理解和参与,对科技创新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故事是受众接受信息最自然的一种方式,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对公众产生强大影响。人类的历史和文化最主要的传承载体之一就是故事,故事的传播效果甚至胜于文献[2]。如今,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讲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能够对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形成重要的推动,能够将复杂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变得形象易懂,有助于激发决策者和公众对环保科技的理解和兴趣,并形成对科学客观理性的态度,在科学和社会之间建构知识和信任互惠的环境,建立科学和公众之间的对话机制,更能够在情感上触动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使读者参与到生态文明价值观和理念的交流中。

生态环保科技故事是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

       生态环境问题从《寂静的春天》到污染治理、酸雨、重污染天气,再到气候变化与碳中和,一直是国际舆论场中的重要话题。当前,中国已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承诺与行动决心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肯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碳中和目标、“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更是体现了大国担当,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为开展国际传播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虽然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超越科技成为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甚至文化等多领域的综合性战略问题,但是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之一仍在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技术的突破,比如,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各种复杂关系,提高监测能力、污染控制能力、新能源技术以及各类经济社会响应机制等。因此,在对外传播中坚持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属性,并将其故事化,“就事论事”,可以在本质属性上避免受到强烈意识形态的干扰。

       科技故事可以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科技工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和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在国际舆论场上能够引起普遍共情效果,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也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有力支撑。讲好科技故事能够有助于主动引导境外生态环境科学传播舆论场,将宣传核心从环保事件回归环保事业,宣传全球环境治理领域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在讲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中提高中国科技自信和中国科技的国际话语权,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讲好生态环境科技故事面临的挑战

       生态环境科技的学科发展特点增加了叙事难度
       科学故事引人入胜的重要因素主要在于能够激发受众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参与科学改变生活的热情,能够树立科学家的社会形象、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正能量。所以,媒体和叙事者往往会更关注科技成果应用时间长、范围广、目的和产品明确、区域条件限制少、社会关注度高、个人英雄主义特征较明显的学科和科学家,例如,前沿基础学科、诺贝尔奖及国际知名奖项学科,以及航空航天、“两弹一星”“中国天眼”等重大工程。

       生态环境科技不同于传统的基础学科,不是单一学科而是学科群。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土壤环境、减污降碳等每个生态环境学科的门类都有一个复杂的知识体系,综合交叉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特征及分布、运动、循环等规律,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与保护等方法。在有限的篇幅内,生态环境科技故事要素多、展开深度叙事相对较难,而且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的范式更新极快,某种污染物不再排放、已污染的场地得到有效治理之后,相应的治理科技就很少再应用了。同时生态环境科技区域性强、团队协作性高、成果应用范围相对有限,根据具体地域、区域制定相应科技支撑措施的“一市一策”“一地一策”特征明显,经常出现A地的治理成果在B地难以应用的情况,客观上缩小了社会关注度和个人知名度,也为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在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内容碎片化和叙事手段相对单一的问题。碎片化式的讲故事容易使受众不能窥知全貌,了解不够全面,尤其是在当生态环境科技呈现出复杂非系统学科群的特点时,在叙事中做好全面系统性和逻辑性的把握并不容易。在叙事角度上,目前的生态文明传播叙事主要是政府叙事和宏大叙事,民间叙事相对较少,智力产品的视角比较单一,“说教”味道依然很浓,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直接唤起受众幸福感的作品相对较少。由于不同受众的不同认知与文化差异,精准传播需要进一步发挥学术叙事与公共叙事的协同增效效应,话语的精准传播和叙事方法有待改进。

       “两种文化”差异依然存在,科学家与媒体交流需要进一步加强
       “两种文化”是英国物理学家、小说家C.P.斯诺于20世纪中叶提出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斯诺认为,在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和专门从事人文社科的人文知识分子,两群人的教育背景、学科训练和所用方法等有巨大差异,导致他们在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上经常处于相互对立的位置,两种文化难以融合会导致困境和难题的出现。今天的西方社会,由于环保社会运动和生态主义反科学的影响,生态环境科学与人文文化割裂状态较明显。在我国并没有西方生态主义反科学的土壤,人文知识分子和媒体对科学非但没有偏见反而充满热情。但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仍然存在,很多科技工作者受高度专业化教育所限,面向行业之外的传播能力相对缺乏,有的人文知识分子和媒体也认为科学高深莫测,对参与科学话题有距离感。

       讲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需要借助媒体和专业化叙事者的传播能力。如果沟通交流不充分、渠道建设不足,易导致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目标受众对科技成果的意义和必要性理解不到位。此外,叙事者对舆论影响力的追求高于传播科学时,会导致公众对科技的认知出现偏差和态度极端化,特别要警惕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环保科普”的幌子有意制造失当舆情、破坏舆论生态的情况的出现。

       当今媒体和公众视野中最活跃的生态环境传播物料提供者多有人文社会学科背景。2008年英国《卫报》全球50位最活跃的环保人士中,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超过半数,但有科技背景者不到1/4,而且未成为社会关注环境议题的信源[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体形式的演化,人文社科背景人士依靠较强的传播能力和叙事能力对话语权有了更强的把握,有社会影响力的生态环境科学家在公众舆论场中更多地作为政府决策和科技项目的专家顾问角色出现。但从科学共同体中直接提供的生态环境科技故事物料数量较少,影响力也非常有限,需要进一步提高传播物料供给能力,在科学共同体中发现更多更好的故事素材。

       面临国际传播的挑战
       20世纪以来,面对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问题,人们在思考科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资本主义框架中产生的生态主义将促进工业发展的科学技术看作是地球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有序性的破坏者,认为科学技术创造了现代文明却又为毁灭文明提供了高效手段,增加了不安全感。这些思想对西方当代生态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了生态主义的反科学思潮,加剧了环保和科技的二元对立。叠加“两种文化”割裂的影响,西方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中环保社会运动占绝对优势,反科学色彩浓厚,科学家发出的声音较少。西方媒体也会戴着有色眼镜放大炒作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治理成就与生态环境科技发展也会面临传播效果受限、覆盖面变窄、被误解等困境。

       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之路是在党的领导下走出的正确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制定蕴含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的生态环境治理战略方案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科技支撑,不仅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应对等环境治理方面的意愿、能力和实力,也瓦解了资本主义框架下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与科技二元对立、反科学价值取向。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树立中国国际形象、更好地传达中国声音,更好地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效。生动翔实的科技故事既能够提供确凿的科学依据,引起公众兴趣、发起公众共情,又可成为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的有力证据。

讲好生态环境科技故事的方法及路径探索

       结合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的特点,丰富叙事手段、以情动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人们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展现真实、立体的中国,这为讲好生态环境科技故事提供了极大的启发。讲好生态环境科技故事和讲好志愿服务故事、监测故事、执法故事等生动感人的生态环保故事一样,都应回归人类本质诉求和心理需求,突破政治诉求和经济纷争,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灵共鸣,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使受众真切感受到由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幸福感。

       在目前传播方法和渠道都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公众对于信息的自主选择性大大增加,旧有的宏大叙事方法和高台式宣传的媒体语态已显示出滞后性,不再是公众阅读故事的首选方式。因此,可以适当放下对生态环境学科群的宏大叙事和对整体形象的强调,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在实践中找到讲好故事的规律和路径,深入每个分支学科本身,从细节之处领会思索生态环境学科的发展历程,通过小切口、小故事和真感情,以灵活而温情的叙事方式来反映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树立科学家形象,引起情感共鸣,同时进一步激发公众对生态环境科技的兴趣,加深公众对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支持。

       提高叙事能力,丰富叙事与传播方式,以社会公众熟悉的方式讲好中国生态环境科技故事,让生态环保科技故事通过“出圈”,使科技行业之外的人士能够理解科学的人文意义,消除对科技的距离感。同时,媒体也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成果、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使更多的企业、地方政府和公众成为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参与者、关注者和支持者。

       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跨越两种文化,增强媒体和科学界的交流
       今天,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斯诺希望的两种文化的“和解”和“融通”有望实现。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不仅确立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更为生态环境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路径。生态文明思想通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机融合了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建设,既克服了人文知识分子的个体性和局限性,也超越了西方科学文化的功利性,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有机融为一体、协同发展。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科学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保障,人文社科能够结合科技创新,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和政策决策的依据,并在全社会促进生态文明深入人心并成为社会共识,两种文化能够共同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媒体和科学界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强传播渠道建设、加强科学共同体和媒体的交流、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员较高的专业水平与媒体过硬的传播能力。科技工作者应通过回顾生态环境科技发展史、阐述科学形象时唤起人文自觉,意识到自己同样也是人文社会事业的建设者、人文社会价值的捍卫者,充分意识到讲好生态环境科技故事对生态环保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和自身科研事业的推动意义,重新评估与媒体交流和参与传播的价值。应鼓励科技工作者提高面向行业之外的写作和传播能力的培养,并强化激励政策、信任机制和人才培养支持政策的贯彻实施力度,让他们能够更有兴趣参与传播活动,更积极主动与媒体交流,更愿意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

       提高面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环境科技故事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4]。这为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指明了方向,使得中国的生态环境国际传播跳出西方固有的生态环境价值观,有助于向国际社会全面阐述好中国的生态观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也为讲好中国生态环境科技故事做好了议程设置。通过提出问题、提供信息、设置相关议题,影响公众的关注点,将公众的注意力导向设置者的预定领域。例如,2021年COP15大会期间的“云南大象北上”话题,通过有效的议程设置使国内外媒体聚焦在讲述大象回家的故事中,客观翔实的报道引发共鸣。

       在国际传播中讲述中国生态环境科技故事,也能够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出发,跳出西方的二元论,向国际社会展示环保科技造福人类、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诉求,引起公众对美丽世界的心理共鸣,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公众的关注点吸引到科学技术求真的本质上来,用全球化的观念看待生态环境问题,用全新的思维来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科技与环境的关系。在国际传播中基于建设美好世界的愿望来寻找共识、建立共识、达成共识,通过讲好中国生态环境科技故事打造中国生态环境科技成果传播品牌,这是对人类共同的心理需求的回应,更是为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的方式。


(张懿璇、何蓓琦、刘成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6-06-01. 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601/c64094-28400179.html. (网络文献)
[2] 张瑜. 探究讲故事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J]. 科技传播,2018,2018,10 (18) :49-50. (中文期刊类)
[3] The Guardian: 50 people who could save the planet [EB/OL]. http://www.guardian.co.uk/environment/2005/jan/05/activists.ethicalliving. (网络文献)
[4] 习近平: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并讲话[EB/OL]. 2021-06-01. http://www.gov.cn/xinwen/2021-06/01/content_5614684.htm. (网络文献)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

讲好中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的意义

讲好中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的意义、挑战和路径探索

摘要: 2022年六五环境日期间在辽宁省沈阳市成功举办的讲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