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同年12月,中国作为主席国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从沙姆沙伊赫到蒙特利尔,从COP27到COP15,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同应对。
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挑战中,中国智慧日益凸显,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引领者。
众所周知,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气候变化挑战,中国深刻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先后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分类确定省级碳排放控制目标并对省级政府进行考核。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加速丧失,中国不断用实际行动,为世界贡献生物多样性治理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法规制定过程中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在逐步恢复。中国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中国所做出的贡献与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应对气候变化,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熟模式,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引领者。
中华环境编辑部
2023年2月
(责任编辑:wxc)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