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自然生态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生态 > 人与自然 >

“曾经离开的野生动物又回来了”——贵州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动态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成效

时间:2021-07-28 16:07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于天昊

字号:TT
  贵州,山脉众多,河网纵横。地上,有除海洋生态系统外的多种生态系统,地下,则是一片岩溶世界。这片神奇的土地,也是许多动植物栖身的乐园。黔金丝猴、黑叶猴、银杉、梵净山冷杉、单性木兰等特有动植物,成为贵州“名片”。

  在近日召开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热议的话题。保护工作向“黔”看,贵州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有哪些“法宝”?

  顶层设计为生物构筑安馨家园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毛冠鹿正在给幼鹿哺乳,野猪带着一群小野猪到处觅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在夜色中走过……

  这些画面,都是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红外相机捕捉到的场景。

  “近30年的保护,让保护区的生态得以恢复,许多曾经离开我们视线的野生动物又回来了。”遵义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穆君向媒体表示。

  赤水桫椤生态稳定向好,是贵州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的具体体现。围绕武陵山脉、苗岭山脉等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贵州已经建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型各级别的自然保护地网络。

  通过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全省90%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和85%以上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通过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各种资源库等方式,对濒危的珍稀动植物予以保护。

  来贵州做客,品一口“都匀毛尖”,清香馥郁,滋味清纯鲜爽。贵州茶香飘万里,也吸引着无数游客。

  目前,贵州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近120万株,其中相对集中连片1000株以上的古茶园50处;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茶树有15万株以上,最大的古茶树地径达180厘米,国内极为罕见。

  针对这些珍贵的植物资源,贵州出台了《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对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等活动,明确主体,明晰权责,进行详细的强制性规定。这也是我国首个在省级层面对古茶树开展的立法。

  不只是古茶树,一系列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度规范陆续出台。《贵州省实施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细则》《贵州省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让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逐步迈向规范化。

  加强科研监测,搭建管理平台

  有一双“眼睛”,全天候守护着生机盎然的自然保护地,监控着区域内的违法违规活动。

  “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成了‘天空地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地监测体系。可以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无人机’遥感,以及人工地面核查的方式开展人类活动监测。”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侯伟介绍说。

  这也就意味着,破坏自然保护地的违法违规活动,会被“绿盾”的监测系统识别出来,卫星、无人机,乃至工作人员的亲身现场核查,都是一双双眼睛,时刻留意着保护区内的“不和谐”画面。自“绿盾”行动开展以来,发现的问题通过部门分工、现场复核、督促整改等方式,推动问题整改及生态修复。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更是构建了以“大生态+大数据”融合建设的平台,形成全域生态环境“一张图”,这其中,还设有专门的生物多样性模块。利用大数据、高科技,录入生物多样性现有底数,为系统性建立观山湖区生物多样性物种库,并常态化实施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动态监测建立了基础。

  物种丰富多样,推动“两山”转化

  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出独特的生物种类,而贵州人开动脑筋,让独特的物种改变了荒山,成为看得见的财富。

  贵州赤水,如今是金钗石斛重要的产地,这里的农民,不争土地“争石头”。从前没有开发的荒山、荒石,成了“香饽饽”,因为它们是石斛繁衍生息的绝佳栖身之所。

  闲散的荒山荒地,摇身一变成了绿地,原本无人问津的荒石之上,如今盛放着金钗石斛的红色花朵。

  环境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也越过越美。赤水通过“幸福工程”石斛种植技术培训班,让当地农民学习石斛种植技术,金钗石斛成了主要产业,农民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

  赤水不仅拥有石斛,还拥有万亩竹海资源。这里的竹产业也同样生机勃勃,培育的丰产竹林累计达到100万亩。竹林不仅造就了赤水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纸制品企业完成产值23.8亿元,同时,还吸引了一大批慕“竹”而来的游客,带动旅游创收,提供景区就业岗位。

  生物多样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产生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更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推动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