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自然生态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生态 > 生态示范 >

北京打造水、路、绿“三网融合”慢行系统

骑上单车欣赏首都水光山色

时间:2021-07-28 16:39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张黎

字号:TT


骑行活动现场。

  “今天骑行的感觉很不错,尤其是沿着京城的水系一路骑行,感受到了古都风貌与现代城市交融,还是别有一番韵味的。”第一次体验通惠河北岸的CBD健康绿道,让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周维桐赞叹不已。

  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生活方式绿色化”之“骑行让生活更美好——公众体验活动”,日前在北京庆丰公园举行。政府部门代表、企业、生态环境系统、大学生骑行协会以及媒体代表共6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并组成4支骑行队伍体验通惠河北岸的CBD健康绿道。

  通过骑行体验活动,公众可以了解并感受北京水、路、绿“三网融合”慢行系统改造实施成效,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健康生活方式,为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减碳总动员,从绿色骑行开始

  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市骑行人数增长显著。

  2020年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北京市自行车骑行量达到5.4亿人次,占比为6.4%。而在中心城区,自行车出行的比例要高。数据显示,12.1%的出行者会选择骑车出行。

  为创造更适宜骑行的道路环境,北京市慢行系统、绿色出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鼓励绿色出行的政策也纷纷落地。

  “核心区内鼓励非机动车交通出行,骑行显然更有价值,应该占有主导优势。” 在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看来,骑车并不是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它可能是5公里或者更长,这涉及到人、车、道路及城市改造,是系统化的工程。目前,北京市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建设自行车专用路、二环路的自行车道拓宽,目的都是为适应市民日益增长的骑行需求,这对于缓解大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绿色骑行也是能够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碳排放量的优秀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本次公众骑行体验是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生活方式绿色化”之“绿色骑行”活动的进一步深化。系列活动将号召公众个人在生活方式上作出绿色、低碳的变革,全民总动员加入减碳行列,为助力碳中和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放城市滨水空间,伴着河流骑回家

  除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穿行,沿北京的水系骑行畅游,“让市民伴着河流骑回家”,在不久之后也将变为现实。

  “人们对于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的需求日益突出,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开放城市滨水空间体现水惠民生,成为必要选项。”采访中,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杨进怀对记者说。

  为落实“北京市慢行系统规划”,北京市水务局出台了《北京市城市河湖滨水慢行系统规划》,结合北京“城市风轮”滨水慢行系统建议和三环水系格局编制而成。

  杨进怀介绍说,城市滨水慢行系统是以滨水空间为基底,由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组成的线性廊道,与城市交通系统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具有通勤、休闲、健身、观光等多种功能,是一个串联起城市与自然,居住地与工作地的绿色网络。

  目前,北京市滨水慢行廊道规划长度约1100公里,主要服务于城六区、昌平区、门头沟、通州副中心、亦庄新城等主要城市建成区板块,并和城市市政慢行道相连接,保证滨河慢行网络结构的完整性和联通性。

  “今后将串联起多个城市公共中心和公园,为周边居民创造环境优美舒适的滨河慢行开放空间,引导市民采用自行车和步行的健康出行方式,最终形成让市民 ‘伴着河流骑回家’的幸福慢行系统。”杨进怀如是说。

  做好规划的同时,近年来,北京市水务局持续推进滨水慢行系统建设。实施了西南二环水系步道连通及河道设施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将昆玉河、永引渠、护城河沿线步道连接起来,打通了从颐和园至南护城河东便门的沿河步道,总长度28.5公里。

  在凉水河流域,建设了从双营桥至南五环连续贯通的慢行步道系统,长度22.4公里;建设了过河汀步、坡脚步道与堤顶园路,连通了河道两岸,将生态河道与堤顶口袋公园,以及河道两侧的城市公园相互串联,形成“顺河一走到底,多种方式过河,灵活接驳巡河路,局部可循环”的滨水慢行系统,同时增设路灯、坐凳、垃圾桶等便民设施,为周边百姓亲水、休闲、纳凉、娱乐提供多样化服务,不仅解决了沿河安全通行问题,也极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步,北京市将逐步推动通惠河、清河等流域慢行系统建设。水务部门也将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协调合作,实现慢行系统上下游连通。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