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自然生态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生态 > 生态示范 >

北京麋鹿苑:“稀客”白尾海雕停留超仨月,良好生态环境立大功

时间:2023-02-17 15:14来源: 中国环境APP作者:王琳琳

字号:TT
“本以为白尾海雕只是迁徙过境,落脚休息后会很快离去,但AI智慧鸟类监测系统却‘告诉’我们,它已经在此停留了80多天,而且,还在亦城过了个年。”

近日,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通过人工智能(AI)智慧鸟类监测系统,首次监测并识别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是自北京麋鹿苑建立智慧鸟类监测系统后首次监测到猛禽类动物。

稀客首次降临麋鹿苑

回想起发现白尾海雕的那一天,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研究员张渊媛博士的记忆依然深刻。

       那是去年冬季11月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在麋鹿苑巡护观察鸟类。但是,与以往平静和谐的状态相比,这天的鸟群似乎有些“躁动”。

       “叫声很慌张,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张渊媛仔细观察发现,鸟群里似乎多了一只大型鸟类,她赶紧将相机抓拍的照片与同事们分享,经过仔细辨认与鉴定,大家惊呼,“这不是白尾海雕吗?”

       白尾海雕被誉为“空中老虎”,是一种大型猛禽,因尾羽为纯白色而得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根据白尾海雕的生活习性,它飞行高度在2500米—5300米,常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一般较少见于城市区域。



       此次,白尾海雕出现在地处平原、人群稠密的大都市,这让张渊媛和她的同事们都深感惊讶。他们都认为,这只白尾海雕只是“歇脚”,完成体力补充后就会飞离。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白尾海雕不仅没走,还被智慧鸟类监测系统“捉”到了,迄今已停留3个月,创造了这类猛禽在麋鹿苑停留栖息的纪录。

创纪录停留佐证良好生态环境

       如果说白尾海雕的到来是个“意外”的话,那它在麋鹿苑“住”下来且持续那么长时间,更让张渊媛和同事们惊喜。

       “白尾海雕主要以鱼为食物,此外也吃一些小型鸟类和中小型哺乳动物,但冬季的麋鹿苑活水面减少,捕食鱼类机会降低,这说明麋鹿苑内野生动物数量众多,食物链结构完整,给白尾海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张渊媛说。

       张渊媛告诉记者,白尾海雕落脚的麋鹿苑,原本是保护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麋鹿的场所。麋鹿是典型的湿地物种,因此,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对苑内湿地一直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早已成为众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或迁徙停歇地。

       据了解,苑内野生鸟类种类特别丰富,其中,鸟类种类不断增加,目前已经记录到超过216种。大天鹅、栗耳短脚鹎、黑头蜡嘴雀、黑鹳、震旦鸦雀、文须雀、琵嘴鸭等稀有鸟类也频频现身。麋鹿苑所在的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也一直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于2022年开展了全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亦庄新城内共记录鸟类21目、64科、163属、306种,远远高于调查之前的估计。

       不过,张渊媛也有自己的担心。原因是白尾海雕的到来,明显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得原来占据数量优势的喜鹊、乌鸦等十分紧张。“每次白尾海雕飞起时,就能听到鸟群杂乱地扑棱声。感觉鸟群既害怕它,又在‘思考’如何利用数量优势赶走它。”张渊媛说。

       此外,白尾海雕的出现,或许会导致观鸟者来此频繁“探访”。张渊媛提醒公众,要文明观鸟、文明拍摄,不扎堆、不聚集、不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