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公众参与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公众参与 > 先锋人物 >

大连市十佳绿色使者刘友林:倾心守护海洋精灵

时间:2021-07-28 16:16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刘蕴哲

字号:TT


图为放生斑海豹。

  每当聊起斑海豹,刘友林总是眼神闪亮、娓娓道来,对这种海洋精灵的喜爱之情在话语间流淌。

  从驯养员、铲屎官,到研究者、守望者,刘友林在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工作19年,积淀了深厚的海洋情结。

  驯养虽苦,心里很甜

  刘友林与斑海豹结缘于2002年。那时,他入职圣亚成为一名驯养员,平时的工作是处理饵料、打扫笼舍、处理粪便。可以说,照料包括斑海豹等鳍脚类动物的过程,用“一把屎一把尿”来形容毫不为过。

  上世纪90年代,时有渔民将生病、受伤的野生斑海豹幼崽送到圣亚救治,处理伤口、做手术或填喂食物时,工作人员时常会遭到斑海豹的激烈反抗。

  刘友林举起右手,虎口的疤痕清晰可见。“咬伤后就医,护士用酒精棉使劲擦拭伤口,我当时疼得直哼哼。野生幼崽牙齿带病毒,必须处理好,而且伤口不能缝合,要慢慢自然愈合。”他说道。

  驯养虽苦,可心里很甜。一张拍摄于2004年、亲吻斑海豹幼崽的照片被刘友林一直保存在手机里,那是一只特别温顺的幼崽,被送到圣亚时它已染病毒、身体溃烂,刘友林对其悉心呵护,用药抗病毒、提高免疫力、填喂高能量鱼类,像对待亲人一样照料它。“这只幼崽痊愈时我把它抱在怀里吻了吻,那种爱惜的情感让我情难自已,后来我以此吻为题写了一首诗。”

  历经多年的救助、繁育及保护工作,刘友林练就了“读心术”,能从斑海豹的眼神中感知其状态与情感。“它们目光里没了惊恐、凶狠,是平和的感觉,走近时它们会游过来看着你、吻鞋子。”刘友林回忆道。

  与此同时,大连圣亚也在不断锻造技术能力,开展对斑海豹的科研探索,并成立海洋动物研究所。

  保护救助,主动放归

  对刘友林来说,2018年春节过得尤其揪心。

  那时,担任圣亚旅游副总裁的他忙完工作返乡时,已是正月初七。他在火车上接到电话,有35头获救斑海豹幼崽要送到圣亚海洋世界救助。

  刘友林毫不迟疑,回家打了招呼便投入到工作中。

  圣亚集结了高水平兽医、驯养员对幸存斑海豹分级管控,24小时监护,还从圣亚自有斑海豹身上取奶喂养这些体弱的野生幼崽。经过100多天精心呵护,圣亚成功帮助29头斑海豹幼崽恢复健康、重返大海。这些精灵钻入海中之时,刘友林内心少了担忧、多了牵挂。

  今年4月,对刘友林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与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共同救助和繁育的8只斑海豹,在大连海域被放归大海。其中5只是圣亚人工繁育的子代斑海豹,这是目前我国首次大规模放归人工繁育子代斑海豹。

  让海洋精灵返回自然种群,从被动救助到主动放归,这是质的飞跃,既补充了斑海豹自然种群数量,又可以用定位器等科技手段掌握其放归后的社群行为,为企业、科研院所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斑海豹已经晋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种海洋精灵繁衍是生态环境优良、渔业资源充足的佐证。今年4月,大连圣亚设立了斑海豹节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公众对斑海豹的关注程度,唤醒更多人参与到保护海洋生物的行列中来。”刘友林说道。

  其实,斑海豹与我们“近在咫尺”,有人曾在大连星海湾目睹其踪影。如今,刘友林和大连圣亚人心中有一个梦想:在星海湾畔建设一处非商业化的斑海豹湾,培育供其生存、野化、常驻的生态系统,公众在此了解、亲近这种海上精灵,这将是一幅滨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