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公众参与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公众参与 > 先锋人物 >

陈正平:我是“鸟人”调解员

时间:2021-08-04 16:44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吴轶凡

字号:TT


陈正平。大萌摄



陈正平拍摄的勺嘴鹬。

  海南省儋州市有一位“鸟人”调解员,他放弃年入几十万元的生意,如今只拿每月1800元的工资,这是为什么?

  海南儋州湾是水鸟的天堂,渔业资源也很丰富。在这里长大的陈正平,以前靠着海鲜生意,一度日子过得不错。那时,陈正平每年都能挣到几十万元,最多时一年挣了上百万元。

  “后来,水产养殖塘越来越多,红树林却越来越少”,生态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凸现,陈正平回忆,“儋州湾的鱼少了,滩涂上再捡不到一桶桶的鱼虾。连原先飞来飞去的鸟,也几乎消失了。”意识到自己“需要做点什么”,是在2010年。陈正平主动应聘,成为了儋州新英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专职护林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再现当年美丽壮观的红树林。

  原本靠海吃海的陈正平,当起了护林员、护鸟人,成为人与自然的记录者与调解员,也开始了每个月只拿1千多元工资的日子。

  晴朗的天空下,突然出现一团黑影,越来越近。“游隼!”陈正平一眼就认出它来。这只猛禽轻盈地划过天空,转了个弯,停在农田高高的铁塔上。陈正平用长焦镜头捕捉它的身影,镜头放大,游隼的爪子下,还有一只蓝胸秧鸡。“本来就没多少,又被它吃掉一只!”陈正平叫了起来。“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吃了一只海南省级保护动物。”和陈正平同行的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专家蔡挺惋惜地说。

  2019年起,陈正平加入了SEE基金会“守护栖息地任鸟飞”(简称“SEE任鸟飞”)在儋州湾开展的公益项目,开始关注鸟类保护。他常带着望远镜、相机、水和干粮,在滩涂上一守就是一天,拍下数百种鸟类照片。遇到不认识的,他常去请教蔡挺,一来二去,两人也成了朋友。

  每年3-4月,中国境内大批候鸟由南往北迁徙,此时也是护鸟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不久前,为了更好地保护儋州湾鸟类资源,在海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SEE任鸟飞项目的支持下,当地组成了一支6人护鸟队,陈正平担任队长。

  护鸟队员们穿梭在村头和滩涂,记录观察鸟类和各种生物的活动情况,形成数据本底,为之后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基础,阻止和举报各种破坏生态的行为,向周围村民宣传护鸟知识。

  “今年的鸟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比我小时候都多。”陈正平说,当地人的环保、护鸟意识比以前增强了很多,少有伤害鸟类的事件发生。但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随着鸟类的增多,一些矛盾也浮出水面。

  随着春耕到来,一场“稻田争夺战”也拉开了序幕。每到海水高潮位,成群的白鹭、大白鹭,以及各种鸻类、鹬类,还有叫不上名字的大小鸟儿,离开海滩,飞来稻田觅食。长腿踩来踩去,把刚插下的秧苗踩进土里。

  当地水稻,一年只种一季,如果秧苗被鸟踩毁,往往无法及时补种,“一年的收成就没了”。老乡们经常和陈正平抱怨诉苦,但已经很温和了。陈正平说,经过多年宣传教育,村民认同护鸟的理念,但也希望通过陈正平向上反映他们的处境和损失,尽可能地争取生态补偿。

  今年1月1日,《海南省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开始实施,鼓励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通过签订生态保护补偿协议,采取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等方式,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活动,这或对当前的“人鸟矛盾”有所缓解。

  尽管光顾儋州湾的鸟类越来越多,但护鸟人的事业,依然任重道远,例如湿地退化。

  湿地是鸟类最重要的栖息地。海南拥有极其发达的海水养殖业,富营养化的养殖废水,会导致海草床快速退化。还有填海造地、沿海堤坝、海上风电、工业污染等等,都在侵蚀本已不多的海岸滩涂。

  还有一些“冲突”也让人始料不及。儋州湾有一片废弃的古盐田,是许多候鸟理想的高潮位栖息地。有一天,陈正平突然发现,荒滩被种上一排排整齐的红树苗。“我一下子就傻眼了,马上打电话给蔡挺老师。”陈正平说,如果这片滩涂被红树林覆盖,那些依荒滩为生的鸟类,就要被迫去别处流浪了。蔡挺很快向上级打了报告,并提供鸟类活动的证据,说明利害,最终林业部门留出了1/3的荒滩。

  11年的生态保护经历,也悄然改变了陈正平身边的人。妻子不再质疑他的决定,转而支持他的护鸟工作;大女儿正在攻读环境专业硕士学位。二女儿和小儿子,喜欢在假日里跟爸爸一起去滩涂和林间巡护。他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为水鸟和湿地保护摇旗呐喊。

  在春天的尾巴上,湿地也送给了陈正平一份礼物。那天,离他30米开外的地方,一只勺嘴鹬像精灵一样出现在滩涂上,这只少见的鸟类,低着头来回觅食,它和陈正平保持距离,又透露出几分好奇。在它的身后,远远的滩涂尽头,是越来越多、一望无际的楼房。“等到4月,它就要飞走了”,陈正平说,“再见,那就是秋天了。”

  来源:萤火计划-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