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环境经济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环境经济 > 环保技术 >

电力需与汽车交通融合发展

涉及众多产业链和供应链,将催生更多新

时间:2021-04-09 13:34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7版作者:徐卫星

字号:TT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其中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在近日举办的零碳驱动绿色交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与汽车交通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

  电力及汽车交通融合可各取所需

  “汽车与交通领域,将承担着大规模消纳新能源以替代石油消费主力军的作用。通过汽车和交通领域大规模以电代油,将会降低石油消费比重,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减少环境污染及碳排放。电力系统在为汽车交通领域提供优质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及优质服务过程中,将会进一步加速电能替代和汽车交通的转型发展。”王志轩表示,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汽车交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器”、“稳定器”的作用。大量固定及移动用的电源及储电设备,为解决电力系统由于新能源大量接入对系统造成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问题提供了可以预期的解决方案。

  “因此,电力及汽车交通的融合发展,既是各取所需,又构成了良性的工业生态模式,从而会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转型。”王志轩表示。

  融合还处于初期研究、探索阶段

  王志轩认为,传统的电力与汽车交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煤电运”的上下游关系上,在业务性质上分属不同领域,主要的关系是靠合同的“接合”而不是“融合”。在低碳转型下,电力与汽车交通的“融合”主要是指,原来相对独立的行业、产业或组织,在一个总目标下,为了实现高效、协调、共赢而采取共同认可和推进实施的方案、方法、行动的过程或结果。总目标是: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电力、汽车与交通的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电力与汽车交通的融合涉及众多产业链和供应链,包括新能源、电网、电池、充换电、岸电、交通工具、道路港口、居民小区、公共设施、汽车产业、汽车用户等众多产业和环节。从供应侧的角度看,重点是电力系统、汽车交通、电池、充换电领域等。

  目前,电力发展为交通汽车转型提供了强大的电力物质基础。我国电力系统不论是发电总装机、年发电量、电网规模均居世界第一,近10多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增长,不论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已居世界首位。

  与此同时,充电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已达150万台,充电站4.33万座,换电站528座。建成了世界上充换电设施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换电设施体系。

  不过,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王志轩表示,一是新能源发电量比重仍然很低;二是电力系统缺乏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灵活性资源,与发达国家灵活性资源约占50%相比,我国只有5%左右;三是储能系统整体发展滞后,应对系统风险能力不足。四是充电设施还难以满足用户数量上和服务体验上的需求;五是充电服务的商业模式还不完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六是电动汽车储能的功能与电网需求之间的匹配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融合发展远远不够。

  如何提前布局、提前规划?

  为更好促进能源电力与汽车交通融合发展,王志轩建议,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前布局、提前规划,加强沟通和协作。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开展交通汽车和配电网融合研究,提升电池安全、高能的充放电水平,研究主动配电网下支撑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的技术体系。

  二是创新商业模式。探索电力交易市场化下用户侧商业生态,建立各种形态的负荷聚合商、充放电服务商,发挥市场机制,实现车企、用户、运行商、电网的共赢。

  三是提前规划布局。能源电力与交通汽车转型发展涉及面广,需要开展顶层设计、提前布局。要建立起行业间的交叉融合部分,特别是在配网侧和用户侧的协商、协同机制。

  四是发挥标准引领作用。要开展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标准体系研究,加快分布式储能标准制定,推动技术和标准预研,建设标准推广应用示范。

  五是出台政策支持。实现能源电力与交通汽车转型发展需要政策支持,要加强政策研究,在电力交易市场规则、电池梯级管理、财政支持等方面出台相关要求。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