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环境教育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环境教育 > 绿色社区 >

成都线上线下同步发布生态惠民新场景

让大美成都人人可感可及

时间:2021-07-02 11:05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7版作者:胡秀芳

字号:TT
  成都市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和示范区,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践行者,统筹谋划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

  6月2日,2021年六五环境日成都主场活动在成都麓湖水上剧场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办,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在活动中,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现场发布了2021年第一批32个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新场景。

  立足新发展阶段,成都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大力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等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产品供给,系统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协同并进,“锦城蓝天、青山映城、天府蓝网、天府净土、五绿润城”提升行动成效逐步显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公园城市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成都环保人的奋斗目标。以场景营城,线上线下同步发布32个生态惠民新场景,是为了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土更净、景更美”成为人人可感可及的美好体验,让生态空间成为引领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据悉,此次发布的生态惠民新场景涵盖市政公园打造、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多个领域,例如金牛区府河摄影公园环保公厕项目,以科技创新助力环保设施规划;郫都区团结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弥补排水净化能力短板;“生态成都政务电台”上线,推动生态文明拓新表达方式,32个场景串珠成链,以社会认同、市民参与作为标尺,形成了主题鲜明、差异发展的生态惠民场景格局。

  生态惠民场景以“生态”为底,贴合市民的生活状态,实实在在达到“惠民”效果。如“锦江区夜游锦江”,是锦江区利用“三兴”措施打造“夜游锦江”的新名片。即兴场景,以府河堤岸现状为基础,增设构筑多功能的艺术装置,融入蜀地文化符号,创新打造数字媒体秀,展示花重锦官城新场景;兴业态,引入“前厅后坊”画家工作室、分时租赁快闪画室、复合型多功能艺术空间等多样文创业态,塑造区域独有沉浸式商业体验中心,延长消费与驻留时间;兴体验,利用交互媒体、沉浸式建筑光影等技术,通过定制主题音乐,打造交互音乐体验秀,依托大川巷“锦江故事”“成都味道”主题展览,利用虚拟成像等技术,还原老成都历史体验。“夜游锦江”将核心商圈的人气商气由东向南延伸,连点成线、连线成网、连网成片,打造公园城市体验区、夜间消费新场景、夜游锦江新名片。

  生态惠民新场景是价值创造和多元体验的有机结合,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促进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支撑。社会各界人士可以走进场景、感知自然、守护生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动城市自然有序生长,共同描绘推窗可见千秋瑞雪、开门即是草树云山的蓉城画卷,共同向世界呈现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别样精彩和独特魅力。


2021年第一批32个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新场景

  1.四川天府新区红梁湾绿道

  2.成都天府空港新城再生水厂及污水干管工程

  3.成都高新区西区中水湿地

  4.锦江区夜游锦江

  5.锦江区花乡农居智慧景区

  6.青羊区石人公园

  7.金牛区金泉运动公园

  8.金牛区府河摄影公园环保公厕

  9.武侯区宜居水岸-明珠湾

  10.武侯区宜居水岸运动公园

  11.成华区北湖生态公园

  12.龙泉驿区大气智能大数据监管中心

  13.青白江区“杏花山上”林盘

  14.新都区泥巴沱森林公园(一期)

  15.温江区幸福田园

  16.双流区空港中央公园之五湖四海

  17.郫都区团结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18.郫都区永兴支渠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19.新津区张河村“共享农庄”

  20.简阳市河东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

  21.都江堰市饮用水源保护能力提升工程

  22.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23.邛崃市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

  24.邛崃市邛窑生态公园

  24.邛崃市邛窑生态公园

  25.崇州市VOCs电子围栏

  26.金堂县淮州新城沱江保护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项目

  27.大邑县锦绣安仁奇境花园

  28.蒲江县“花开麟凤”茶乡绿道

  29.“碳惠天府”碳普惠机制

  30.成都市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

  31.生态环境保护融媒体品牌聚合

  32.“生态成都”政务电台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