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综合新闻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国内新闻 >

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情预报中心闻“汛”先行 确保珠江安澜

时间:2021-08-27 16:18来源: 水利部网站作者:网络

字号:TT
  今年以来,珠江流域局地强降雨频繁,已发生20次强降雨过程,先后有69条河流、87个站点水位超警。面对严峻的水旱灾害防御形势,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珠江水情预报中心(以下简称“水情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好流域雨水情的“千里眼”、台风防御的“大前线”、水库调度的“参谋部”,团结一心,闻“汛”先行,确保珠江安澜。

  厉兵秣马 严阵备战

  居安思危防大汛,未雨绸缪方无患。为争取防汛主动,2021年春节假期刚过,水情中心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组织召开汛前动员会,提前安排部署水情信息系统及设备网络维护、2021年报汛报旱任务书编制、流域雨情及江河主要控制断面水情实时跟踪与预报、重要站点预报方案修编、水情信息化系统研发等重点工作,逐一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人,确保备汛工作落实到位。

  在不设剧本、真刀真枪、模拟实战的2021年珠江流域防洪调度演练中,水情中心自主研发的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发挥出色,迅速计算洪水预报结果,一一展现江河控制断面水位流量预报数据及过程线、重要水库入库流量及库水位变化过程线。在此次防洪调度演练中,水情中心精准研判雨水情势,采用的预报模型及方案适应性强、操作灵活、运算速度快,极大满足实战需求,为防御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利剑出鞘 强化担当

  入汛以来,每一场强降雨来袭,每一次河道来水超警,每一个台风登陆,都是水情中心党员干部的不眠之夜。6月下旬,西江干流出现今年以来最大涨水过程,水情中心滚动开展流域骨干水库和重要控制断面水情预测预报,为开展西江中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提供精准服务。经科学调度,成功避免了西江干流武宣站超警,西江干流梧州站洪峰流量削减了2400立方米每秒,降低洪峰水位1.2米,大大减轻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确保大藤峡工程施工度汛安全和武宣库区防洪安全。

  7月20日,2021年第7号台风“查帕卡”登陆珠江。此时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珠江流域面临“初台”考验。“查帕卡”生成后,所到之处均带来较强降雨,粤西沿海大部地区累积降雨量100~250毫米,局地达250~400毫米。台风影响期间,值班人员密切跟踪监视“查帕卡”移动路径,紧盯强降雨落区,及时报送中小河流洪水及超汛限水库水情信息,为流域科学实施水工程防洪调度提供技术支撑。8月5日,第9号台风“卢碧”登陆广东汕头。由于其路径复杂多变,水情中心多次与广东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及汕头水文分局等部门就台风可能带来的强降雨进行会商研判,为台风、降雨应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与疫情赛跑,同汛情过招。水情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克服疫情影响,争做“最美珠江守更人”。截至8月中旬,已向水利部报送19座测站各类信息54.6万余条,发送各类水情短信16.1万余条。每天密切监视流域807座大中型水库运行,开展南宁等14个重要断面日常化预报工作,发布作业预报信息1.6万余条。发布洪水蓝色预警2次,参与防汛会商60余次,发布水情简报65期,为成功应对流域强降雨赢得先机。

  精准研判 智慧支撑

  水文情报预报是防汛的“耳目”,为提升水文信息监测预警效率和预测预报精度,今年2月起水情中心全力推进珠江流域水情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团队骨干“5+2”加班加点加快研发进度。平台于5月底初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实现了对流域气象、雨情、水情、工情、调度运行等信息资源的实时汇集和共享。在防御5月29-31日流域最强“龙舟水”降雨期间,值班人员每天实时监控暴雨中心位置和未来降雨预报分布,针对强降雨可能导致的局部地区山洪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显著提高了流域雨水汛情预警效率。

  水情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序推进水情信息化相关产品研发,先后组织研发实况降雨和数值预报降雨分析展示程序、重点水库日常预报简报自动生成程序,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实现了预报调度一体化计算,不断提高水情业务智能化水平。与此同时,研发了“珠江流域水资源监管”“珠江流域生态流量监管”等系统平台,提升水资源管理、生态流量监测等工作的信息化支撑能力。

  责任重于泰山,使命呼唤担当。当前珠江流域仍处在防汛关键期,水情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将扎实落实“四预”措施,强化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不断提升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用实际行动诠释水文人永不褪色的初心使命。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