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公益项目研发费谁来买单?

时间:2014-10-15 14:46来源: 未知作者: 张宁

字号:TT

 
很多人喜欢用苹果产品,那是他企业每年砸了白花花银子换来的。根据科技网站TUAW.com公布的各大科技公司研发经费数据显示:2013年,苹果的研发经费突破了45亿美元。但这还不是最多的,2013年微软的研发支出超过了100亿美元。这些费用去哪儿了呢?当然是计入成本,最终加入售价,由你我他这样的消费者买单。
商业产品研发费会转嫁为成本。那社会公益领域呢?公益项目是否也有研发费呢?如果有,由谁来买单呢?
 
10%管理费是普遍规则
模拟一个公益项目申请资助的过程有助于了解目前公益项目的费用结构:
A机构向B基金申请资助,用于社区助老项目。B基金同意支持,前提是90%的费用要用在受益人身上,比如购买必要的设备、物资、聘请专业护工等。A机构提出,为了设计一个完善的助老项目,A机构工作人员先后前往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并邀请专家研讨,这笔钱应计入项目支出。B基金认为,这些钱没直接用在老人身上,只能算管理成本,也就是那剩余的10%的管理费。
目前,10%管理费成为社会公益领域的普遍游戏规则。各大基金会在接受资助申请的时候都以此为标准,甚至有些基金会还提出零管理费的要求。所谓管理费,就是因项目执行发生的所有人员成本和办公成本。以申请一个100万人民币的资助项目为例(在公益领域已经是大项目了),管理费只能占10万元。而花这100万可能至少需要1名全职员工,以5万年薪为例(这个价格基本找不到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管理经理),加上交纳社会保险等成本,执行机构每年要支出近7万元。同时,还要分摊办公成本(假设2000元/月的房租,网络、电话、水电煤等)以及分摊行政、财务等后台支持人员的工资(假设2000元/月)。一年的管理成本支出就已经接近12万。那项目研发费呢?抱歉,申请不被批准。多出的2万管理成本,您也得自己消化。
资助人不买单,受益人也不可能买单。那就不研发了?这时候最可能产生两种情况:大家一起上街捡垃圾,一起暴走喊口号,或者你抄我,我copy你。
 
项目规模化摊薄研发成本
2012-2013年,公益领域发生了两起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北京小陶子流通绘本馆发现河南一个学生社团用非常近似的项目策划申请公益大赛。两家机构在线上线下展开了公益模式是否应被保护的讨论。上海禾邻舍发现在全国各个万科社区开展的植物地图的行动,和其早先提交给万科基金会的策划案如出一辙。随即发起了侵权诉讼。 该诉讼在深圳开庭。庭审结果尚未公布。
 
这个局该怎么破?
回过头来看,商业是如何解决研发费成本问题。 关键词是规模,通过规模化来摊薄研发成本。
45亿美元研发费对比苹果超过1500亿美元的销售额,所占比例也就不到3%。如果你买一台人民币5000元的iPhone 5s,其中150元是分摊的研发费用。这是消费者用购买支持了研发,消费者买得越多,分摊的研发费就越低。
之前提到的社区助老项目,假设机构投入了5万元的研发费用,如果能申请到500万的项目资助,那很容易消化这笔成本。
然而这个假设在公益领域似乎行不通,因为大部分公益组织处于起步阶段,公益机构的运营规模受到很多限制。比如筹款来源、人力资源、服务个性化等,都造成了研发费用分摊比例高、无法消化的原因。
仔细研究商业如何达到规模化,我们发现第二个关键词:标准化。 标准化的产品设计使得产品可复制性强,规模可以不断放大。
那标准化在公益领域是否可以实现呢? 我们利用商业和公益的结合,做了一次尝试。
2011年4月开始,星巴克公司借成立40周年的契机,启动了全球社区服务月。要求每家星巴克的门店都能走进社区提供志愿服务,目标是实现社区的繁荣(make the community thrive)。 在中国,星巴克的门店已经超过1000家,遍布全国一二线城市。
如果每家门店都去设计一个社区服务项目,那这将是巨大的成本。 而各地的公益组织NGO因为研发能力缺失,也不能提供足够的吸引星巴克员工的公益项目。
针对上述挑战,我们为其定制开发了标准的绿色社区服务手册(GREEN Community Action)。手册里设计了由GREEN的5个字母代表的标准化社区服务内容(Gardening园艺绿化,Rubbish Management垃圾管理, Eco-Class环保课堂, Energy saving能源节约, Neighborhood caring社区关爱)。这个社区服务手册和门店管理手册一起发到星巴克在全国的门店。每家门店按照手册设计的服务内容进入社区,或与所在地NGO合作,共建绿色社区。
以2013年为例,星巴克中国所有门店完成了惊人的85000小时的志愿服务。 2014年他们的目标是10万小时,切割到门店,也就是平均每家门店每天提供15分钟/人次的社区服务。
而这个手册的研发成本不到5万元。按照5年至少4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来计算。每小时分摊了 1毛钱。分摊到每家门店的研发费用也就是最多2杯咖啡的钱。
 
项目开源迭代更新
当然,规模化和标准化并不是万能药。 因为很多公益项目具有很高程度的地域特征或人群特征,不能简单的标准化。还有很多公益机构属于在地深耕型,大规模推广执行不是机构的运营模式。
研究IT和互联网行业,我们得到了启发。
第三个关键词:开源。如果每个机构都专注研发一个项目,并把研发成果开放,那么大家都可以免费获得更多的研发成果,改善自己所在地的公益项目。同时,还可以根据在地特点进行改良研发,并再次开源共享。这也就是“迭代创新”。
雅培公司邀请科学家和公益机构研发了家庭科教的系列互动游戏,旨在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趣味科普教育。这个项目到中国以后,开源给中国科协和各地的科普老师,同时,也邀请我们和合作单位对这些游戏进行本地化的改良,并编制使用手册,进行普及推广。
“看得见的希望(Seeing is Believing)”是渣打银行发起并持续开展的帮助恢复视力的公益项目。我们为此开发的儿童爱眼工具包,由渣打银行的员工带进全国20多所学校开展爱眼护眼教育。同时,因为其开源的属性,雅培公司以及其他高校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也同时在他们所在地区开展爱眼课堂。
壹基金是专业做救灾的一家机构。2013年雅安地震发生后,他们发现雅安地区的防灾减灾教育缺失,于是采用了我们研发的儿童安全游戏教具:火冒三丈、危机四伏、地动山摇、车水马龙,并投放到他们在灾区建设的30多家壹乐园中。
近期,上海益优上线了一个名为“志愿百科 ”(Volunpedia.com)的网站,鼓励大家把研发成果上网分享。以后,当你要组织公益活动的时候,你可以用关键词在网站上找找是不是别人已经有了好主意。
标准化推动规模化,研发开源推动迭代创新,使得如今的商业领域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那么,在公益领域,我们是不是也能学习并应用呢? 毕竟,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