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青山绿水确保经济利益不缩水——浙江省云和县“水”战实录

时间:2014-10-15 15:56来源: 未知作者:张盛武 董喻春

字号:TT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为切实保护浙江省水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五水共治”这一奋斗目标,这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云和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抓生态保护历来都是云和的建设和发展中的工作重点。
自“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云和县围绕“一年变净、二年常清、三年成景”的目标,以“治污水的决心、防洪水的恒心、排涝水的信心、保供水的真心、抓节水的诚心”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
云和县的主要做法体现在“四个推进”上:
 
在强化保障中推进“五水共治”
云和县在成立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为强化治水工作,及时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的“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五水共治”工作科学推进,积极编制了“1+5+9+N”方案,云和县明确提出了治水要实现“一年变净、二年常清、三年成景”,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远期目标以及“在2014年5月前消灭垃圾河、2014年底前消灭黑臭河”的近期目标,严格制定了2014年“五水共治”目标任务。出台了《云和县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云和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云和县深化农村保洁推进“五水共治”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并按照省、市治水办工作要求,制作“一表六图”和布置作战室,把治水作战图、明细表挂出来,做到心中有数,方便群众监督。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投入机制: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水环境治理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治水项目的奖励和补助;2014年-2017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五水共治”项目资金123406万元;县财政每年安排565万元(其中河道保洁经费 17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保洁工作;加大向上对接争取力度,强化各项涉水资金的统筹与整合,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
 
在项目攻坚中推进“五水共治”
加大企业技改力度,通过引进具有科技含量和环保的大项目、好项目,全面治理工业污水排放。今年,云和县按照夏宝龙书记“抓治水就是抓转型”的讲话精神,及时出台了《2014跨越之年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方案》,“以治水为突破口,助推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路,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程、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提升工程、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等“九大工程”。
在紧抓污水治理的同时,通过加快水利项目建设,实施“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大力推进病险水库加固工作。2014年计划完成22座山塘整治工程、现已完成11座,完成比例达到50%;推进中小流域工程,2014年计划完成32.5公里、现已完成0.8座,完成比例24.6%;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900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2亩,综合整治河道2条,为防洪水、排涝水、抓节水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切实推进自来水厂扩容工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和雾溪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推进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
进一步加快县城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大力促进雨污分流,提升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2014年,新增污水管网7.28公里,新建雨水管网2公里,提标改造管网1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改造2公里,清淤排水管网5.2公里,进一步提高了截污纳管的能力。加快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大力提高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置能力,2014年计划完成50个村污水治理,现已开工17个,完成6个。继续推进河岸景观项目建设,加快生态河道改造。
目前,云和县已建立了滨江绿廊等一批河岸景观项目,美丽县城建设和“五水共治”工作取得“双赢”。
 
在深化“河长制”中推进“五水共治”
2013年底,云和县出台《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制定《云和县“河长制”实施方案》以及《云和县河长分工责任表》。目前,全县共有县级河长12名,乡镇(街道)级河长89名,村级河长123名。
开展“河长制”河段污染源排查工作,对全县河流的污染源分布情况进行收集汇总,并绘制了全县水系图和河流两脊1000米范围内的污染源分布图。各县级河流联系部门按照负责制定九条县级河流的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4年4月,9条县级河流的治理方案均编制完成,并交县“治水办”汇总存档。
建立了垃圾河、黑臭河基本档案,并在当地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在河道沿岸树立“河长制”公示牌,实行挂牌督办;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清三河”大会战,深化农村保洁,实现“河岸一体化”,基本消灭“垃圾河”;通过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排放口封堵,生活污水入网,河道养鱼、养殖业整治提升、河岸规范整治等措施,基本消除导致河道黑、臭源头,提前消灭了“垃圾河、黑河、臭河”。截至6月23日,云和县全面消灭10条“垃圾河”39.08公里,消灭7条“黑臭河”20.46公里。
 
在机制创新中推进“五水共治”
云和建立了日巡查、周汇报、月问效、季点评、半年考评、年度考核等制度,加强治水工作的日常督查,并通过短信平台,公布巡查结果。每月由县纪委、县督查室和治水办等6家单位对河道整治与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并将拍摄录像和照片在电视台和县委大厅电视上播出。
把畜禽养殖场治理、企业污染治理、采制砂场长效管理、农村卫生长效管理等列入乡镇“清三河”擂台赛中进行考核。
同时,多方联动,多元整治,通过切断污染直排河道,基本消除河水浑浊、发黑、发臭的现象。水政与其他部门及乡镇沟通对接,加强日常执法监督检查,全面关停全县22家采砂点;环保、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9次,查处涉及排污水企业11家,并侦破“2.21叶某等非法洗牛皮”及“3.24金某等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污染环境案件2起。水利部门及时联合乡镇(街道)在“三改一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调查的基础上,对河道内的弃碴、堆放物、已建或在建违法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整治,已完成拆除河道“两违”面积498平方米。
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云和县“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已基本完成“清三河”的目标任务,“清三河”达标县已完成验收申报,浙江省“五水共治”督查组对云和县“清三河”开展了督查考核。
(本文作者张盛武系云和县环保局副局长,董喻春系办公室干部)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