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公众参与:在互动中成长

时间:2016-12-22 14:17来源: 未知作者:郭慧

字号:TT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我有 幸参与到自然之友“公众参与清 河调研”项目中,与团队伙伴及 清河周边的居民共同探索公众参 与解决环境问题之道。在这两年 中,《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 称“水十条”)及《城市黑臭水体 整治工作指南》相继出台,其中 有不少篇幅是勾勒公众参与在水 体治理方面的蓝图,国内各环保 组织也纷纷加入公众参与水体治 理的行列。作为项目负责人,我 是如何设计“公众参与清河调研” 项目,又怎样从一位环保从业者 的视角,看待公众参与的呢?

清河调研项目缘起
    清河位于北京城市北部,其 上游与北五环平行,至中游不断 向北偏移,直到下游在顺义区地 界与温榆河汇合。全长23.7公里 的清河,从元代的泄洪功能,至 清代初期漕运功能,直至新中国 成立后的排污功能,一直为北京 居民服务。随着近十几年来城市 北部人口剧增,清河的排污压力 越来越大,整个清河流域支撑着 北京北部近300万人生活污水的 排放。清河现在95%以上的水源 为处理过或未处理的城市生活污 水。城市北部尤其是回龙观、天 通苑一带的社区,在建设之初并 未规划大型污水处理厂,故在居 民聚集河段众多生活污水直排, 使得本来处于Ⅲ-Ⅳ类水标准的清 河水质一下子跌入甚至劣Ⅴ类的 水平。天通苑周边的居民,大多 不知道这条约30米宽的河流的真 实名字,而是直接称它为“臭水 沟”。“清河不清”是十多年来流 域居民对她的评价,“清河还清” 则是居民们对她的期待。
    2014年夏,自然之友、达尔 问环境研究所的几位伙伴计划合 作开展关于清河的调研,希望设 计与以往不同的公众参与策略, 发动广泛的公众——尤其是遭受 清河河流污染困扰的流域居民, 能够从最初的情绪化面对,逐渐 转变为冷静、客观地面对这个具 体的环境问题。通过科学且深入 的调研、分析与讨论,提出可行 性的行动建议,联合相关利益群 体,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
    对于城市水体污染治理的 公众参与模式,大家听得最多的 可能是“走河”这种方式。环保 组织邀请公众在每个周末走一条 (段)不同的河流,这样几年下 来,对北京的河流现状会有一定 程度的了解。在“走河”过程中 可能会发现正在排污的排污口, 参与者可以通过现场举报、新媒 体曝光等方式,配合并监督有关 部门进行解决。这一套行动思路 看起来非常积极主动,但公众在 这个过程中,始终未深入探究河 流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河流污 染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环保志愿组织“乐水行”的 资深导师——张祥老师,数年来 持续关注清河,并监督城市污水 管网的非法排污问题,他的持续 关注影响到北京市多个政府部门, 并曾在一定时间段推动了“清河 还清”。但随着近几年清河流域居 民越来越多,生活污水排放压力 越来越大,清河水再次由清变浊。 我们是否可以招募清河周边更多 的居民,每位居民都像张老师那 样对清河进行持久且深入的调研, 追根溯源群策群力呢?

以人为主体提升团队行动力
    于是从2014年下半年到2016 年上半年,我们进行了两期公众 参与清河调研的探索。近百人直 接参与调研,有清河流域周边的 居民、高校的学生,有环境工程 专业人士, 有城市规划工程师 ……我们互相称呼“清河有缘人” ——因清河而结缘走到一起的伙 伴们,不是蜻蜓点水似的沿河考察,而是每期长达半年多的持续 投入。大家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 的调研主题,如水质、生态、垃 圾、社会学等,共同商讨调研计 划、执行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 每周都会有“清河有缘人”的身 影出现在清河边,大家通过微信 进行交流,分享不同主题背景下 清河的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项目负 责人的我,对项目赋予的目标, 并不是清河水质在一定年限内改 善,而是公众共同深入参与,理 性回应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 法,推动清河还清。项目主体从 河流转变为人,使得项目在执行 过程中的形式以及“我”的角色 都发生了变化。如果终极目标是 河流,那么公众即是推动环境问 题改善的工具,这时所谓的“公 众参与”就变得徒有形式,参与 者的意见与想法可能无法得到深 入的挖掘与充分的表达。环境问 题因人而起,那么它的解决也要 在人上下功夫。如果人的问题未 解决,环境的改变也仅是暂时的。 在项目设计和执行时, 我引入 “组织者”与“协作者”两个不同 的概念:组织者,在项目运作过 程中是目标导向的,与参与者的 关系始终处于权力优势;而协作 者,同样进行目标与策略的设计, 但回应目标的过程中,少了一份 话语主导,多了一份对参与者的 觉察与关照。重点已不再是项目 或活动本身,而是参与者团体动 力的摸索。为何要去探寻团体动 力?团体动力就要探究团体内的 个人,如何充分表达个人的想法 并在团体内达成共识,以推动问 题(无论环境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的解决。这是我所理解的,真正 的公众参与的终极方向。
     如今,加入新的工作团队, 我仍然致力于公众参与的探索, “公众”可能是流域居民,可能是 一群已有行动者,也可能是一群 专业人士,或是一个社群……大 家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一个 场域中沟通、争论、相互了解, 直至达成共识,共同推动问题的 解决,在我看来是非常值得探索 的。
    一位公益导师曾用“温水煮 青蛙”形容国内当下NGO的状 态:没有危机意识,缺乏紧迫感。 NGO一方面吵着没有资金、资 源,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 方面自己不剖析自己做好内功, 寻求解决之道。这像极了不少人 面对社会及环境问题时的态度: 一方面对现状怀有不满,一方面 听之任之不做任何改变。的确, 迈出行动的第一步是最难的,这 需要拿出勇气去挑战未知,不怕 冲突的产生。从社会治理的角度 看,公众的参与过程就应该是各 种价值观多元的呈现,相互碰撞 的过程,是互动、调和的过程。 没有哪种价值观是普适的,我们 要尝试听取异见者的声音,政府 部门当如此,社会组织及个人更 应如此。
    (作者系合一绿学院项目负 责人)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