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发生

时间:2017-08-03 11:04来源: 未知作者:冯应馨

字号:TT
     春夏之交,沙尘暴又一次席卷北京。当时,身边一同事面对漫天黄沙不由自主地感慨:真不知人类该去哪里生存?相信每逢极端天气时,存此疑问者都不在少数。几年前大热的影片《星际穿越》(Interstellar) 就曾探讨过该问题的答案。
    “麦子全都病死了,必须烧掉, 只剩下几亩地的玉米和漫天的沙尘暴。”“那场面无法描述,一直持续不断、没完没了地刮着尘土。”“我们只能用布条遮住鼻子和嘴巴,这样才不会让更多的尘土进入身体。”影片一开始, 便借助几句亲历者的话语将观众带到了一个灾难性的场景中:沙尘暴泛滥, 越来越多的人因肺病而离世;枯萎病成灾,大片的作物无法生长,而仅存的玉米也将在不久之后枯萎而死,食物短缺成为当时最急迫的问题。当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时, 人类的末日已近在咫尺。
    伴随着开篇时的沧桑的回忆,影片的画面也笼罩在一片苍凉的色调之中。镜头中除了大片黑绿色的玉米地便是农民居住的褐色小木屋,不论老人还是孩子,其造型都只能用灰头土脸来形容。如果不用心听对白,很难发现,故事背景竟然设置在人类文明 高度繁荣过后的未来!但此时,面对破败不堪的生态状况,高学历、高科技都不值一提,在饥饿面前,宇航员、工程师都比不上农民这一职业受推崇。
    “我们曾经仰望星空思考自身的存在,现在只想在沙尘暴中活下来。” 影片的男主角库伯坐在自家门前向岳父吐露心声。库伯曾是一名出色的宇航员,现在和岳父一起种植玉米,以此来养活自己和两个孩子。而此时, 政府当局为了节约开支以增加公民的食物供给, 也早已关闭了宇航局(NASA)等科研机构。
    一次巧合,库伯发现了NASA 的秘密研究基地,并且加入其正在进行的人类拯救计划。NASA 研究发现,人类在末日之前或将存在两个选择:A. 暂时落脚于星系间新建的空间站中,安稳生存之后再寻找更长久的聚居地;B. 在星系间寻找新的地球,由少数健康人类带着大批的受精卵, 在新获的氧气和水源间繁衍生息,开辟新的文明。
    片如其名。看到这里,不难发现,《星际穿越》实际上是一部架设于末日情节之上的科幻片。当年之所以能风靡全球,就与其密度极高的信息量和烧脑的逻辑构建息息相关。影片融合了二进制、摩斯码、五维空间、扭曲的虫洞、时间的黑洞等等一系列的专业理论, 不少观众甚至多次观影,只为了梳理清楚故事脉络。
    不过,笔者更加关注的是影片中深切的生态关怀。末日题材素来备受影迷追捧,近年来,生态危机也日渐成为该题材下的热门。不论是科幻片、故事片,还是卡通片、娱乐片,都开始越来越多的涉及到生态议题。人们通过电影夸张而艺术的表达方式,反思着人与自然日益紧迫的关系,担忧着未来。
    与更早期的《后天》《2012》等末日灾难片中人类所面临的冰冻、洪水等突发气象灾害所不同的是,《星际穿越》中的危机来得更加平缓却更加的势不可挡,但其完全基于人类自酿的苦果。盲目的发展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原有的平衡,气候变暖所带来的高温、干旱诱发植物变异;枯萎而死的植物使土地失去保护,荒漠化助纣无休无止的沙尘暴;植被的减少使氧气供应锐减而氮气比例进一步增加, 枯萎病由此恶化,所有生物都将因此灭绝……人类不得不逃离地球以延续生命的火种。
    事实上,影片中的假设绝不是危言耸听。之前,世界著名的《自然》杂志就曾有报道,科学家在分析了70 多个国家的近2.7 万个物种、100 多万条生态多样性改变记录后发现,过去500 年,人类已经使陆地上野生动植物总量减少了10%,使物种总量减少了14%,而这其中绝大多数的损失都发生在最近的100 年。
    “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发生”, 影片中,导演甚至用给角色命名的方式多次强调着“墨菲定律”。不论是出于对结局的暗示,还是对当下的忧虑,或是对未来的畅想,无不是在提醒着人们不可轻视生活的细节。
    影片最后,人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功在土星上方建立了空间站, 实现了A 计划;而在浩瀚星空的另一个角落,幸存的宇航员也同样发现了新的家园,在新鲜的阳光空气中默默孕育着B 计划。
    不过,这个积极的结局却让笔者不寒而栗:如果不改变原有的发展逻辑,“新家”必将沦为下一个地球—— 继续在满目疮痍时被人类所抛弃,然后还将有更多的星球遭此厄运,如此循环,又将是怎样巨大的灾难?
    当然,无论结局如何,都是人们对于未来的假设,都是人类基于当下所思考的解决方式。没有人会真正希望看到末日的到来,此类电影正如长鸣的警钟般鞭策着人们去做更负责任的地球公民。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相关阅读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