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为何如此关注蝙蝠

时间:2017-08-08 10:15来源: 未知作者:李泓萤

字号:TT
    对兴发传染病有所了解的人可能知道,像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这些“著名”的病毒都源于野生动物,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体,然后在人群中造成了大规模的流行。而蝙蝠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自然宿主之一, 它能够携带那些可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的病毒。
    蝙蝠是我们对于分类学中翼手目的俗称,它们数量和种类较多,在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与大家印象中的“吸血蝙蝠”相反,大部分的蝙蝠是以植物果实和昆虫为食,只有少数的蝙蝠是食肉(吸血)的,也有像蜂鸟一样吸食花蜜的蝙蝠。蝙蝠的形象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有的蝙蝠还可称得上是“颜值担当”。和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的是,蝙蝠的四肢和尾之间有翼膜连接,可以像鸟一样飞行,其飞行能力让它们的活动范围更为广阔,有些种类的蝙蝠还有大规模迁徙的行为。此外,蝙蝠的代谢速度非常快,且因为自身的基因等原因,它能够携带很多的致命病毒,但自身却不感染,这使得蝙蝠成为了携带人类致命病毒的自然宿主。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疑问:相较于蝙蝠,在别的动物(如啮齿类、灵长类、食肉类等)身上是否还有更多未发现的可能传播给人类的病毒?对蝙蝠进行了这么多年“透彻”的研究后,我们是否还需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放在蝙蝠身上?蝙蝠是否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特别,值得这么多的关注?
    为了搞清楚这个疑问,平息争论,首先需弄清楚一个问题:哪种哺乳动物可能携带更多的会传播给人类的病毒?之所以首先锁定的哺乳动物,是因为它们和人类更加接近,所携带的病毒更有可能传播给人。
    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者对754 种哺乳类物种和从哺乳动物身上发现的586 种病毒进行了分析, 其中包括2805 次有关哺乳动物——病毒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例如,在586 种病毒中,有45 %(约263 种)在人类身上发现过,这45% 的病毒中,又有将近72% 的病毒(约188 种)既在人类身上,也在另一种哺乳动物上检测到过。
    然而,这并不能排除还有很多我们尚未知晓的病毒。研究者在188 种已知的人兽共患病病毒的基础上, 通过数学模型,纳入了更多的相关因素,包括该物种与人类的相近性、物种的分布、丰度、行为习性、和人类接触的几率,以及该物种被研究的程度等,模拟预测了每种物种所可能携带人兽共患病的数量。研究结果表明,蝙蝠携带人兽共患病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其他哺乳动物,每种蝙蝠物种中可能还有12 种人兽共患病尚未被发现,而在啮齿类和非人类灵长类中可能只有10 种人兽共患病有待被发现。那么这些未知的病毒都藏在哪里?这自然就要从各种携带人兽共患病病毒的物种所在地入手了。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我们想要从蝙蝠身上找到更多新的人兽共患病病毒,就该去美洲中部或南部,或者亚洲部分地区。同样,灵长类的就该去非洲、中美、东南亚,啮齿类就该到北美、南美以及非洲中部。
    不枉我们如此关注它,可以有理有据地说,蝙蝠就是这么特别。但至此我们也没能准确地回答一个问题:疾病是如何从动物传播到人类身上,并且如何从动物—人的传播节点开始,一步步发展为大规模的流行病?
不得不承认,在人类目前有限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预测人兽共患传染病并非那么容易,6 年的时间也就回答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而这种预测工作及其结果往往很难使人信服。作为科研工作者, 必须抓住每一个可能的证据,不断地探索真相。下一次的大流行病不一定来自于蝙蝠,但我们必须持续地关注它。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改变。虽然蝙蝠很特别,但它只是一个具有“超能力” 的受害者。虽然很多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具体机制尚不知晓,但减少接触是最好的预防方式,这一点是确切的。我们在社区的调查中了解到有不少抓蝙蝠、吃蝙蝠、去蝙蝠洞玩的行为,还有地方不顾风险开发蝙蝠洞作为旅游景点, 蝙蝠失去了栖息地,不得不与人类共居, 这样就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我们是否能够为了公众的健康杜绝这些行为?
    关注蝙蝠的原因还有很多。蝙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喜欢吃榴莲的读者都要感谢蝙蝠辛勤的传粉, 而且一只食昆虫的蝙蝠一晚上可以吃下相当于自身体重三分之一的昆虫量,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昆虫数量的作用。别看蝙蝠很多,近几年来在北美大肆流行的由真菌感染造成的白鼻症已经导致了570 万到670 万只蝙蝠死亡,有的族群自2012 年来就减少了90%。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因为壶菌病而几乎灭绝的两栖类, 希望悲剧不要重演!
    因此,保护人类的健康,我们不要忘了关注和保护蝙蝠。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相关阅读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