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环境文化视域中的原乡记忆与伦理思虑

时间:2017-08-17 09:25来源: 未知作者:周国文

字号:TT
     环境文化的原乡记忆是伦理的起点,也是牵系农业文明的独特观念述说。它所进入的农业伦理学情境,不仅要为人类从仰望星空到回归人间的道德关怀提供论证,也需要对人类从立足社会共同体到回归地球村的自然关怀提供答案。进入细节的农业伦理学在更接地气的层面,面对人类史与自然史第一次衔接的源头,需要审视原乡故事述说的多样路径,在地方记忆的过程中为生命情感脉络的起承转合创造源于农业文明的环境观念基础。特别是当我们置身生态全球化的趋势时, 我们尤需以一种原乡记忆与自然历史的伦理衔接为我们社会环境伦理范式的重新复苏创造可能。它尤需为农业文明的伦理格局书写自然历史的理性与情感,为土地上的生命价值表达佐证的可能。而与此紧密相关农业伦理的阐释路径,力求为追问原乡记忆的环境内涵与自然历史的生态特征形塑坚实的道德逻辑支撑。

原乡记忆:环境文化视域中的多元解读
    原乡记忆嵌入环境文化的内涵,在其自然历史中具有其独特的内涵所指。
    从意识、认知、想象、观察到记忆,农业文明时代的原乡是原乡范式中最具有典型性的代表。原乡并不在晚近以来工业文明的框架中,因为机器大工业已全面摧毁了原乡。原乡也并不残留于奴隶社会的结构之中,因为在一个欠缺人身自由的社会,谈原乡仅仅是物质的想象,在把握精神家园的意义上也是不成立的。从精神归源的意义上理解原乡,是把它放在特定地域的哲学之文化体系的脉络中加以审视。正如牟宗三在《哲学的特质中》所言,“任何一个文化体系,都有它的哲学。否则, 它便不成其为文化体系。因此,如果承认中国的文化体系,自然也承认了中国的哲学。”而把原乡特定地放置在农业文明的场景中,它一方面表明了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社会的变迁,另一方面在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中体现原乡融入自然的趋势。原乡的概念在立体多元的视域中有多重释义。
    作为个体的原乡是个体成长的源点,是生命伦理的故土和起点,它作为特殊亲情的地方,是与伦理学概念、文学概念、人文地理学、血缘、记忆与历史传统紧密相连的。
    作为伦理学概念的原乡,大多出现在农业文明逐步明朗的路途当中,是贴近我们心灵的好人与好生活的起点。它直接促成农业伦理在土地与人心之间成长, 是熟悉耕种的人们挖掘德性意义上精神力量的所在, 是乡村意义系统中原初价值的证明。在此,所体现的农业伦理意涵是对原乡土地的精神关怀,是对原乡村居发自内心的爱与信守。
    作为文学概念的原乡,在语言描述的意义上以情境的再现及感性的叙述还原现象的地盘,用人物、场景、故事与情节追溯过往及记忆。原乡是故乡,而不是他乡。原乡的文学化描述,加强了在情感力量中原乡的召唤。人类有对原乡的集体依恋,它在事实描述与现象还原的层面,体现出原乡作为符号载体的意义。
     作为人文地理学意义上的原乡,它是围绕出生地及家庭生活之所在而展开的命名,它深刻浸透着农业生产与家族血缘的情感关联,表现土地容纳人类在青少年时代成长历程的心灵依靠,表现每个空间地名与
当地农作物的连接在灵魂与物质层面相融通的不凡所在。在相对主义价值判断中的原乡,从意象、情感、偏好、推理到意志,原乡是每个人自身生息繁衍的故乡,都是好的家乡,都拥有经久难忘的故人、故园与故事。
作为血缘的原乡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原乡是追溯祖籍地,也是检视出生地, 它所把握的最直接的时空生态,从祖先与个人的生命源头出发,在农业文明的整体框架中,表现个人及家族精神历史的端点,也阐明个人的行为与产业相适应,始终不渝地站在时间的后方,体现精神地标昭示的独特作用。
    作为记忆的原乡是流动的,原乡记忆也是不可置换的。记忆是历史的别名, 它与往事牵连在一起。“记忆是对过去对象的回忆。它是偶然性的或意向性的。当事物或思想通过它们自己的任一连结而出现在头脑中时,就是偶然性的。当头脑经过计划重新唤起任何事物或思想时,它就是意向性的。”(亚当·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原乡是个人记忆的起点,也是家族记忆的原点,更是共同体记忆的端点。
    在此,特别需要注重作为民俗习惯、乡规族约的伦理对于原乡的影响, 它很大程度地与原乡记忆联系在一起。它唤醒的是深藏于民众心灵深处的持久意识,从人类史的书写来看,原乡记忆是从自然存在的整体系统形态出发,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从民族生存于世界, 从个人诞生于世间即开始。如果说没有和谐就没有生态,没有生态就没有社会,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没有原乡就没有记忆,没有自然就没有历史?伦理是其中的精神血脉,以灵魂的形式把握生命存在的基本路向,述说的是每个民族记忆中好的风俗人情与行为规约。
    原乡之所以为原乡,关键是伦理观深处历史传统的提醒,是作为地方主义知识观念体系的支撑。特别在儒释道的哲学观所支撑的中华文化传统,在伦理相对主义的范畴中,让儒家之原乡成为最具有典范意义的原乡。这种原乡是儒家人生式原乡的写照。“中国儒家的人生,不偏向外,也不偏向内。不偏向心, 也不偏向物。他也不屹然中立,他也有向往,但他只依着一条中间路线而前进。他的前进也将无限。”(钱穆:《人生十论》)原乡在多样性道德标准的促进下不仅是物质特点的原乡,而且是精神个性的原乡。在世界的意义上,有多少个人类居住的地点,就有多少个原乡; 而在个人的意义上,每个人只有一个原乡。原乡是创造故事来源的语言背景, 也是摆脱身心疏离关系的符号,更关键的是,它是创造伦理情感的精神牵挂。
    每一种原乡生态都给自然历史的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每一种环境印记都是人融入自然生态的固有呈现,每一种呈现都应该有和谐的本质。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说,“我们面对的自然历史如
此久远,任何过度利用,任何资源的浪费,任何物质的消亡,任何可能对和谐造成无法弥补威胁的人为创造都会对它构成伤害。所以应当定期纠正过度行为, 监督发展速度,在过去与现在之间重新建立联系”。原乡如果代表的是过去, 原乡能否在过去与现在之间重新建立联系?原乡与现实空间是否存在观念阻隔的矛盾?

伦理思虑:原乡生态的环境哲学思辨
    如果说原乡记忆塑造了原乡生态的精神格局,那么原乡生态创造了原乡记忆的空间基础。工业社会以来的原乡记忆面临着机器与商品的冲击式挑战。从消费社会的物质力量来看,原乡是脆弱的,因为面对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进程的高歌挺进,农业文明时代的原乡地位往往被解构。原乡的流转与变迁,是环境污染与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地球需要生态平衡的原乡,社会需要生态智慧的原乡,生态智慧的原乡有助于和谐社会建构。原乡生态是原乡作为故乡与生活之地所具有的环境面貌、自然状态与生态格局,它体现出原乡作为地方性生态的独特性、区域性与持续性。对原乡生态进行哲学思考就是创造生态和谐的观念准备,以期切入对原乡生态的伦理思虑。
    伦理思虑是一种精神观念对物质形态的审视,是从关系、规范及行为的层面对人事物进行结构性的反思。立足于原乡生态的伦理思虑,它需要致力于原乡生态的整体性观察与回忆式体验,在原点、过程与趋向中寻思原乡内在的伦理性因素及其自然性的关联。
    首先,需要对原乡的社会场景进行宏观解读。立足于原乡生态,从农业文明越过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的社会, 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重要系统,它是一个有组织的善良的生态领域。它一方面需要社会中的人在自然中正确定位,另一方面也希求地球母体中的所有生命都能找到自己适当的原乡位置。适当地往后看,生态文明的社会在对自然界保护的意义上更接近农业文明的形态,它在人为的自然与原生的自然之间寻求平衡。
    其次,需要对原乡的物质条件进行中观地探索。“如同从哲学诞生的那天起,自然就在它的视野与语境当中。” (周国文《生态公民论》)正因为原乡的存在,我们不仅找到了精神回家的记忆路径,更能以食物生产的原乡生态体现出伦理思虑的在地性。这种在地性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以农耕和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原乡生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在其中以稳态的方式循环流动,不仅是依托土地持续的养育,而且是以农业生态系统的自足性、系统性与协调性作为动态平衡的基础。
    再者,需要对原乡的地理生境进行微观地分析。原乡的地理生境在农业文明的构架中一般是乡村,乡村与田园生活及农耕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乡村失去自然佑护及农作物的精神裨益,原乡的况味也将失去,也就不可能是一个健全的乡村,不可能是一个生态的社会。而深刻的自然历史提醒我们,在地球失衡的危险中迫切需要一种能平衡人、自然与社会关系的伦理范式及相应的道德意识。这种伦理范式及道德意识将为理性评价社会行为、公民观念和生态实体提供动力及标准。
     另外,需要对原乡的理念范式进行景观地应证。原乡是真的原乡,它不仅停留在从事件进入景观来加以把握的想象中,更是体现在从时间融入空间所形成的思念结构之中。这种思念结构能以景观的方式凸显原乡,显示出经典原乡的独特性。景观是视觉影像的证明,它在作为美学的景致层面加强了物质原乡的风景记忆。有诸多关于原乡的细节, 属于景观,也不属于景观,而景观是从细节提升到整体的意义上自然与人类群体生活的融入。原乡肯定是祖先居住过的地方,它所存在的地理意义是关于祖籍地与居住地所构成的对比式认知。原乡以景观深化了原乡的具体构成,原乡不是消解景观的固有概念,而是拼接故乡与延伸关于住地的回忆。
    最后,需要对原乡的情感结构进行静观地思辨。原乡是一种聚焦,原乡情感是一种蔓延,在记忆的绵延伸展中体现出空间的确定与此在的不确定。毕竟原乡的确定,是从原乡本身的性质去决定原乡先天的主体存在。原乡往往是不可选择的,它在生来注定的意义上,是继承而不是创新,是实在而不是想象。它需要本着血缘情感与家乡此在的固着,把情感能量有效地注入,表现出怀着乡愁寻找精神家园。原乡的另一端是异域,原乡记忆不是取消异域的存在, 而是构建一种物质实在性与精神圆满性的融合,它已超越了个别事物,达到了内在有效标志的一种观念。
    总之,从宏观、中观、微观、景观及静观的层面对原乡生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是力图恢复原乡生态从事实进入观念的理性认知。而环境哲学思辨中的伦理思虑是一种理性审视的融入。它是对原乡记忆的概念及内涵, 进行从历史回忆返归价值梳理的反思式体察。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为2017 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环境伦理视域中的生态公民研究”<17BZX128> 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