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比战争更让我们恐惧的病毒

时间:2018-01-22 09:38来源: 未知作者:李泓萤

字号:TT
    从我开始接触传染病的研究起, 就时常有学者提到,《The Hot Zone》(中文译作《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这本书引领他们走进了病毒和传染病研究的领域,并终生以此为事业。直到2017 年10 月,我有幸在华盛顿见到了该书的作者,于是在三天之内看完了这本书。
    《The Hot Zone》是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在1995 年出版的一本记录埃博拉(Ebola)真实故事的书(著书时间可追溯到1992 年)。很遗憾直到2016 年,此书才被翻译为中文出版, 这21 年间,非洲国家不断爆发埃博拉疫情,并于2014 年在多个西非国家达到了“顶峰时期”。书的中文译名为《血疫:埃博拉的故事》,听起来更具体, 却不如原文形象。“Hot” 意味着危险和警戒,当埃博拉病毒在疫区肆掠,疫区就好比战场,里面的人在挣扎和斗争, 踏入疫区就有失去生命的危险。1976 年, 埃博拉疫情第一次被发现,人类对埃博拉一无所知,那时不知道这是一种病毒, 也没有“埃博拉病毒”这个名字。如今我们常用 “Hot Spot”(热点地区)来形容一些可能爆发传染病疫情的区域, 想必也是由此而来。
    故事从一名在肯尼亚工作的法国人开始,他在一个假日同女伴造访了当地著名旅游景点中的一个洞穴(Kitum Cave),几天后便开始出现发烧,肌肉酸痛、乏力等与感冒类似的症状,这些症状并没有引起重视,于是几天后越发严重,腹泻、呕吐、呼吸困难、意识下降等症状让他几乎不能正常工作。于是他决定到医院就诊,却最终治疗无效, 全身内出血而死。这期间,他乘坐了一架满载乘客的飞机到内罗毕的医院,负责他的医务人员也被感染,几天后出现类似的症状。病例的样本被送到美国国家疾控中心,研究鉴定为一种叫做马尔堡病毒的丝状病毒 。而在3 年前,马尔堡病毒在德国导致了7 人死亡,1998— 2000 年间在刚果夺去了123 人的生命。作者仿佛身临现场,将病毒“捕食”人类的残酷细节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
    而同为丝状病毒家族的埃博拉病毒更加无情。第一个被确诊埃博拉出血热的案例是在1976 年的苏丹,当地一家棉织厂的主人在6 月27 日发病,3 天后入院,于7 月6 日死亡。人类意识到自己正面对一种新的疾病,但对病原却毫无所知。一个多月后同样的病原在刚果夺去了280 人的性命。最初怀疑是相似的马尔堡病毒,但研究最终确立了一种新的病毒,科学家以该病确认的最早爆发点附近的埃博拉河为依据,将此病原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虽然1976 年的疫情得到了控制, 但埃博拉病毒从没有停下脚步,1979 年死灰复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间歇性爆发,并于2014-2016 年在西非出现了最严重的疫情。1989 年末,从菲律宾进口到美国的食蟹猕猴种群中发现新型的埃博拉病毒种——雷斯顿病毒,所幸的是此埃博拉病毒种虽然对灵长类致死,但目前尚未对人类造成影响。至此, 我们已知引发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为五种埃博拉病毒属的成员:本迪布焦病毒、雷斯顿病毒、苏丹病毒、塔伊森林病毒及旧称“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埃博拉病毒,最后一种最具危险性。
    疫区充斥的血色和恐惧在作者的描述下跃然纸上, 同时,每一个人的心理活动都那么真实。在踏入“hot zone”之前,有的科研人员在未知危险面前退缩了; 当实验室人员发现手套破洞暴露于病原中时,便自然想到了死亡;当政治家得知疫情爆发的可能性时,便如临大敌般紧张不安。作者也花了一定的篇幅对某些病患的生活史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正如我们在追踪病原的过程一样,要了解病人去过哪里、做过什么、患病的人都有什么类似的地方。为了控制和预防病原的传播,我们也需要知道与该病例接触过的所有人,并对他们及时采取隔离观察和治疗措施。
    然而,我们目前对埃博拉病毒的来源并非十分清楚。目前的研究表明果蝠很有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时黑猩猩、大猩猩、羚羊也发现有携带该病毒。人与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接触导致了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虽然这样的几率甚微,但一旦感染,首批患者便可通过体液传播的方式将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开来。而根据不同病毒种类和不同的医疗条件,埃博拉出血热死亡率从25%~90% 不等, 对于危险性最高的埃博拉病毒来说,10 个被感染的人中, 有9 个死亡。“我们并不十分清楚埃博拉从前做了什么,也不知道它未来有可能会做什么。”1995 年书中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现在。
    作者在书中提到,他采访了很多参与埃博拉病毒研究的学者和官员,在面对埃博拉时,大家却有截然不同的视角:
    “大自然似乎在逼近我们,高高举起屠刀,却忽然扭过脸去,露出微笑。这是个蒙娜丽莎的微笑,谁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雨林有自己的防御方式。就像是自然的免疫系统一样,它意识到了人类的存在,于是开始试图应对像寄生虫般的人类带来的(感染)影响。或许艾滋病就是一个自然的清理过程。”
    “这种生物有着让人窒息的美。他盯着它,感觉自己脱离了人类的世界, 进入了一个道德边界模糊并最终消失的世界。他迷失在惊叹和敬畏中,即使他了解他自己是猎物。”
    “90%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都会死掉,埃博拉病毒就像计划用来清除人类的工具。”
    通过埃博拉,人们开始思考自然的意图,并反思人类的存在。埃博拉是如此强大,“人定胜天”的论调不可能在它面前成立,它是猎手我们是猎物,地球似乎受够了我们这几十亿的人口。当被总统问及将来十年中最有可能用于恐怖袭击或战争的生物武器是什么时,美国卫生部的官员回应说:“尊敬的总统, 相比于像埃博拉这样的病毒,我一点也不担心恐怖袭击和战争中的武器。”是啊,这次我们的对手是自然,而我们本不应该是对手。
    放下书本,满脑子是书中所描述的实验室、防护服、消毒水、被病毒吞噬的身体,还有死亡的眼睛,转身看到窗外的高楼、繁忙的街道和微风中几棵摇曳的大树。“艾滋病、埃博拉,还有很多雨林中的病原出现在人群中,似乎都是破坏热带生物圈的自然后果”。
    作者在书的最后提到他访问了位于肯尼亚的那个洞穴Kitum Cave,至今已知有两个人因为进入过此洞穴而感染马尔堡病毒,却尚未知晓具体的感染原因。但作者最终还是踏入了这片“hot zone”,与千千万万的研究者一样,为这些病毒和它们的能力所着迷,怀着敬畏之心,我们希望能更多地去了解它们, 并通过它们了解我们的自然。
    “埃博拉并没有消失,它只是暂时躲了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相关阅读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