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马可:回归自然的设计

时间:2018-07-30 09:53来源: 未知作者:王琳琳

字号:TT
    2013 年初,因为出色地完成了彭丽媛出访服装的设计,马可一时间成为业界焦点人物,广受关注。但她非常低调,不喜欢抛头露面,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更不会在公开场合主动提及自己那些独特的设计服装的经历。
    但关于环保话题,马可女士却很乐意谈谈:“无用是一个100% 的环保名牌,我也是一个坚定的地球母亲捍卫者,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我会竭尽全力。”
    在马可看来,所有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而不断努力的人,都是同道中人。大家拥有共同的目标,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园
    地处北京美术馆后街七七文创园内的“无用生活空间”,是理解马可及其作品最重要的一扇窗口。
    1992 年,21 岁的马可从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毕业。两年后,她凭借《秦俑》获得第二届“兄弟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大赛金奖,至今仍是金奖选手最年轻的纪录保持者。1996-2006 年,她创建“例外”品牌并担任其设计总监。2006 年,马可在珠海创立无用设计工作室,一年后, 她携带着自己的品牌“无用之土地”亮相巴黎时装周,成为首位进军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中国服装设计师。
    2014 年,创设“无用”品牌已经8 年的马可,决定在北京开设“无用生活空间”。这是品牌创设以来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实体空间。
    空间分为三部分,展厅、真味、家园,共占地1000 多平方米。展厅常年举办各种公益民艺展,主题大多是文化、艺术类,陈列的物品大多是马可从全国各地搜集而来,公众免费参观;“真味” 是有机素食体验空间,为人们提供各种非转基因、无化学添加剂的天然食材和素食品。
    “家园”则是“无用生活空间”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全国唯一销售和展示马可设计创意的“无用”出品的所在地。尽管如此,“家园”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门店,因为马可明确要求“无用生活空间”的工作人员不能用竭力促销的形式让顾客购买物品。
    每个预约到访的客人,在无用工作人员也就是“生活顾问”的带领下, 从一扇百年历史之久的窄窄的门开始参观,感受马可亲自设计、打造的心中的理想国:粗糙斑驳的老旧木地板、南方的火塘、北方的土炕……这里90% 以上的建筑材料,采用天然石材、旧木等回收再利用材质,院内设计也是如此。挑高近6 米的客厅,其地面是下沉式的设计,院墙为夯土式,据说材料来源于整平地面时的泥土。按层高设计的窗户给客厅带来了充足的光线,一片豁然开朗,其他部分则按一个“家”全部功能分区,如冥想室、厨房、起居室、儿童房、卧室、浴室等。“无用”出品的服装、家纺、家具、家居生活用品等,被“合理”地安排在每一个功能分区,参观的人既可以当做艺术品参观欣赏,也可以询问或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只不过, 即使有意购买的顾客迫切,也不一定能当场拿走自己想买的,手作衣裳的制作工时长、产量低,如果下达订单定制, 最早也是要一两个月以后才能拿到。

信念
    长达两个月及以上的等待时间,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因为“无用”工作室出品的每一件衣服,从组织纹样、织机织布、缝制布料再到植物染色,都是手工完成的。如果赶上天气不好导致染色不稳定等情况,顾客拿到衣服的时间还会延长。“我们从原材料采集到手工制作成品,全部取材自然、物尽其用,最终回归自然。”马可说。她希望,为渴望探寻生命本质、回归返璞生活的人们提供全天然、零污染、手工制作的良心出品。
    2006 年创建“无用”对于当时的马可来说,无异于一场彻底的转身。那时, 作为“例外”品牌的创始人和设计总监, 马可在商业上的成功是巨大的。“例外” 是中国服装行业里独树一帜的设计师品牌。它所诠释的独特东方美,成为不少追求自由、个性独立的知识女性的衣装首选。“例外”不仅销售业绩一路增长, 而且全国的专卖店开到了100 多家。
    不过,马可却感觉这与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支撑她坚持创业的信念是品牌文化与精神含量永远重于经济利益,品牌健康缓慢良性地成长,而不是以透支品牌长久未来的方式急速扩张,追求商业利润。
    2006 年,马可离开“例外”,创办“无用”。在一篇写于2007 年的文章《我对服装设计师身份的认识》中, 马可这样阐述自己的内心:“我不满足于服装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我深信最伟大的最高尚的创作动机应该是出于‘关心人’,   对‘人’本身的终极关怀—关心人的情感、关心人的精神世界。这种关心包含了爱,但比爱更为宽广,更无条件。”
    对于马可来说,服装只是一个载体, 她的思想是核心。她想通过“无用”传达对自我精神层面的关注和满足,以及人性深处最本质的东西,那种无论科技和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依然是人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永恒不变的东西,如同布道一般。
    “我想做些眼前未必有用但以后会有价值的事,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再以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原则。” 马可说。

引领
    在“无用”空间,卖得最便宜的产品是茶籽粉,十几二十元一斤,用来清洗碗碟,是化学洗洁精最好的天然替代品。其余物品大多标价数千元或万元以上。
    很多人评论质疑,既然号称天然环保,衣服为何卖这么贵?表面上节制的生产模式,实际上售卖的都是“超奢侈品”,这本身难道不是一种矛盾?
    但马可的内心并不纠结,在她看来, 最重要的是看在产品的制作生产过程中有没有给地球带来污染或破坏。这是第一位的,而价格是其次的。
    “低价位的产品,背后的污染是非常可怕的。高价位的服装,意味着有更多的空间去做环保。‘无用’采用的全部是100% 纯手工缝制和植物染色,成本很高。而大众层面消费的服装,都是化学染色。而化学染色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越低档的产品选择的染料等级越低,对江河、地下水等的污染也相应越高。”马可说。
    马可告诉记者,她曾经在北京的商场里看到一条特别短的名牌连衣裙,标价一万五。衣服金光闪闪,化纤材质, 针脚也是机器做的。和这样的衣服相比, 马可觉得,“无用”手作衣裳比这样的国外时装性价比高很多,购买一件“无用”,可以支持手工艺人,让他们有收入,还可以支持环保。最重要的是,“无用”的衣服能让所穿之人处在一个真实的状态。
    “当你知道,某件衣服是某些人专门为你而做的时候,内心会赋予它更多意义。”马可说。
    曾经也有人向马可提议,手工织布、天然植物染布的周期太漫长了,不如在“无用”的生产线之外,另创一条相对低端的产品线,可以用机器加以辅助, 仍然传递同样的着装理念。
    马可拒绝了。她对自己坚持的东西态度坚决,执意做到最好。“当你做到最好的时候,就会给整个行业启示与引领。原来还可以这样做服装,一个中国原创品牌最重要的是有态度,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整个行业指出发展方向。” 马可说。
    如今,“无用”品牌中所引领的那些选用棉毛丝麻,将衣物做旧、超码处理,并且放弃机械化的流水线,纯手工制作的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模仿,也得到了越来越多顾客的认可。
    如今,“无用”的顾客群体从20 多岁到60 多岁,已经大大拓展。有商业逻辑表示,品牌定位不够聚焦,但马可觉得,这恰恰说明了每个年龄层中, 都有崇尚自然环保理念的人。马可还发现,顾客中多了一些经济能力普通的人群,这让她感觉很欣慰。
    “其实,每个季度有三四套衣服就够了。因为无论有多少衣服,最经常穿的不过只有几套。很多人每年都花数万元在衣服上,常常换、常常扔。那为什么不能接受花同样的钱,买三五件有品质的衣服,代代相传呢?”马可说。

重生
    在马可看来,一定程度上,她所做的事情,是让中国传统手工艺重获新生。
    在“无用”珠海工作室,有三四十名顶尖手工艺人,这些都是马可在各地调研期间“挖掘”出来的人才。她给这些手艺人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些手艺人将自己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手艺回馈到每一件“无用”出品中。
    在马可眼中,“无用”是一座桥梁, 一端扎在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偏僻的村落;另一端扎在中国最中心的大城市, 帮助了两群人。“运用古老的技艺,设计出具有美感、讲究造型的国际化产品, 以优质设计及品质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提高了手艺人的收入,也让城市人用上饱含情感、回归本真的物品,过上返璞归真、自求简朴的心灵生活。”
    马可希望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开辟一条高端之路。“手工的价格就不应该低, 粗制滥造的廉价商品恰好是让手工艺迅速消亡的直接原因。”
    至于传承,马可觉得,让手工艺人富裕起来,是手工艺传承下去的最好方法。“不大可能强迫年轻人学习,一个做土陶的爸爸,穷了一辈子,儿子肯定不乐意接班。只有父亲先靠着这门手艺获得了高收入,儿子才会自愿传承。”

    在全国各地,一个更为松散的手工艺人网络也在运作着,数量有一两百人,有的是纺纱的,有的是织布的, 有的是做羊毛的,有的是做土陶的, 有的是做金属工艺的,他们分属不同的门类,但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每当“无用”有订单需要时,就交给相应的手工艺人来做。
    如今,马可将自己1/3 的时间花在了乡村。每当确定了新的手工艺调研课题,她就会带领“无用”团队的年轻人到乡下去。那里,会让她感到舒适、平静以及感动,就像回家一样。
    马可想起一次田野调查时,她住在一个农户家里,晚上,听到女主人为了给孩子和丈夫添件过年的新衣坐在织布机前劳作到深夜。那单调而有力的声音,让马可心里特别感动,这样的机杼声曾在中国大地上回响了几千年,现在却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时代前行洪流中,总有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正如马可自己,她在敞开的世界时尚大门前转身,说放下就放下了。如今,走在使命道路上的她,背负着自己对于过去的责任、现在的责任、未来的责任,笃定前行。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相关阅读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