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如何开好一场零废弃会议?

时间:2019-01-18 09:35来源: 未知作者:孙敬华 毛达

字号:TT
    我们每年要参加多少场会议?有没有注意过在会议中产生了多少垃圾?小型会议或许是消耗了一些纸张、饮料瓶和一次性杯子,而大中型会议之后常常是狼藉满地、垃圾成堆,人们对于“消耗型会议”“浪费式会议”越来越习以为常。因此有必要试一试,能不能开一场“零废弃会议”?

如何筹备零废弃会议
    首先,会议主办方要明确“零废弃会议”的目标,就是要减少会议期间的垃圾,要在条件允许和自己能力范围内, 在会议的全过程努力做到:新旧物品消耗最少、固体废物产生最少、资源最大限度回收利用,从而接近“零废弃”。
    其次要明确职责,零废弃的实施必须“责任到人”。
    会议组织的最高负责人,须是零废弃的推动者,才能保证零废弃细节的实施。
    须确定推动零废弃的具体人员及责任团队,明确职责。其中,会议主持人将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团队须与其他部门良好沟通, 因为垃圾产生于众多环节,跨部门合作很重要,不要让其他人以为自己与此事无关、没有责任协助。
    接下来就可以根据 “四大对策”来筹备一场零废弃会议了。
    对策一:预防垃圾产生。这也是减少垃圾最根本的对策。
    对策二:重复使用。合理利用旧物, 避免每次会议购买新的物资。
    对策三:合理垃圾分类。事先调查, 设计出适宜的垃圾分类方案。
    对策四:过程公开。使参会者了解现场的垃圾状况,才能调动所有人参与。

会议过程中的行动
    具体到会议过程,可以在诸多方面行动起来。
    会场垃圾源头减量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通常会议结束, 产生量最大的垃圾是哪些?它们从何而来?
    其实,相当多的垃圾都是主办方提供的——入场时,人手一个手提袋:会务资料、纪念品、胸牌、广告册页;每个座位上还有瓶装水、笔记本、签字笔。这些物品,许多都未能物尽其用,就在散场时被丢弃。
    会场的饮水和茶歇,也是垃圾“大户”。除瓶装水外,一次性纸杯、塑料杯,用量极大;茶叶包、咖啡袋、糖包、食品小包装袋;还有食用茶点时的一次性叉子、牙签、托盘,以及果皮、咬了半口的点心等等。而且茶歇处往往人多混乱,很难做到垃圾分类。
    因此我们建议:不采购并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只采购会议必须的、产生垃圾量少的商品;不发放不必要的文具、宣传品、礼品等。如果一定要发放礼品,应选购耐用、实用和有特殊意义的礼品,别让人一拿到就想扔。
尽量少打印会议资料;鼓励参会者使用电子版材料。
    饮水方面:提前告知参会者自带水杯;会场不提供瓶装水( 特别是小容量的)、一次性塑料杯、纸杯;会场应准备暖水瓶和开水,或大容量桶装水;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些非一次性水杯,提供给忘带水杯的参会者。
    如需茶和咖啡,应选用大包装,不选独立小包装;或由后勤部门提供冲配好的茶饮。
    不采购小包装和过度包装的糕点, 减少包装物垃圾;可查询当地老字号糕点店,那里一般会供应简装糕点。
    在参会者认同的情况下,可考虑在茶歇时不提供或少提供食品,种类尽量简单,减少食物浪费和包装废弃物。以上这些,对于习惯了“传统会议”的参会者来说,可能会存在一些不方便和不适应,所以,组委会需要提前发放《会务通知》,让每位参会者为“零废弃”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包括:自带水杯、筷子甚至手帕;携带必要文具,如纸张、笔记本和笔; 做好会议期间参与实践垃圾分类的心理准备。
    布展垃圾
    会议开始之前的布展过程,垃圾产生量非常大, 甚至超过会议过程中的垃圾量。主题背板、横幅、幕布、易拉宝和X 展架、引路牌、桌牌……越是“高大上”的会议,消耗就越多。而且这些材料大部分都难以找到资源回收渠道,如幕布、KT 板,经常是一用完就被直接丢弃。
    首先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这些布展环节是否必要、是否可以取消或减少。即使“场面功夫”不得不做, 也应想办法减少无谓消耗。比如,很多会议厅都有电子屏,可以用字幕代替会议条幅;或者用投影仪投射背景,代替主题背板;即使没有这些电子设备, 也可以选用可重复使用的背板、横幅、易拉宝等材料。某些偶尔使用的材料,还可以租借。
    许多公司在制作展会易拉宝时,虽然只是介绍一些固定的内容,却爱把会议时间、地点都印在上面, 于是这些“专用易拉宝”的寿命就只有一次。
    展会结束时,很多易拉宝连架子一起被丢弃,理由是不方便带走或没有储存空间。其实这些架子完全可以重复使用,每次需要布展时, 只打印幅面,就不用买新架子了。
    会场的其他物资也应在会议结束后收集起来,妥善保存,留待下次重复使用。比如,各种水笔要盖好笔帽以防干掉;工作人员和来宾的胸牌也可以回收再用。
    为了能更好地重复使用,会议物资需要选用耐用的产品。比如,选购能重复灌水的白板笔,用充电电池替代一次性电池。有些“新奇” 的文具也可以派上用场,比如,五页以下的纸张可以用“无钉订书机”来装订;可重复使用的“蓝丁胶”能代替一次性的塑料胶带。
    餐饮垃圾
    人多时,吃饭是个大问题。零废弃会议的餐饮原则是:优先选择自助餐,提前统计好人数,避免浪费。如果是桌餐,第一顿应遵循“少点两道菜”原则,即菜品数目按吃饭人数减2 的方法来确定,且素菜比例应尽量提高;后续桌餐根据第一顿的情况加减。总之要适度点餐、宁少勿多、尽量“光盘”。但许多会议主办方总觉得“光盘= 没面子”,这就需要转变陈旧观念了。
    同时,对餐厅也应提出一定的“零废弃”要求:拒绝一次性餐具和擦手湿巾、以茶水代替瓶装酒水饮料等。
    有些会议场所因条件所限, 无法在餐厅解决所有人的用餐, 只能叫外卖,这就会产生非常多的垃圾。一次性餐具因为被食物污染,很难有人愿意清洁后再回收,饭后往往是一桶一桶的废弃餐盒,蔚为壮观!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叫外卖, 比如让工作人员与来宾错峰吃饭。如果非叫不可,也应该尽量选择产生垃圾少的外卖,或者用集中送餐、自备餐具的方式来减少单独的外卖包装。
    垃圾分类
    会场、餐厅、展厅……不同的空间要做不同的分类计划。以会场为例, 当主办方做好了以上准备工作,会场的垃圾量已经大幅度降低了,不过还会有一些茶歇厨余、参会者自带的包装物、纸巾等零碎垃圾。
    具体的分类方案应按实际情况设计安排,要考虑现场可能产生的垃圾种类。我们提出以下分类方案供参考:
    干净的容器:包括塑料、纸、玻璃、金属制的瓶、罐、盒;
    干净的废纸及纸制品(纸巾除外);
    干净的塑料,如未受食品污染的包装物;
    厨余垃圾(不包括食物包装、餐具等;没喝完的茶水、饮料等,不能倒入垃圾桶,可设置专门的带过滤网的液体收集桶,放在分类垃圾桶旁边, 并及时处理积攒的液体);
    其他垃圾。
    除了最后两项,前面的都是可回收物,回收前提必须是“干净”的,这的确有一定难度。参会者真能做到吗? 这就需要合理设计和现场监督指导。
    一方面,垃圾分类桶的布置有讲究:分类标识须够大够清晰,必要时需标注双语或图形;分类标识应设置在人的视线高度,易于识别;分类桶必须成组布置在方便且容易找到的位置,不应藏在隐蔽处,否则无法引导大家来分类;而且,分散的非分类垃圾桶应撤掉,以避免“破窗效应”导致大家随意投放垃圾。
    另一方面,会议中的垃圾分类“过程控制”非常重要。因为垃圾分类必须是每位参会者都亲自参与,所以, 会议开始时的宣传动员、会议进行中的适时提醒、现场的分类指导和监督纠正, 甚至每一阶段将分类减量进展反馈给参会者并答疑,都很重要。
    这有赖于会场主持人贯穿始终的提醒,也需要有一些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专门负责现场分类指导监督。实践证明,虽然参会者们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就能熟悉垃圾分类规则,较准确地完成垃圾分类。
    最后, 分类好的垃圾, 该如何处理呢?可回收物如纸张、塑料、金属等,可以交给当地有资质的资源回收企业; 厨余垃圾可以与市政回收系统对接,若当地尚没有独立回收系统,可考虑自带厨余堆肥桶, 或用密封桶转移到可以消纳的地方;会议过程中如果产生了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应投放至市政有害垃圾回收点。
    零废弃宣教、成果展示、经验总结
    一次零废弃会议,是否人人参与?达成了怎样的成果?现场垃圾分类效果如何?垃圾量有多少?分类后的垃圾去向何处?还存在哪些问题? 有哪些可以改进的方向?
    以上问题,有必要告知所有参会者。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会议全过程渗透和传播垃圾不减量和不分类的严重后果;将垃圾和垃圾分类过程“暴露”在参会者眼前;做好实践过程的记录,包括影像;条件允许的话,做垃圾称量和统计,会议结束时将分类成果(实物、数据或图片)反馈给参会者,感谢并鼓励大家的配合与支持;事后跟踪分类处理的情况, 及时反馈给参会者,并对活动进行总结、反思、传播。
    一场零废弃会议,可以将“垃圾减量”理念通过最直观的参与式体验, 传播给公众,这是对所有参会人员最直接的环保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的环保理念传播。
    (孙敬华,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毛达,零废弃联盟)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