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前赤壁赋》中自然、个人、历史三者的 一体性关系

时间:2020-05-22 10:26来源: 未知作者:余怀龙

字号:TT
    在中国文学艺术领域中,苏东坡是世间罕见的天才。真正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能够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内容在形式中得到表达,形式在内容中得到映现。而最高的内容是达到真无限的“道”。当然,有的人能够通达“道”,但未必能够以某种艺术形式把它表达出来;有的艺术家的作品虽然也是对某种内容的表达,但这种内容未必是“道”。苏东坡的文学艺术作品是通达最高内容的,是承载着“道”的。在苏东坡的众多文章中,《前赤壁赋》最具有代表性。它是对“道”的言说,并从自然、历史、个人三者在无限中达到的一体性关系来表达“道”。

自然与个人的一体性关系
    在《前赤壁赋》中,苏东坡把人在天地万物中的那种洒脱随性、逍遥自如的境界呈现了出来。他写道:“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对于苏东坡来说,人是能够与天地中的万物达到一体性状态的。这种一体性状态就是一种自发性的自然而然状态。在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中,人与物都顺着它们自身的自主性运动。这种与他物共同处于某种自主性运动中的自然状态就是一种境界。人与无限统一的过程就是人达到一种境界的过程。因此,人能够在他与自然同一的过程认识到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人与自然一体的本质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而人之所以向往那种自然而然状态的境界, 是因为人作为有限者实现了与无限的统一。人的生命根基奠定于他实现了对无限的理解。人在自然中,也就是在无限中。而与自然的同一可以让人对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达到真正的理解,从而为人的生命奠定真正的根基。
    那么,为何人们可以通过与自然的同一实现对有限与无限统一的真正理解?因为思维与世界是同一的。人的思维理解结构也就是世界自身运动的结构。也正是人的理解与世界的运动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人自身就在他对世界的理解中达到与世界的统一。而人与物(指一切非人存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在他的理解中与无限统一,而物是在它的自然中与无限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物都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物,从而简称为自然物。既然人只有在他对无限的理解中才能与无限统一,那么人必须借助于那已经处于无限状态中的物(即自然中的物)来通达对无限的理解,进而让自己与无限统一。因为人的理解不是在其封闭的主体中现成给予的,而是在与他者的关联中得到实现的。人需要通过已经与自然同一的物来激发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从而与物一同处于自然的一体性中。人一旦接触到自然中的事物,那么人就会进入一种可能性,他可能会获得对自然的理解,从而与自然同一,进而与无限同一。所以,人是可以通过与自然中的事物接触,并在它的引导下达到对自然的真正理解。而一旦人有了对自然的真正理解,人也就触及了那成为他生命根基的无限。因此,苏东坡一辈子喜爱山水,是由于他达到了对自然、无限的真正理解,这种理解使他能够在山水中获得逍遥境界,能够在山水中彰显自己豪放通达的性格。
 
自然与历史的一体性关系
    对于苏东坡来说,自然并不是客体的集合,而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由于自然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那么与自然同一的物就是历史的见证者。自然是在它的当下中呈现它的过去。所以,自然是有记忆的,是把它的过去带到了它的当下的。这说明,历史是不会消逝的,而是可以以自然的方式存在的。当然,自然也是可以以历史的方式存在的。自然与历史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可以在一体性中相互通达的。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人物可以在自然中得到保留,自然也可以是历史意义的呈现。
    由于自然是历史的意义载体,所以自然可以消除历史与个人人生的那种虚无感,从而达到有限与无限的真正统一。这是苏东坡的深刻洞见。在中国文化中,很多文人都从历史的变更与兴衰中认识到了世事的变化无常而陷入一种虚无感。他们看到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人物无论他们的事业多么雄心壮志、风光一世,都随着时间的流逝、世事的变化而转眼成空、不再存在。对于这种世事的变化,很多人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前赤壁赋》中,苏东坡借用客人的口吻来陈述了这一种人生虚无的观点。在这种虚无中,人们是不可能认识无限的,从而不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真正根基。当然,在这种虚无中,人不能正确理解历史的深刻意义,更不能认识到他在历史中的使命。所以,《前赤壁赋》中的客人不由得发出一种悲凉的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也说明这位客人没有达到对自然是有限与无限统一体的认识,而是以一种割裂的方式理解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在这种有限与无限割裂的情况下,有限是不能触及无限的,从而只能以“浮游”“一粟”“须臾”的这种渺小的方式存在。这种渺小就会带来一种虚无感,从而导致价值意义的崩溃。
    当然,苏东坡认识到:人在自然中可以理解到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能够理解历史可以奠定积极的人生价值与意义。对于苏东坡来说,历史是融入在自然中的,而自然可以维持历史的统一性。历史的统一性是可以在自然中得到体现的。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然中的某一物去通达历史上的某一事迹,是因为自然中的某一物已经把历史上的某一事迹带到了当下。苏东坡认识到在自然中,人们会发现历史上的那些事情并不会消失,而是以黑格尔所理解的“扬弃”方式存在着。历史是参与组建当下的,当下就是对历史的否定性呈现。所以,他说道:“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苏东坡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何历史的事物并不是以消逝的方式存在的。他说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东坡立足于自然认识到了变与不变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变与不变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基于无限与有限的相互转化关系得到理解的。无限与有限相互转化的过程就是变与不变相互交替的过程。无限是通过有限来展开自身的,有限是在无限中以否定性的方式存在着。无限是不变者,但它通过变来实现自身的不变;有限是变者,但它通过不变来实现自身的变。自然就是无限者,而物与人都是有限者, 物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所以,人能够在与自然的一体性中领会到他的真正无限性。既然历史并不是消逝着的,那么历史上的那些伟人的事业就不会成为“虚无”,而是一直在它所处的那个文化传统中彰显它的价值与意义。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它都是在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展开的。而个人就是基于他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来参与组建自己的生活,来奠定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当然,每一个文化传统都离不开它所属的伟大人物,都必然记载着它所属的那些伟大人物。因为每一个文化传统都必然通过这些伟大人物的事业来呈现自己无限性的一面。而伟大的人物也必须立足于他自身所在的文化传统来实现自己无限性的一面。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也不是消逝着的,也不是陷入虚无中的,而是参与组建当下与未来的,是与他自身所在的具有无限性的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他的使命:他必须在他的有限生命中与无限达到同一。而那些在他的有限生命中与无限同一的人,就会成为那个民族与文化传统的典范。
    进而,苏东坡进一步指出,人类不应该以占有与控制的态度对待自然中的万物。他说道: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无限者在变成有限者的过程中就赋予了那些有限者不同的自主性。每个物与人都有它的自主性,但是这种自主性体现为与无限性的同一。所以,这种自主性是被无限性规定的, 而不是任意的。因此,对于每个物与人来说,它们具有一种与无限同一的自主性。自启蒙运动以来,很多人都接受了一种观念,即认为人具有完全的自主性,并且只有人具有完全的自主性。这种观念会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这种观念会陷入“唯我论”,让人认识不到他的自主性是以无限为根基的,从而使人成为主宰与评判一切事物的主体。其二,这种观念会让人认识不到物也具有以无限为根基的自主性,从而把物作为可以被控制的客体。所以,自启蒙运动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不去追求与理解那最高的、具有超越性的无限者,从而缺少对那最高的无限者心存敬畏之心。这无疑会增加人类的自大,认为人是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的。在当今世界,人类总是以占有与控制的心态对待自然,把自然作为自己的资源。如果人以这种态度对待自然,那么人又如何能够理解到为他生命奠定根基的无限性呢。那么人应该以何种理解方式对待自然呢?苏东坡认为人应该以一种任意自如的态度对待自然,让自然中的事物实现它们自身所具有的自主性。人与物都在各自的自主性中达到一体性状态。他说道: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当我们以这种态度对待自然时,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就会在与无限同一的美中呈现出来,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在这种美中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并且,这种使生命得到升华的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余怀龙,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