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国家公园与国家植物园,万千生灵的伊甸园和诺亚方舟

时间:2022-06-10 16:09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潘春芳

字号:TT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同时,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2022年4月18日,随着国家植物园在北京的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国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迈上新的台阶,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将共同为中华大地的美丽生灵造就安静祥和的伊甸园和诺亚方舟。

       今后,我国将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并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形成有机衔接、相互补充,最终实现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

中华大地到底孕育多少种生物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多个温度带,植被类型丰富,同时具有不同温度带的森林、灌丛和草地;东西绵延数千公里,景观多样性丰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高原及宽阔的河谷平原,有沙漠、湿地以及世界上最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复杂多样的生境构成了独特的陆地生态区,蕴藏了丰富的特有物种。200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召集了200多位生物分类专家对已经发现并正式命名的中国物种进行整理汇编,每年更新一次《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至2021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已经收录11.5万个物种,但这仍然不是中国物种的全部。

       中国现有哺乳动物693种,约占全球哺乳动物总数的11.8%,居世界第一。不仅如此,中国哺乳动物区系有鲜明的特色:既有青藏高原分布的特有种属,又有第三纪孑遗动物——大熊猫科和白鱀豚科。哺乳动物特有种比例约为20%,有146种;世界一半以上的鼠兔科动物为中国特有种,中国还是世界上有蹄类动物最丰富的国家。

       中国有鸟类动物1445种,约占全球鸟类物种总数的14%,其中93种为中国特有。中国素有“雉类王国”之称,拥有鸡形目鸟类64种,包括漂亮的红腹锦鸡、美丽的孔雀等,接近1/3雉类为中国特有。

       中国有爬行动物(蜥蜴、蛇类及龟鳖等) 463种,约占全球爬行动物物种总数的4.5%,居世界第八位,143种(占31%)为中国特有,其中包括具有代表性的扬子鳄等珍稀物种。中国有两栖动物(蝾螈、鲵、蛙类等) 481种,约占全球的7.4%,居世界第4位,其中有272种(占56.5%)为中国特有,包括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国大鲵。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水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水生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既有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又有多样的淡水生态系统。统计显示,中国有鱼类4969种,其中内陆鱼类1443种,954种内陆鱼类为中国特有。

       中国拥有37699种高等植物,种数约占全球种数的8%~12%,是北半球高等植物最丰富的国家。其中包括被子植物31961种、裸子植物289种、蕨类植物2340种、苔藓植物3109种,1.5万多种种子植物为中国特有,约占种子植物总数的50%。同时,中国的药用、观赏、经济植物十分丰富,许多植物种质资源在农、林、牧、医和轻化工业上有很高的价值。

       中国多样的生境蕴藏着丰富的真菌多样性。目前,《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已经收录15095个真菌物种。但据公开资料报道,中国已经发现的真菌物种数量约有2.79万种,占世界已知菌物种数的近20%。

生物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

       正如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所言:“一个物种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物种可能蕴含着能在未来被我们所应用的巨大价值,一旦灭绝,人类甚至在自己尚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永远丧失了发现这种价值的机会。”在生物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种质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指标之一,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安全。

       中国拥有如此丰富的物种,它们的生存状况怎么样呢?

       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介绍,科学家对4357种脊椎动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已经有17种中国脊椎动物灭绝、野外灭绝或者区域灭绝,灭绝风险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受威胁脊椎动物物种共有932种,占总数的21.4%,其中,哺乳动物受威胁比例为26.4%、鸟类为10.6%、内陆鱼类为20.44%、爬行动物为29.7%,两栖动物比例最高,达到43.1%。

       植物方面,我国科学家首次完成了中国3.5万余种野生高等植物的濒危状况评估,发现40个物种已经灭绝、野外灭绝或者地区灭绝,受威胁物种共计3879种,比例为10.84%。其中,裸子植物受威胁程度最高,达到58.0% (148/251);中国有分布的22种苏铁科植物全部为受威胁物种,受威胁比例达100%,红豆杉科(16/23)和罗汉松科(11/14)濒危比例分别为70.0%和78.6%。

       就地保护(原生境保护)和迁地保护是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两大策略。就地保护除了保存种质资源实体外,也保留了其原生境和栖息地及伴生物种,并持续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在理论上来说是最佳的保护策略。然而,面对与日俱增的人为活动和全球变化,就地保护存在保护面积不够、应对能力不足和关键物种不在保护地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迁地保护作为另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使野生物种的种源得到保存。

       数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今天看,前期努力和经验为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就地保护方面,目前我国已建立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试点)、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等。截至目前,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量已达1.18万个,其中,国家公园5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超过1.7亿公顷,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逐步恢复,藏羚、普氏原羚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落叶木莲、二级保护植物广西火桐等经过多年保护,野外居群数量都有显著增加。

       迁地保护方面,我国建立了以植物园、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库、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为主的迁地保护体系,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活生物保护方面,我国建立植物园(树木园)近200个,保存植物2.3万余种(约占中国植物总种数的60%);建立250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大熊猫、朱鹮等近10种濒危动物种群开始恢复,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国家公园被誉为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美丽国土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建立起了一套类型、层次基本齐全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和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体系。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3个等级,其中国家公园的保护等级最高。国家公园是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

       第一批国家公园只用不到2.5%的国土面积涵盖了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每一个都是所在自然生态地理区域的典型代表,都是所在区域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大尺度保护的典型代表,保护了高寒特有生物多样性宝库以及大江大河源区草原草甸、荒漠戈壁、冰川雪山、河湖湿地等复合生态系统。大熊猫国家公园是野生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和主要繁衍栖息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分布着我国规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东北虎、东北豹种群以及伞护的温带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武夷山国家公园拥有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被誉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在亚洲热带雨林和世界季风常绿阔叶林交错带上唯一的、最完整、最多样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保护了珍贵的雨林生物多样性宝库,还是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即海南长臂猿的唯一分布地。

       人们早已意识到,生物的遗传资源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变异,为人类提供了最初的食物、能源、医药、娱乐等物质材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和携带遗传信息的材料都是宝贵的遗传资源。而大面积的、多种多样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是种质资源最有效、最丰富、最饱满的天然存储库。我国大力建设的自然保护地使得各种各类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国家植物园承担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任务

       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最重要的补充,其中最容易操作也最富有成效的是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

       自1545年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植物园在意大利帕多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建设植物园的勃勃兴致从未停止。进入19世纪,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为代表的欧洲植物园表现出更大的野心。进入21世纪,各国更是把植物园作为收藏物种资源的重要基地。

       植物园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是植物迁地保护的基地,其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形成互补。

       迁地保护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极度濒危的物种开展抢救性保护,针对一些现有保护区范围仍未能覆盖的受威胁物种以及由于全球变化需要人工辅助迁移的物种开展重点保护;迁地保护还包括对濒危物种开展回归引种和野外种群重建工作。同样重要的是,将珍稀濒危物种引种到植物园等场地开展繁殖、物候观察、抗逆性和病虫害以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这些都将极大地提高人们对这些物种的认知水平并实施更有效地保护。

       需要强调的是,迁地保护并非在园区栽种一种植物,也不需要对所有的野生植物实行迁地保护。科学有效的迁地保护是在保护生物学理论指导下,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植物园是开展迁地保护的专业机构,拥有植物分类学、生态学、园艺学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和相当的土地,可以重点针对所在地区气候带的受威胁植物开展系统的迁地保护工作。

       国家植物园代表了一个国家植物迁地保护的最高水平,承担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任务和职能,并针对所在地区主要气候带乃至世界范围内相似气候条件下的植物开展系统的迁地保护与有针对性的回归引种、野生种群恢复重建,系统性地开展生态文明与环境教育。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建立国家植物园体系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创新性实践,也是中国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大国的必然选择。国家植物园的设立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向更高水平的新起点。

       长期以来,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缺乏科学统一迁地保护协调机制,这些都制约了我国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国家战略的实施,致使我国植物园建设管理泛公园化现象普遍。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植物园建设体系的深入推进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迁地保护体系整体规划的制定和统一部署,并将与就地保护体系一起共同推进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

北京的野鸭湖

北京的野鸭湖

一 远方,是北京八达岭苍翠蜿蜒的山影主脉生出数条长长的支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