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宣城“环保力量”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朋友圈”

时间:2023-07-24 10:21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周明助

字号:TT
       五月,正值春末夏初,此时,虽然没有盛夏时的炎热,但在安徽省宣城市却掀起了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朋友圈”的新高潮: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2023年度重点工程的广德市农村环境整治、广德固(危)废处置中心和郎溪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3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4.94亿元。

       宣城市是安徽省唯一一个与浙江省、江苏省都接壤的地级市,地处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处,辖区内有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宁国市、绩溪县5个县(市、区)与苏浙两省交界毗邻,地理位置特殊。作为省内为数不多的“双圈籍”(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城市,近年来,宣城市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将“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作为全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号工程”。重点对标学习青吴嘉长三角生态绿色示范区的先进经验,结合宣城实际,编制了《“一地六县”合作区宣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战略研究》,重点在共推绿色区域高质量发展、共保自然生态系统、共治区域跨界环境污染、共防环境风险、共创区域协同监管机制5项重点任务上发力推进,加速融入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

跨界水体共保共治

       近年来,宣城市积极探索开展水资源保护跨省、跨市协作,建立“联合河长制”,实施湖泊—流域一体化管控和上下游共保联治,初步实现联勤联动、共同监测和共享信息,水生态共保取得显著成效。

       宣城市的绩溪县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山水相连,荆州河注入临安区石门潭水库,是岛石镇当地6个村的生产生活重要水源。凭借长三角一体化契机,双方达成《临安市—绩溪县边界区域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方案》,将两地交界纵向延伸3公里区域作为交叉联合执法区域,探索建立起联席会商制度和边界环境联防联控制度,并在突发事件处置、跨界预警监督、信息共享等方面形成了制度性安排。自此,双方常态化地开展了面源污染治理会商和流域联防联控巡查,定期相互通报两地边界区域相关情况。目前,石门潭水库水质已提升至Ⅰ类水。

       同样,与江苏省溧阳市交界的郎溪县,也在跨界水环境治理、修复保护重点流域水生态方面争当“排头兵”。郎溪县围绕与溧阳市跨界的梅溧河水环境治理,制定了梅溧河水体达标方案,启动梅溧河殷桥国控断面水质自动站站房迁址和上游支流视频监控及微型站建设,共同实施梅溧河及其支流洪桥河河道生态清淤工程,携手推进两省毗邻的梅渚、社渚两镇城乡污水管网专项整治和流域内畜禽养殖劝退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郎溪县与溧阳市就洙漕河流域范围内的水产养殖退养及土地流转签订合作协议,累计流转土地2880余亩,退养补偿资金2230余万元,并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洙漕河跨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推动水产养殖退养、土地流转和虾塘还田,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十分显著。梅溧河殷桥断面在“十三五”末期为Ⅳ类水质,目前连续两年稳定在Ⅲ类水质,为全省水质优良率提升一个百分点作出了贡献。

       宣城市的广德市还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共同制定了敏感时期(枯水期、汛期)跨界水体泗安河东村桥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方案,在自动监测的基础上定期开展联合采样监测,对各自辖区内影响跨界河流水环境的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排查与监管,大力整治污染严重企业。2022年10月,广德市卢村乡还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孝丰镇签订了《浙皖两省夏阳溪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让跨界水体共保共治迈上了生态补偿的新阶段,构建起毗邻地区治水“一张图、一盘棋”的协作共治模式。

长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但也面临着区域内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排放总量大、强度高的问题,区域联合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必经之路。自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宣城市按照《苏皖共同建立“2+12”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工作备忘录》要求,多管齐下,在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上下功夫。

       推进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落实国控城市站、国家区域站及省控站等自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通过国家、安徽省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与长三角区域内省(市)实时共享。参与签订《南京都市圈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合作协议》,2023年2月22日,在南京都市圈环保专业委员会联席会议上共同研究审议了《南京都市圈燃煤电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方案》,启动推进全市4家钢铁企业、2家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提升对燃煤电厂的污染治理和管控水平。目前正在研究签订《浙皖2+5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备忘录》,以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城市合作,共同推进区域空气质量改善。

       协同推进区域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加强车辆、船舶等流动源污染防治,强化移动源监管,持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大力开展编码登记。2022年以来编码登记审核通过共4129台,总量排名全省第二;2023年一季度尾气检测321台,其中不合格数量9台,编码登记1583台。有效减少了移动源污染,全市主要环境指标均实现了稳中增优。

       此外,宣城市还加强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统一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携手完成了“国家公祭日”“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环境质量保障任务。2023年4月20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今年一季度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宣城市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排名前20名的榜首,成为长三角空气质量改善的“尖子生”。

区域联合执法协同监管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宣城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坚持严格监管不手软,积极与合作区内毗邻地区建立环境污染联合防治、联席会商会议、环境应急联合处置、联合执法检查等机制,强化信息互通,共同解决区域内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2022年以来,宣城市分别与常州市、湖州市、杭州市生态环境部门签订了《边界区域市级环境污染执法联动工作方案》,与南京都市圈城市签订了《南京都市圈跨区域环境污染执法联动工作方案》,定期组织召开市级环境执法联席会议。宣州、郎溪、广德、宁国、绩溪与周边的高淳、溧阳、宜兴、长兴、安吉、临安等分别签订了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工作协议,共同开展水阳江、梅溧河、泗安河等跨界水体综合治理、边界区域自然保护地环境执法。

       宣城市还根据长三角区域固废危废排放特点,按照《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联防联治实施方案》,加强区域联防联治,合力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2019年至今,宣城市与杭州市、湖州市共同办理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45起。近3年来,郎溪、广德与长兴、安吉、溧阳、高淳等地共开展联合执法检查60余次,累计取缔非法作坊25家,共同处理信访问题20余起,联合召开会商会议10余次,有效保障了省界周边环境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宣城市宣州区与南京市高淳区建立了定期生态环境执法合作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对固城湖水源地进行巡湖检查,两地交通运输部门密切协作,对芜申运河沿线开展重载船舶航运管控。同时,编制完成跨界水体水阳江、梅溧河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切实防范区域环境风险。

       宣城市还在与南京市、杭州市、湖州市签订联防联控协议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提升“溧—郎”“溧—广”生态环境联合执法经验,探索建立了“一地六县”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并针对区域共性环境问题同步完善区域环保联合执法互督互学长效机制,开展互督互学研讨,推动形成区域生态环境执法合力。同时,积极探索统一规划、统一规则、统一建设、统一协调的“四位一体”新机制,强化规划、标准、监测评价、执法监督等方面协同统一,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一致化,建立共管共治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周明助,安徽省宣城市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洋垃圾治理的挑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洋垃圾治理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沿海城市人口多,海岸线绵长,海湾和海滩垃圾绕岸垃圾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