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强化环保管理 聚焦科技创新

时间:2023-12-13 14:40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王佳强 刁微之 段

字号:TT
       中国铜业有限公司所属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冶研院)坚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环境保护贯穿科研全过程,坚持“科研+产业”发展,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各项目标举措落实落地,走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

公司概况

       昆明冶研院始建于1953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省创新型企业,是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的依托单位,拥有云南省选冶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4个省级科研平台,具有CMA、CNAS、岩矿测试甲级、土壤详查、固废鉴别、司法委托检测、环境监测乙级等18项资质。拥有先进的大型设备仪器和工程化能力较强的中试及生产装备200余台套。70年来,昆明冶研院承担了阿波罗号月岩矿物学研究等科技(科研、设计、开发、成果推广)项目近3000项,35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省级奖励,依托科研成果建成260余个工矿企业或单项工程,为云南地方经济和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昆明冶研院从文化与领导力,环境因素识别与管控,目标、机构和职责,制度化管理,能力、培训和意识,过程控制与达标排放,环境隐患排查与治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持续改进九大方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运行机制,全方位提升环境管理水平,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科技创新,助推有色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昆明冶研院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助推有色行业绿色发展。紧密围绕国家有色金属发展战略需求,针对有色金属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围绕云南省重大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复杂难处理低品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过程节能减排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致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和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针对复杂难选高含泥斑岩铜钼矿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研发了高海拔高含泥铜矿物原浆直接浮选技术、伴生钼矿物表面各向异性协同捕收技术、微细粒铜钼高效分离界面调控技术,解决了普朗铜矿高海拔高含泥的技术难题。该技术提高了复杂难选高含泥斑岩铜钼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了铜钼矿石绿色高值利用。促进了新技术、环保药剂在有色金属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示范和引领作用突出,整体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入选国家《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年版)》。

       针对我国锌冶炼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冶炼能耗、危废渣处置利用、机械自动化等方面的共性技术难题,产学研联合,经过多年的持续科技攻关,在锌冶炼富氧关键技术应用、冶炼渣资源化利用、新型极板成套技术开发及装备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较好地解决了锌冶炼过程中多项重大科技难题,实现了锌冶炼清洁生产与提质降耗。该项目在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铜锌业股份有限公司、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等铅锌冶炼企业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共新增销售额69.66亿元,新增利润8.47亿元。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磨矿过程增产降耗提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技术,在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矿业分公司等多家矿山企业获得应用后,处理能力提高5%-20%,能耗降低5%-10%,为企业新增经济产值超过2.3亿元。

       近三年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中国铜业有限公司的统筹部署下,成功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跻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行列,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质检站入围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验室,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2项,其中一等奖6项,授权专利46项、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40余项。选矿研究所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两人获“中铝集团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未来,昆明冶研院将围绕科技创新“主力军、主战场、引领者”的战略定位,胸怀“国之大者”,树牢“打铁必须自身硬”的信心和决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全力做强专业研究院,打造有色金属铜铅锌“地采选冶材”全产业链原创技术“策源地”,为中国铜业有限公司和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有色金属资源与关键金属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开展有色金属关键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非常规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冶金强化与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瓶颈攻关,形成强化冶金新技术全球创新高地与人才培养基地,引领世界有色冶金科技进步。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