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陈伟:咬定“扬尘”不放松

时间:2023-12-13 15:55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秩名

字号:TT
陈伟 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四大队副大队长

       陈伟,山东省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业务骨干,先后在《中国环境报》《大众日报》《中国环境监察》等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扬尘治理文章。2009年年底,他从武警山东省总队机关转业到济南市环保局,后被分配到局属环境监察支队负责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2014年,济南市因环境空气质量问题被原环境保护部约谈。当年10月,济南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督查组和宣传组。当时,对济南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污染物是PM10,而扬尘正是PM10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济南把扬尘治理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首选目标,而陈伟有幸被抽调到市大气指挥部督查组工作。那时的主要工作是到全市的扬尘污染源现场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再移交属地区县政府和相关市直部门处理,或者与媒体记者一道对扬尘污染严重、久治不改的区域进行现场采访、拍摄和曝光。

       2015年9月9日下午,根据市局主要领导的安排部署,市大气指挥部督查组、宣传组与记者一行9人到扬尘污染严重的市中区陡沟街道进行暗访。当他们进入陡沟街道大庙屯村时,发现一辆辆渣土运输车满载渣土,拖着一条条“黄龙”,呼啸着向村西南方向驶去,滚滚尘土迅速弥散开来,徐徐撒落到道路两侧的花草树木及空地上。陈伟一行人一路紧跟,拍到了不少效果很好的扬尘污染视频资料。

       由于后方地势过于颠簸,陈伟一行人下车沿崎岖的土路走过去,发现有几辆正在卸土的渣土车,想去做现场采访报道。然而暗访行踪不慎暴露,渣土车带起大量扬尘迅速“逃离”现场,同时有两名男子上前阻拦驱赶。见此情形,陈伟亮出执法证,对方试图暴力抗法,直接动手要抢摄像机。小组联手迅速制服一人,这时另一名男子捡起地上的砖头想砸人,陈伟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出手迅速制服并大声说道:“我们是来执法的,你想暴力抗法吗?”慑于法律的威慑,男子不自觉地松开了手。

       为避免矛盾再次激化,防止事态失控,陈伟一行准备离开现场并报警。然而一群暴民紧随其后砸坏车辆并殴打执法人员,面对情绪失控的暴力抗法者,陈伟始终坚持文明执法的底线,整个过程未做任何还击,避免了冲突的进一步恶化。

       事后,同行人员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陈伟一度陷入昏迷,在同事的护送下前往医院就医。济南市立五院医护人员对陈伟施行了紧急手术,他头顶有一条近10cm长、0.5cm深的伤口,鼻梁骨被打骨折,浑身上下还有几十处青淤和红肿。

       陈伟一行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记者将此事报道后,立即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并展开评论。2015年9月10日上午,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批示:对这起恶性违法犯罪案件,要依法从快惩处,尽快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抓住其典型示范影响,教育全省各地。9月10日下午,时任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批示:严肃、严处、严惩暴力围殴执法者。如涉及涉黑或背后黑恶势力,彻底干净打掉。9月12日,时任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批示:要以此次事件为反面典型案例,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保障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对违法者要依法严肃查处。9月14日,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强化公安环保联勤联动切实做好环保行政执法保障工作的通知》(鲁公通〔2015〕255号),要求严格落实公安环保联勤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公安环保联合执法工作,严厉查处妨害环保部门依法执行公务行为。后来,暴力抗法者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2015年国庆过后,陈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多年以来,陈伟在工作中敬业有为,实干负责,坚持文明执法,深受民众好评。此次事件发生后,同年11月初,济南市在全国率先成立由环保、公安和媒体记者组成的大气污染防治“24小时巡查监督组”。陈伟主动请缨担任小组长,继续自己热爱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在后来的巡查监督过程中,虽然也遇到过一些不配合的情况,但因为有公安“保驾护航”,陈伟等执法人员再也没有遇到过暴力抗法的行为。公安参与环保执法,不仅有力保障了环保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大大增强了环保执法的力度。

       陈伟时常想:为了自己钟爱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虽然个人受了点伤、流了些血,但却因此直接推动公安与环保部门建立起了联勤联动工作机制,从这个角度讲,他的鲜血没有白流,受伤也很有价值。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

低碳中国,有你有我

低碳中国,有你有我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入选2022年百名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