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充满诗意的生态文明教育

时间:2024-04-15 16:05来源: 中华环境作者:陈维道?李亚兰

字号:TT
       “生态文明诗化”是以诗歌教学或诗歌化的语言引导学生对语文、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态文明相关的人和事,特别是个性化生活、学习体验进行表达,从而增强生态文明启蒙意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策略。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发展新阶段所需贯彻的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态文明基本宗旨已成为课程思政重要内容。小学各学科教材中生态文明相关的内容比较丰富,语文、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传承爱党、爱国、爱家乡等红色基因。因此,生态文明诗化教学策略在培养生态文明理性认识基础上的实践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对课程思政和生态文明教育多重融合的认识

       生态文明教育是各学科课程思政立德树人重要任务之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落实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汇聚优质课程资源、丰富社会实践资源、用好数字化资源平台、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从娃娃、青少年、家庭、学校教育抓起,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程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在一系列顶层精神引领下,生态文明相关教育策略也应运而生。生态文明教育与语文、道德法治课教学等相融合并,施以诗化策略可达到多向整合、多向收获的效果: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部值得歌颂和探究的壮美诗歌;诗歌本身蕴藏的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要素值得传承;中国传统诗歌的重情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诗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起到渗透作用。因此,生态文明教育诗化策略发挥校园美育功能、产生心理共鸣,在诗歌诵、仿、创中协同发展了学生生态文明表达的语言能力,增强环境意识,丰富环保知识,让教育维度多向化。
 
充满诗意的生态文明教育诗化策略方法举要

       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中深刻体悟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富有诗意,是生态文明教育诗化的样本,更是精神引领: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再听,“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把这些诗意的话语同学生分享,还可以开展主题诗化班队会,让引领精神在学生的心灵扎根。例如,教师写赞美巢湖青山、绿水的诗,展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湖上风光,并引导学生围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母亲湖”这一主题写儿歌。把“习语”诗化为学生内心情感,使生态文明有更精髓的表达。

       从中国诗歌发展中借鉴汲取文化精华

       从上古歌谣到《诗经》、汉乐府民歌、五言古体诗、七言古诗,唐代诗歌高峰,宋、清诗歌继承发扬,其间的体裁、题材和创作手法都对生态文明教育诗化有借鉴作用。中国诗歌历史长河中的“诗缘情”“诗言志”贯穿始终,无不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宇宙的感受和看法,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体系。其中关于神州山河田园的赞美、诗中有画的描写,关于天人合一理想境界创造,都有着独特的风貌和文化价值,是广大教师开展生态文明诗歌创作与生态文明诗化教育不可缺少的文化支柱。

       汲取古诗精华的同时,将其与现实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从而增强保护环境认同感是必要的策略之一。古代虽没有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但“天人合一”自古就是一种愿景、信仰,古诗中所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应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中传承并创新发扬。教学借经典诗文诵读创设氛围,并展示现实美景,形成课内外资源呈现合力,可以启发学生写诗歌,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性,增强古诗教学的多彩性。还可以以自然元素为内容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朗读,讨论花草树木的特性和作用,布置绘本古诗等作业,将生态文明、古诗学习、语言发展紧密融合,产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综合效应。

       以生态文明诗歌创作行动影响学生

      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震撼力,更具有节奏性美感、通俗易记忆、可诵读等优势,有显而易见的生态文明教育作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实践证明,若教师能写一首首生态文明的好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在生态文明的美丽境界中自我成长,那么,不仅产生了诗歌语言的向心力,更产生了生态文明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锤炼诗歌能力写好生态文明诗歌,实践证明要从以下方面努力实践。

       坚持在教学中、在生活中创作生态文明诗歌,以生态文明诗歌的持续传播熏染学生唤醒意识。教师创作生态文明诗歌,通过班级或课堂传播到学生群体,以产生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效应。诗歌通过班级课堂传播的方式是多样化的:纯文字诗歌、抄写传播、黑板报刊载是一种传播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校园多媒体广播、多媒体形式的诗歌展示也成了有效的传播手段。电子报、电子书、微视频等传播方式通过视听结合,能产生强烈的冲击效果。多种方式传播生态文明诗歌,可以构建多维唤醒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氛围。

       此外,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还可以指导学生写生态文明小诗,抒写对自然保护的纯真愿望。例如,指导学生以自然元素为题写童谣,课内外相互整合,丰富语文学习内容,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天地。
总之,教师需以提高自身语文水平、提高道德修养、提高生态文明表达能力为方向进行诗歌创作,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不仅提高了语文素养,更提高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品位,对学生生态文明启蒙有益,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有益。

       把自然之美教育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语文教学在完成基本教育目标基础上,可以开展“以人拟树、拟花”等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例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花卉,再让学生把身体当树干,胳膊当树枝,“以人拟树”拍摄成照片在班上呈现共同欣赏,并撰写赞美花卉的儿歌、短句等自文本。拍摄的过程是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的机遇,而课堂上对学生照片的展示、欣赏、赞美,把自然之美融入学生内心深处,产生了审美迁移力,更把生态文明意象化根植于学生心田,强化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态。

再如,教师围绕花卉的美和作用创作起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接句,在师生互动中生成丰富多彩的句子,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如上图是师生共赞玉兰树所写的小诗:“名字叫玉兰,花开鸟做窝。叶皮治头痛,春来巢城香。”物象美融入意象美产生了广泛、强烈的心理共鸣效应,拟花行动提高了热爱环境的生态文明语言表达能力。

 
从巢湖地域传统文化学习古人生态文明智慧

       生态文明“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的美景在神州大地和环巢湖生态文明建设中俯拾即是,在有巢氏等地域传统文化活动中也可以开展生态文明相关主题教育。例如,带领学生学习成语“构木为巢”,引出巢父的形象;然后师生共同学习韩非子的《五蠹》原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模拟表演或想象先民战胜恶劣生存环境的英勇事迹和无穷智慧;再与当下巢湖、裕溪河等美好环境进行比较,从而展现在党和国家建设美好生态文明号召下的环境巨变。学生们自主编写小诗表达对巢父的敬仰、对巢湖的歌颂,更表达了对新时代金山银山美好世界的赞美。

       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而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从小学抓起被编排在各个学科教学内容中,成为各学科教师课程思政实践立德树人的重要部分。通过充满诗意的生态文明诗化教育实践,以诗歌的美,把爱党、爱国、爱家乡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科教育等融为一体,产生多向收获的整合性效果。生态文明教育的诗化策略实践创新发掘了诗歌中生态文明教育的要素,引导学生以小诗的形式表达生态文明观察和感悟,美育熏染作用极强,实现了培养人文素养与生态文明素养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

充满诗意的生态文明教育

充满诗意的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诗化是以诗歌教学或诗歌化的语言引导学生对语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