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南京绿石以小克大

时间:2015-10-15 12:11来源: 未知作者:李春华

字号:TT

 
    十四年前,2001年9月16日,绿石成立一年多,在填写清华NGO研究所的调研信时,几个骨干志愿者决定把那天作为绿石的一岁生日,算到今天,绿石已经成立十五年了。如今的绿石,致力于通过公众参与解决江苏省的工业污染问题,每年干预数十家企业的污染行为。从一个学生环保社团,到拥有8个专职员工的环保NGO,绿石究竟走过了怎样的一条路?

诞生:从讨论版到支持型社团
   
吴昊亮是绿石最早的发起者,1997年他考入南京大学,大三下学期到大四期间,他开始策划一个大型环保宣传活动“绿色奥运”,这个活动联合了南京十几所高校的学生社团,可谓声势浩大。这次活动也让吴昊亮认识到,大学生社团普遍缺少资源,且各自为战,如果能够把这些组织整合在一起,实现各种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就好了。于是,“绿色石头城”便应运而生了。最初,它只是西祠胡同(本地的一个社交网站)上的一个讨论版,后来变成一个社团,到2004年才正式改名叫“绿石环境行动网络”。
    当时的绿石一直坚持在为本地的高校环保社团提供发展支持。从论坛到军校,再到小额资助,那时在南京,环保社团一片百花齐放之景。后来,绿石又把目光投向了全国,先后启动了绿石基金和青新伙伴计划两个项目,为很多青年环保组织的发展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绿石创始人之一吴昊亮在2005年接受访谈,他的社团已从学生组织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化的环保民间组织了。有完备的理事会制度,有每年几万块钱的资金流量,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并按照国家规定完成了登记注册,买下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绿石成为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是中国做得最好最强的学生环保团队。
    2006年开始,绿石启动了长江南京段水环境保护项目,这个项目帮助绿石招聘了第一个全职员工,更重要的是,它让绿石从一个关注青年发展的平台性组织,开始探索干预本地的环境问题。
    麦子,是绿石的第一位专职人员,他当时的职位是“绿石水项目官员”。麦子做了两年水项目,第一年,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利用暑假来到南京,跟着他骑车或徒步,沿着长江做实地调研。但更多的时候,是他一个人骑着单车去跑。
    长江南京段,起始于江宁铜井,结束于栖霞龙潭,全长百来公里,他不知骑了多少趟,最终摸清了生活用水取水口37处,工业废水排放口270个。
    2008年,麦子离开了绿石,长江南京段的调研项目也停止了。为什么停止?一方面是没有专职的情况下,单靠学生志愿者没有办法完成常规调研;而另一方面,除了找到这些排水口、拍照、做展览,绿石实在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那时,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还是非常冷僻的词汇,更没有微博微信做“战场”,这样没有结果的投入让绿石的学生志愿者们陷入无限的迷惘。
    好在2009年,随着青新伙伴计划的成功推出,把绿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青新伙伴是中国青年环境社团发展支持项目第三期,取环保青年的“青”和公益新人的“新”,通过培训和实践,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环保公益的新“伙伴”。项目历时18个月,从南京、天津、重庆到郑州、西安,先后有63位学员参与,项目结束后,15人加入环保公益机构专职工作或实习。伙伴们都说,从来没有哪个培训能做到,项目结束一年后,大家仍然在积极讨论分享,项目官员说做文集,学员一呼百应。到今天为止,青新伙伴计划仍然被认为是最成功的青年环保人才的培训项目。

转型:做理性客观的机构
   
从最强的学生环保团队,到最好的环保人才培训项目,如果不出意外,绿石似乎能在青年发展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然而,2010年,因为长期资方的项目重点发生了改变,青新伙伴计划断粮了。那个时候,支持人才发展的项目很难筹到钱。绿石陷入了发展历史上最大的财务危机。
    于是,绿石只能一边做“不花钱”的项目,一边寻找机会实现突破。
    2010年开始,IPE等中国的二十几家环保NGO开始联合推动IT产业加强供应链的环境管理,缓解重金属污染问题。在当时推动的29个IT品牌中,苹果公司一直无视环保组织的调研和诉求,坚持不披露不合作的态度。2011年,环保组织对苹果在华供应商进行了大量调研,并连续召开了两期发布会,终于敲开了苹果的大门,最终成功推动苹果在供应链环境管理上做出了重大转变。
    在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中,绿石充分发挥了本地优势,对苏州地区的几家供应商进行了调研,并与污染受害社区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持续关注他们的情况,并借助媒体的力量,帮助社区居民解决问题。这件事也为绿石参与本地工业污染防治打响了第一炮。
    整个2011年,从为苹果清毒到梧桐保卫战,再到成功干预南京癌症村,绿石在行业里“刷足了存在感”,也吸引了很多资源,顺利度过了财务危机。
    也正是这次危机,迫使绿石做出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转型,由一个平台型支持型的青年机构转向专注于“通过公众参与解决江苏本地工业污染问题”的社会化环保NGO。很多人不能理解绿石做出的这个选择,毕竟,在当时,绿石军校、青新伙伴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如果仅仅是筹款的问题,再找其他资助方就是了。
    其实,在绿石内部也有着激烈的讨论,就在大家争执无果的情况下,创始人的一番话结束了所有的争论,“培训这件事,如果有一个专业性强、资源多的机构出现,绿石很容易就会被取代,但做一个在地机构,随着时间的积累,人和环境的发展,我们的核心优势只会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中就像一棵树一样,根会越扎越深,生命力也会越来越旺盛。”
    于是,2012年开始,工业污染防治成了绿石的关键词。
    然而,转型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过去,绿石的核心资源是高校环保社团,是几百位参与过绿石项目的年轻人,可这些资源对工业污染防治来说,似乎没什么用,一切要重头开始。在当时,绿石其实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工业污染这样一个如此复杂的问题,绿石既没有专业的知识积累,也没有获得政府支持,更没有思考好机构回应问题的核心策略,一直到2013年底,绿石只是在信息公开、环评、绿色供应链等话题上做各种尝试和探索,工作慢慢陷入困局。
    就像创始人说的,在地机构的核心优势是会随着时间积累越扎越深的。转型的前两年,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绿石却慢慢积累了很多重要的资源。因为持续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绿石几乎和江苏省内区县级及以上的环保部门都打过交道,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从不知信息公开为何物,到能够主动披露环境信息,现在更是主动找绿石希望探索如何更好更全面的公开环境监管信息,这个变化是巨大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也逐渐了解到,绿石是一个理性的、客观的民间环保组织,是可以成为解决本地工业污染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
    同时,越来越多企业的大门也开始向绿石敞开。

专注:致力于解决工业污染
   
2014年11月,绿石在分析了江苏省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发布平台上的数据后,向其中未公开自行监测方案及疑似问题较大的84家企业寄出了提示信,随后,38家企业公开了自行监测方案,20家企业对超标数据进行了说明,5家企业承认存在问题,并公开整改时间表。而这样的结果,在几年之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在工业污染防治这个议题上,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这是绿石一直在坚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2014年底,在SEE劲草同行项目导师的帮助下,绿石完成了一次非常重要的项目讨论,确定了工业污染的核心项目——绿邻共建计划,为江苏省工业企业(及工业集中区)提供个性化环境治理方案,协助搭建政府、企业、社区、NGO多方参与的共治平台,使企业合规排放、信息透明,推动企业在社会监督下进行环境整治,最终实现环境友好。
    “最后讨论出来的这个结果,让人好兴奋,有种摩拳擦掌的感觉。”绿石的专职员工在经历了五天魔鬼式的讨论后,反而更精神了。毕竟,在国内,环保民间组织还都是以做监督为主,找问题,提意见的不少,但真正敢于去做解决方案的却不多。
    2015年初,绿石就开始了在绿邻共建计划上的试验。他们对连云港灌南县的一个工业园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全面调研,制作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递交给了江苏省环保厅和工业园管委会。3月,在环保厅的协调下,省市县三级环保机构人员、灌南县副县长、园区领导、企业领导、媒体代表和绿石坐到了一起,就报告中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并讨论后续整改计划。
    6月,在与园区管委会进行了几轮沟通之后,绿石带领环境管理的专家进入园区三家企业,开展了第一轮的环境审计,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案,也为园区提供了全面信息公开的操作方案。8月,绿石又一次进入园区,与管委会达成后续的合作计划,这份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园区十余家企业的环境审计工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要待在园区里开展工作了。
    发现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公开整改计划,组织公众持续监督,这是绿邻共建的核心逻辑,这个逻辑也获得了很多专家的支持,现在已经有很多专业人士加入绿石的队伍,作为外部专家和绿石一起帮助企业进行环境审计。
    对于绿邻共建,绿石的同事们都显得非常有信心,但他们也很清楚,“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唯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绿石的人总说,作为一个环保NGO,他们最大的使命是用最小的资源投入撬动最多的社会力量,去解决最实际的环境问题。希望,这块绿色的石头真的可以成为一个支点,撬动工业污染问题的解决。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