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执法监察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执法监察 > 舆论监督 >

辽宁气象部门构建“1+4”式现代化预警业务发展模式

时间:2023-11-20 16:54来源: δ?作者:wxc

字号:TT
       11月5日至6日,辽宁省出现大范围雨雪寒潮大风天气,局部出现暴雨、暴雪,全省气象部门提前发布预警信号325个,为地方政府科学指挥、及时应对提供了决策依据。

       这得益于辽宁省气象局自2022年启动暴雨预警信号调整试点工作以来,以有效性评价为牵引,不断推动省级短时临近预警业务标准精细化、技术支撑化、流程高效化、管理实效化,构建起“1+4”式现代化预警业务发展模式,成效显著。

修订评价方法 用好全新考核“指挥棒”
       
       “过去,我们的考核指标更强调预报准确度,现在,以预警信号服务效益为导向,考核指标科学兼顾准确度和提前时间,引导基层预警业务理念从‘过程来了再发预警’向‘过程来前就发预警’转变。”辽宁省气象局科技预报处孙秀博表示。

       依托2021年创新发展专项科研成果“暴雨有效性评价及综合检验评估技术”,辽宁省气象局根据不同等级暴雨特点,分等级制定评分公式,将预警信号发布提前时间和发布时刻雨情实况纳入评价参数,修订与“1小时预警局地强对流天气”精准预报发展方向匹配的有效性评价办法,并将其作为对基层预警发布单位的业务考核目标。

       为更好发挥新评价方法的“指挥棒”作用,辽宁省气象局开展精细到市、县的定期逐月滚动预报和重大天气过程实时预警信号质量通报,跟踪式督促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努力提升预警信号有效性。

强化技术支撑 把握精细化服务“风向标”

       作为中国气象局第一批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业务能力提升的试点省,辽宁省气象局于2022年4月启动暴雨预警信号调整试点工作,综合考虑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城市气象防灾减灾需求等,最终选定6个市县作为试点。

       经过2022年汛期检验,调整后的暴雨预警信号科学性、实用性明显增强。以丹东为例,预警信号数量较过去3年平均减少了14%,没有出现“有灾害无预警”的情况,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2021年同期减少86%。

       在此基础上,2023年,全省14个市辖区52个县科学修订了本地暴雨预警信号标准,全省暴雨预警信号精细到乡镇、街道,防御提示根据发布时段和各地灾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实现全省预警信号从“全省一致”向“一县一策”转变,空间精细度提升50%至66%。

       这背后离不开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5部X波段天气雷达和社会化观测数据共享机制建设,省气象局组织研发基于新一代雷达资料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强对流、局地暴雨智能识别追踪和外推预报技术,并将多源融合实况资料和雷达卫星客观诊断实况产品应用于预警信号质量实时检验业务;不断提高预警业务平台集约化、智能化水平,实现预警信号产品一键式制作、极端降水实时监测报警、预警信号实时检验,将预警信号制作、发布速度从5分钟提升至1分钟内,为防灾减灾救灾赢得时间。

优化预警流程 让“发令枪”响得更及时

       除了提升预警业务的“硬实力”,辽宁省气象局还致力于提升预警服务的“软实力”,将预警业务划分为日常预警、橙红色以上高影响天气预警、可能产生历史极值的致灾性极端天气预警、突发山洪等四个场景,建立健全包括极端天气预警在内的一系列省市县协同预警业务流程,构建了场景式标准化预警业务,并不断完善递进式服务机制和省市县协同的直通式“叫应”“叫醒”机制。

       工作效益在今年汛期已显现。7月7日,北票市马友营乡北平房村出现弱龙卷风,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协同联动,提前44分钟发布龙卷预警,取得较好的服务效果。也是在当日,锦州市黑山县出现特大暴雨,县气象局提前1小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及时“叫应”地方政府领导,成功转移45户86人。8月13日,台风“卡努”影响辽宁期间,庄河市气象局提前两小时发布预警信号,地方政府紧急开展“三停”工作,顺利转移5.38万人。

       今年汛期,辽宁各地气象部门发布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开展直达责任人的临灾“叫应”645次,有效支撑地方防灾减灾工作。未来,辽宁气象部门将不断探索求新,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