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自然生态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生态 > 人与自然 >

我与滇金丝猴的不解之缘

时间:2021-06-16 15:39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魏行智

字号:TT
图为滇金丝猴。魏行智供图

  我是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滇金丝猴保护项目志愿者。2013年初,我来到滇金丝猴的栖息地——老君山。从26岁到34岁,我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大山里的滇金丝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从事这项工作前,我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很憧憬。我的老家在河南,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没有大山、没有森林,所以对大自然里的工作充满了好奇。当时,我申请了志愿者的工作,原计划体验几个月,没想到一干竟然是8年。

  作为全职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我负责项目协调,跟踪滇金丝猴保护项目的执行、对接巡护员等。后来,工作扩展到巡护工作规划、数据分析、监测计划实施、生物多样性调查、公共关系维护、项目申请、自然教育、公众参与以及开展山村的社区发展工作等。但志愿者没有工资,只有些补助,以前是一个月2000元,这两年涨到了3000元,仅供温饱。

  记得刚开始工作时,我每个月过半的时间都在大山里,跟着巡护员一起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原始森林里工作。我来自平原,一开始在高海拔缺氧环境里很不适应,在大山里跋涉,走几步就开始喘,腿部力量也跟不上,很快腿就又酸又疼。巡护员都很照顾我,放慢脚步等着我。

  我们工作的地方叫老君山,位于横断山腹地。这里是被地壳运动挤出来的高山深谷,山特别高,谷也特别深、特别陡。

  在大山里穿行非常辛苦,常常是翻过了一座山到山谷,前面又有一座大山。

  滇金丝猴经常在树上活动。他们的跳跃能力很强,翻一座山只需要几分钟,在森林里树下经常是哗啦哗啦就一群过去了,一晃眼就跑出去两公里。

  但我们不行。我们从谷底爬上山就得一个小时,手脚并用,爬到山脊上,就躺在十多厘米厚的苔藓上大喘气。苔藓很软,像床垫,森林里也很安静,只有风吹着杉树林的沙沙响和远处传来的鸟鸣、野鸡叫,特别舒服。从山坡下到谷底倒是不费体力,有时只要几分钟。但坡很陡,一边下滑,一边还得拽着旁边的竹子和树枝。记得有一次,我误抓了一棵满身是刺的树。你可以想象那种感觉吧。后来我知道了它的名字,叫檧木。从此以后绕着它走。

  跟踪监测滇金丝猴是项技术活,只有有经验的巡护员才能发现猴子的踪迹。记得我们第一次遇到猴群时,巡护员指着对面的山上说:“猴群在那儿。”

  当时距离猴群大约有一两公里,我远远地仔细看,就是看不出来,直到注意到树枝在动,才发现一些隐隐约约的小白点。我们随即下山谷、上山坡,悄悄地到了猴群下面。猴群大约是看到了有人来,马上就安静下来,不动也不发出声音。我们抬头,只看到层层叠叠的森林,根本看不到猴,要不是护林员有经验,哪知道这里有几百只滇金丝猴呢。这时,一只小猴子奶声奶气地叫了,估计是刚出生没几天,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安静的森林里,只有小猴子的叫声,仿佛一个小婴儿在呼唤妈妈,非常动听。

  到了雨季,在森林里巡护最考验人。巡护员经常需要跋山涉水。高山上的河水沁着寒凉,很多地方没有路,或者路被淹了,我们就在河里蹚着水走。一不小心,还会滑倒。我侧摔过,摔趴在水里过,也向后摔躺在水里过。每天在山里跌个几十跤,很正常。很多巡护员年纪大时,都有风湿之类的疾病,可能与这个有关吧。

  山上的冬天更冷。雪压弯了竹林,挡住了路。脚下的雪没过膝盖,鞋子一会儿就湿了,非常冰冷。走一步,竹子上的雪就落一片,落在脖子里透心凉。我们冬天睡在四处漏风的巡护站,我裹了5个睡袋才不觉得冷,但是很重。

  一线巡护工作非常艰苦,但这项工作很有价值。我不是学林学专业的,却非常有幸,参与了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跟着中国科学院、云南大学的专家们在野外工作。这期间,通过自学和野外实践,我掌握了很多动植物知识,尤其是有关高山植物的。8年间,我收集了超过58万条动植物照片和视频等信息,数据量超过1.2万G,为丽江和横断山南部区域,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

  这期间,我也越发深入地了解了这个地区,从梅里雪山的冰川到怒江干热河谷,从玉龙雪山的原始森林到纳帕海黑颈鹤栖息地,从长江第一湾的碧水到哈巴雪山5000米的蓝天。这里不仅有滇金丝猴,还有绿绒蒿、报春、杜鹃和雪兔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兰花和野百合,美丽且珍稀的鸟类。这里多元的民族文化、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褶皱”的横断山脉和三江并流、地质奇观与天文星空,让人越往深处了解,越发现它是个大宝藏。

  我们被这些缤纷美丽的物种吸引而来。一些独特美丽的生物依然静默在深山无人识,还有一些没来得及被人发现就灭绝了。

  我希望,有更多人和我们一起,走进神秘新奇又妙趣横生的大自然,关注自然里的物种,保护好它们,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