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法制园地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法制园地 > 专家说法 >

透视《2022 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③ 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时间:2023-07-19 16:35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作者:叶奕宏

字号:TT
       《2022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2年气象服务水平指数为80.7,较2021年增长4%。通过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气象部门面向重点行业部门和公众新需求开展分众式气象服务,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全面保障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防灾服务指数为87.7,较2021年增长2.1%。2022年,全国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7.7%,全国预警满意度达93.7分。

       在机制上,中国气象局已与12个部委建立联合会商、预警、应对机制;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位推动以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规范化、标准化;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机制、递进式气象服务业务在各地均已建立。

       在渠道上,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汇集了17个部门82类预警信息,最短在3分钟内可将预警信息送达应急管理责任人;各地也先后建成高级别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有效缩短预警信息传播时间。


       气象部门还与广电、工信部门联合,试点开展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成果正向全国推广;面向全国150万名快递小哥、200万名卡车司机、300万名农机手开展定制化预警服务,广受好评。

       生产服务指数为71.9,较2021年增长3.7%。针对农业农村、交通运输、能源等气象高敏感行业,气象避灾减损、赋能增益的作用日益突出。

       助力丰产丰收,中国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持续丰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产品体系,创建15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推动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多点开花;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覆盖全国10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振兴跑出“共富”气象加速度。

       守护交通安全,中国气象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开展的省级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成效初显,2022年提升综合经济效益23.78亿元。

       聚焦能源保供,中国气象局先后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央企开展合作,夯实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基础;风能太阳能资源预报时效已提升至14天,预报精度和准确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添彩绿水青山,中国气象局持续提升“天然氧吧”等气候资源品牌影响力,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日出、彩虹等气象景观预报,推动优质气候资源禀赋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

       赋能营商环境,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技术体系基本建立,2022年完成790余项相关业务,服务效益再创历史新高。

       公众服务指数为93.7,较2021年增长4.2%。去年以来,气象部门优化服务产品1019种,开展气象服务数字化试点建设,探索基于用户位置和应用场景的智慧气象服务;倾力打造国家级气象服务融媒体平台,改版电视气象节目;坚持“一过程一策”,国省联动,逐步形成响应迅速、组织有力、布局合理、流程规范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局面。2022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信息的便捷性、准确性评价分别为96.3分、83.9分,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80.8%。

       生态服务指数为70.1,较2021年增长2.5%。在不断对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中,气象部门逐渐形成地空天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防洪调蓄等方面,针对植被蒸腾和水面蒸发等气候调节功能,面向风、光、云水、植被等生态气候资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态服务、保障、论证、评估能力,并依托国省两级生态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不断向基层延伸。国省两级气象部门协同开展的植被生态质量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价,也正在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指数为79.3,较2021年增长5.5%。各地聚焦需求科学调整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布局,推动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覆盖三江源、祁连山、丹江口、白洋淀等近四分之三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近一半的大中型水库,成为补充生态用水、扩大湖泊湿地面积、促进草地生物量稳定的有力支撑。目前,全国年均增雨面积为522万平方公里,防雹面积扩大至65万平方公里。

       服务效益指数为90.4,较2021年增长6.7%。近五年来,全国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呈上升趋势,2022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93.0分,创历史新高。2022年,气象服务为超过五成的公众避免或减少过一定的因灾经济损失,其中避免损失在一万元以上的人群比例达5.5%;气象信息为我国城市公众挽回因灾(气象灾害)损失约328元/人,为农村公众挽回因灾损失约544元/人。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