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公众参与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公众参与 > 先锋人物 >

榜样·走近预报员|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胡春梅:将天气预报视为“艺术作品”

时间:2022-01-17 16:35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作者:蒲希

字号:TT
  在重庆市第六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公布的175名重庆市先进工作者名单里,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胡春梅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些年,“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西部优秀青年人才”……一个个光环聚焦在她身上,让人忍不住想探寻这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密码”?胡春梅给出的答案是:把天气预报视为“艺术作品”。

  高“美商”首席

  电脑旁,胡春梅正忙碌制作当日的服务材料,一头短发透着干练,衣着得体而优雅,桌上一字排开的气象专业书籍旁,一本厚厚的《艺术的故事》摊开着,已阅读过半。

  “‘人是木桩桩,全靠花衣裳’,这是小时候我外婆常说的一句话。”胡春梅笑道,“我从小就喜欢美的东西,虽然没有从事艺术工作,但在我眼里天气变幻莫测并充满美感,而天气预报就是我的‘艺术作品’。”

  这似乎就是胡春梅身上的特质,专业严谨又不失文艺气息,两种特质在她身上完美融合。

  “胡姐姐不但教我们熟悉业务流程、分析天气系统、建立预报思路、学习气象要素预报技巧,还会提一些超出常规的‘小要求’。”预报员王志毅说,“我们画图时,她要求我们不光要做到精准,还要好看,具有美感。”

  每次进行中尺度天气系统分析的时候,胡春梅都会要求预报员在科学的原则范围内将天气图尽量做得美观一些,线条要流畅光滑,在梯度变化上不显得突兀。然而一张天气图落区分散,时区叠加,一画就是几十甚至上百根线,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每次达不到胡春梅的要求时她都要亲自演示,力求达到完美。



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胡春梅工作照

  练就过硬实力

  精益求精源自专业自信。她坚持内外兼修,是台里的“业务标杆”。

  在第三届和第四届重庆市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大赛中,胡春梅获得多个单项奖,其中包括第四届竞赛个人全能第一名;2019年和2020年重庆市气象局预报质量一等奖等。她还担任了汛期多场区域暴雨过程的决策服务材料主笔撰写工作,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兵”。

  2021年8月7日至9日,重庆市迎来了第6场区域暴雨天气过程,4个观测站降水量超过250毫米,255个站超过100毫米,多个站点降水量出现了历史极值。但在这之前,却发生了小小的波折。

  不爱按常理出牌的西南涡行至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一带便停滞不前了,预报的暴雨迟迟不来,一时间网络上质疑声四起。那时胡春梅刚接班,作为经验丰富的预报员,她和同事们经过分析会商,认为水汽条件充足,需等北侧冷空气加强、且南侧副热带高压减弱后,西南涡才会缓慢影响到重庆地区,由此坚定了之前的预报结论。果然,下午一时左右,这个“慢性子”的暴雨席卷而来。

  事实上,暴雨是胡春梅的重点研究对象。她参与了多项重庆暴雨预报技术研究,通过开展西南涡暴雨的天气学分型和物理量特征分析,建立了暴雨天气学概念模型;开展重庆区域天气分型的多模式降水检验评估,对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有重要意义。她还主持参加了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重点业务建设项目,其中重庆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曾获2015年度重庆市气象局气象科技工作奖二等奖;此外,胡春梅还带头研发了紫外线等级客观预报系统,使重庆市紫外线预报质量排名全国前列。

  日复一日努力

  成绩的得来除了靠日积月累的学习外,还倚赖超乎寻常的精细。

  胡春梅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里面存放着她工作以来的预报日志。每一次强天气过程后,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胡春梅都会主动复盘,经常翻看各个天气要素的变化并及时总结。“教训比经验更深刻,如果遇到相似的情况会更有把握一些。”长年坚持下,她对各类问题的把握能力更强,对预报结论胸有成竹。

  除此之外,她还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比如每天花十分钟朗读,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在会商发言或接受媒体采访时能够精准流畅表达。

  她把这个小窍门分享给了她的“学生们”,作为全市预报竞赛的教练,胡春梅负责指导现场问答。工作忙时,她要求选手们对训练材料录音、定时交作业,而她则会对其进行一一指导。“反复录音、不断练习是训练语言表达的有效方法。”比赛过程中,经她指导的选手们包揽了现场问答的全部奖项。

  “一花独放不是春。希望我的经验能带给年轻预报员更多帮助,让我们的预报员队伍更强大,更有力量。”胡春梅如是说。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