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环境经济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环境经济 > 环保技术 >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数据支撑能力 多套气候值数据集和极端专题数据产品通过评审

时间:2023-01-11 16:32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作者:刘钊 孙英锐 廖捷

字号:TT
       近日,记者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获悉,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取得新进展,1991年至2020年中国高空气候值、地面辐射气候值、地面降水小时气候值、地面气温小时气候值数据集,近60年中国高温热浪、冷事件和西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专题数据集通过专家评审。

       开展气候变化科学评估,需要全方位、高质量的数据支撑。据项目团队成员介绍,近30年气候平均值数据集是揭示气候变化事实、客观认识气候变化规律和评估气候变化趋势的重要基准。其中,中国高空气候值客观揭示了我国近地面至平流层大气的温度、湿度、风和大气密度空间分布和垂直变化特征 ;地面辐射气候值在研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辐射由人工观测调整为自动观测前后的序列非均一问题,确保统计结果的气候代表性。

       近60年的极端天气事件数据产品则有助于进一步摸清灾害风险,优化防灾减灾工作。其中,西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专题数据集集成了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再现了暴雨和持续性降雨事件过程及灾情信息 ;高温热浪专题数据产品可为高温热浪事件客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据悉,这些数据集和专题数据产品将为国家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丰富的科学数据、产品和服务,以及更高效益的措施选择与决策建议。其中,中国地面气温和降水小时气候值、冷事件专题数据集结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气温均一化数据集研制,已通过“天擎·实况”提供天气会商、决策服务等业务应用。

       后续,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将继续加强全球地球系统多圈层数据资源的收集汇聚和价值挖掘,聚焦青藏高原等重点区域,继续丰富专题应用产品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数据支撑能力。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