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环境教育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环境教育 > 绿色社区 >

“让孩子尝尝营养土种出的蔬菜”——北京小南庄社区垃圾分类显成效

时间:2021-08-19 16:41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肖琪

字号:TT
  在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的最西边,坐落着一处10平方米左右的菜园。菜园面积不大,种的蔬菜也只是西红柿、茄子、秋葵等常见品种。但对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而言,这却是凝结大家心血的一处菜园。

  原来,园子里种菜所施用的肥料,都由居民厨余垃圾堆肥而来。居民们说:“要让孩子尝尝营养土种出来的蔬菜。”

  目前,小南庄社区垃圾分类正确率达85%,主动在家分好的居民占85%以上。

  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社区居委会也曾遇到过居民参与率有待提高等困难,小南庄是如何解决的?又是如何保持垃圾分类的好效果?

  志愿者与楼门长共同监督,提高行动自觉

  小南庄社区里,垃圾桶摆放井然有序。记者随机打开几个桶盖,并未发现投错现象。

  小南庄是怎么做到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柳春英将其归功于坚持和因事施策。

  在早期的宣传中,一个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如何让更多人愿意听、愿意学垃圾分类知识?“我们发现让小孩子加入进来,会大大提高家长的接受度,所以我们成立了一支由30余名7至15岁中小学生组成的‘红领巾’志愿者队伍”。柳春英介绍道。

  在居委会的动员下,小南庄如今共有160多名长期稳定的志愿者,有的是小区普通居民,有的则是党员。他们入户发放厨余垃圾桶和宣传页,开展垃圾分类讲座,一支可持续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保证了分类知识宣传的良好效果。

  在社区,桶前值守的志愿者耐心讲解着分类知识。他们对现场指导分类都很有心得,“如果遇到着急上班的人,我们会帮着把扔错的捡出来,再不厌其烦地宣传正确的分类法。”正是在这样人性化的管理下,社区居民的配合度更高了,扔错的现象渐渐减少。

  不过,大家发现,还有少数不认真分类的人,总是躲开值守时间扔垃圾。对此,志愿者常印竹向社区党委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建议每栋楼每单元设立一位楼门长,专门监督本楼的垃圾分类。

  “楼门长对本楼居民的分类情况了解得更清楚,哪家分得不好,心中都有一本账,做到重点关注、重点督促。哪家住进新住户,我们也能第一时间入户宣传。”常印竹分享道。

  如今,楼门长责任制已经成为小南庄垃圾分类效果持续向好的有力保障。即便是在非桶前值守时段,居民也能自觉执行。

  建立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垃圾分类开展以来,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驿站逐步落成,智能垃圾分类柜、垃圾分类兑奖平台、垃圾站点摄像头等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但我们并不认为设备完善了,垃圾分类的工作就做完了。”柳春英补充道,“居委会还需要持续投入人力,适时引入社会组织来壮大力量。”

  2017年,小南庄党委和居委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合作,共同创办了“绿色社区实践基地”,开始在社区广泛宣传垃圾分类。2020年10月,小南庄社区作为助力北京垃圾分类项目的支持对象,得到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的资助,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长效化制度化建设。

  生活垃圾分类要从每一户家庭做起,从每一间厨房做起。对此,小南庄尝试建立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责任制度,由党员带头,由负责家务的成员落实。柳春英说:“这一制度的落地是今年上半年的工作重点,同时我们正在摸底建立家庭垃圾分类红榜,筛选厨余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

  为了解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责任制度的实施效果,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随机走访了两家住户。在小南庄社区25号院的一户居民家中,记者看到厨房的墙壁上张贴着生活垃圾分类表。“遇到拿不准的,我都对照着分类表仔细辨认。”户主卢阿姨指着地上的分类垃圾桶自豪地说,“我家小孙子现在知道的可多了,垃圾分类对环境好,我们很愿意坚持。”

  去年底,小南庄被评为2020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这对我们而言是很大的荣誉,也在社区里形成良好氛围,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志愿者,大家为了保持好成绩,会更加认真做好分类工作。”柳春英说。

  目前,小南庄居委会正在与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共同研究探索,建立并实施一系列制度机制,包括社区厨余垃圾分类协调联席制度、独立院落垃圾管理责任制度、厨余垃圾分类台账制度。其目标正是构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

  在社区入口的分类驿站,一位居民正在使用智能垃圾分类柜中的积分兑换功能,而不远处,垃圾分类营养土转化成果展示基地上种植的玫红四季海棠正开得鲜艳。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