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综合新闻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环境时评 >

整体推进系统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时间:2022-03-27 10:04来源: 光明网作者:赵越 白辉 陈岩

字号:TT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习近平总书记满怀豪情发出的伟大号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足迹遍布上中下游九省区,多次就黄河保护治理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同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提出要“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系统、深刻阐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重大问题和关键任务,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推进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如何统筹谋划上中下游系统保护和治理?这些都是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强化忧患意识、担当精神,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责任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黄河生态本底脆弱,上游三江源、祁连山,中游黄土高原,下游黄河三角洲等地区都极易发生退化,且恢复难度大;流域四分之三以上区域属于中度以上脆弱区,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同时,黄河流域总体水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水环境改善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征,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绝非一日之功。

    “黄河宁,天下平”。保护好黄河生态环境,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的必然要求,是保障黄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对此,中央有关部门需要加强业务指导和协同配合,加快推进黄河保护立法,全力推动黄河流域重点任务、重大工程落实落地,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监督执法,做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成效考核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完成。沿黄各省区党委和政府需要心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咬定目标、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不断提升生态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二、坚持污染减排、生态扩容,不断提升黄河生态环境质量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必须要突出“三个治污”“五个精准”,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强化水体差异化保护修复治理,深入实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

    强化重污染水体消劣达标。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重灾区主要集中在中游汾渭平原、黄土高原区,区域河流普遍缺少生态基流,同时各类点源、非点源排放强度高,水质改善压力大。需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强化生态空间管控,以源头治理为突破口,严格环境准入,加快产业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降低污染负荷强度;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深入分析流域治污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分类施策,全面推进黄河流域水体消劣。对于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分布多、治理压力大的流域,可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升级,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对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吃不到、吃不了、吃不饱”的区域,要着重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实施差别化精准提标,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对于沿黄重点灌区,要探索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与农田退水循环利用模式。

    开展重要河湖水体生态修复。黄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生态问题各不相同,保护需求差异大,需要坚持流域统筹谋划,区域分类施策,精准实施水体差异化保护治理。对于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源区,严格贯彻“大预防、小治理”的理念,加强天然林、草地保护,以封育保护为主,实施封禁治理,疏解人类活动压力,采取适度种植林草措施修复退化植被,尽可能维护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对于黄河中游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和水土流失较为突出的河流,要加强河岸生态缓冲带建设和水生植被生态保护恢复,因地制宜实施谷坊、沟头防护、护坡护岸墙等工程措施,以及封禁、水保林建设等生态措施,整体提升流域水土保持功能;对于黄河干流、沁河、大汶河、清水河、沙湖、汾河水库、千湖、李家峡水库等水质优良水体,要以建设黄河流域清水廊道为抓手,通过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结合,开展河湖水生态健康修复维护,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持续维护黄河生态系统健康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必须充分落实“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原则,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分区分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健康。

    提升上游“中华水塔”水源涵养能力。上游三江源区和甘南湿地资源丰富,是黄河水源主要补给地。要全面保护三江源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有效增强水源涵养功能,继续推进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有效保护修复高寒草甸、草原等重要生态系统,统筹推进封育造林和天然植被恢复。加大对扎陵湖、鄂陵湖、约古宗列曲、玛多河湖泊群等源头区河湖保护力度,维持天然状态,维护良好水质。严格保护重要湿地生态空间,加大甘南、若尔盖等主要湿地治理和修复力度,遏制沼泽湿地萎缩趋势。加强冰川雪山的封禁保护,持续开展气候变化对冰川和高原冻土影响的监测评估。

    强化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游黄土高原是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贡献了黄河90%的泥沙来源。要总结推广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八步沙林场等荒漠化治理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继续推进重点地区风沙和荒漠化治理,筑牢北方防沙带。发挥黄河干流生态屏障阻沙作用,在主要沙漠边缘实施锁边防风固沙工程,减少流沙进入黄河。突出抓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创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渭北、陇东、晋西南等地为重点,积极推进晋陕蒙丘陵沟壑区拦沙减沙工程、甘宁青山地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太行山、吕梁山、湟水流域推广延安退耕还林还草经验,以水定林定草,实施封山育林(草)、退耕还林还草,稳定和提高植被盖度。

    有效维护下游滩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下游滩区和河口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黄河生态系统良性维持的重要标志。强化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清水沟、刁口河流路生态补水等工程,保障河口湿地生态流量,稳步推进退塘还河、退耕还湿、退田还滩,扩大自然湿地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统筹河道水域、岸线和滩区生态建设,保护河道自然岸线,加大大汶河、东平湖等下游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建设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等功能为一体的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加强滩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生态空间管控,构建滩河林田草综合生态空间,筑牢滩区生态屏障。

    “十四五”时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聚焦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各地方、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建立健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保护治理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行动格局,以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