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综合新闻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环境时评 >

把脉极端天气事件 提升科研综合能力

时间:2023-11-21 16:13来源: 科技日报作者:巢清尘

字号:TT
  我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近年来区域性极端强降水、大范围极端高温、持续性极端干旱、高影响寒潮及复合型气象灾害等趋多趋强,给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带来重大挑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今年国家气候中心党委以“极端事件趋势、影响和防御能力提升研究”为主题,通过文献分析、部门联动、专家座谈、实地走访等方式,统筹开展调研工作。

  一是深入调研,把脉我国极端事件基本特征与变化规律。通过调研,发现以下规律。

  气候变化更为显著,极端事件趋多。1961—2022年,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和高温日数显著增加,极端低温事件虽然总体减少,但综合强度并未减弱,强冷空气过程致灾风险高。极端降水事件平均每十年增加8%,城市内涝频发,北方局地极端降水影响趋重。近20年,登陆我国的强台风及超强台风比例上升且登陆位置趋北。

  极端事件与复合型灾害影响趋重。近年来,我国高影响极端事件继续增加,同时,极端事件引发的复合型灾害气候风险加大。

  极端事件严重威胁国家安全。1984—2021年,我国因气象灾害平均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71亿元,约占平均GDP的1.7%。随着极端事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长期和持续的风险愈加显著,并以“风险级联”方式由自然系统向经济社会系统不断渗透蔓延。有些影响有较高的确定性;有些影响有不确定性,如对海洋生态系统、人体健康、重大工程等的影响,需要我们不断深化科学认识,为不同领域和行业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撑。

  二是刀刃向内,梳理极端事件业务科研领域短板与不足。在该领域主要有以下不足。

  极端事件预测能力亟待提升,气候预测业务亟待完善。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事件趋多趋强,已有的一些气候统计规律悄然改变,科学认识亟待更新。虽然我国气候预测水平总体呈提升趋势,但气候预测准确率波动性较大,次季节(即2周到2月)—季节尺度预测能力存在较大不足,对极端事件的预测能力也明显不足。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省级灾害风险预估业务能力建设有待提高。调研发现,省级气象部门间的横向联动交流不够,多部门联合综合应用普查成果方面的经验以及案例相对较少,普查成果的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省级灾害风险预估评估指标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业务能力建设普遍不足。

  应对极端事件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以粮油安全为例,极端事件严重威胁我国粮油生产,干旱、洪涝、低温冷害等极端事件均可对油料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灾害风险预估评估业务能力亟待提升。再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例,海上风电开发高度依赖精细化气候服务,亟须台风等极端事件实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等气象保障服务。

  三是统筹发力,提升防灾减灾业务科研综合能力。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举措。

  提升极端事件预测能力,完善次季节网格气候预测业务。未来要强化并提升针对极端强降水、持续性高温、干旱、严重冰冻雨雪等高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能力,打通与气象灾害风险预评估的衔接。加强对外科研合作,联合攻克气候预测核心技术,完善次季节网格气候预测业务流程,加快开发更高时空分辨率的智能网格气候数据,研发多模式集合系统及人工智能等预测新技术,面向省级业务部门推广应用。

  推进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提升省级灾害风险预估业务建设能力。制定普查成果应用方案,明确普查成果应用的行动路径和重点举措,加强各级灾害调查、评估与区划产品在部门间的共享,分步推进普查成果在省级气象部门的深入应用。推进客观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全国培训,逐步建立不同时间尺度、定量化、多灾种、综合的气象灾害风险预估业务。

  加强气候变化科技支撑,积极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强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增强油料生产气候恢复力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我国以气候科技服务粮食安全水平。深入推进海上风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开展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海上风能资源和台风变化预估,不断提升海上风电开发利用专业气候科技服务能力。


  【作者系国家气候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wxc)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